1、蜚蠊是重要的病媒生物。

2、结论蜚蠊是病原体扩散的中间宿主,口岸应采用先进检测技术监测蜚蠊中病原体。

3、目的掌握苏州市城区室内蜚蠊种群及其分布,为城市蜚蠊防制提供依据。

4、方法采用询问、捕蜚蠊、微生物鉴定等方法。

5、目的:调查本省城市蜚蠊体表携带病原菌情况。

6、蜚蠊尾须毛形振动感受器受离心神经纤维控制。

7、结论掌握动车蜚蠊的生活习*和分布特点,探索出适合动车组列车的灭蠊方法。

8、蜚蠊有1科2属3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1.86%。鼠类总密度为住28%,以居民区最高;

9、方法选择5家星级宾馆,采用粘捕法进行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调查。

10、目的监测上海口岸输入*及本地蜚蠊携带的10种病原体情况。

11、结果共计灭鼠15只、灭蜚蠊4000余只,种属鉴定结果为2个鼠种和2个蜚蠊种,分属2目3科3属4种,本船所染医学媒介生物比较罕见。

12、本文介绍了由日本提供的合成蜚蠊*-B片(简称PB以下同)和粘胶诱捕器,对我国的蜚蠊常见种进行了引诱活*的研究。

13、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结构也许能成为鉴别蜚蠊目科和属的有用特征。

14、目的:查清全省蜚蠊种群地理分布特点,进行防制对策研究。

15、目的了解贵阳市星级宾馆蜚蠊侵害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6、结论城市化发展包括城区改造、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对蜚蠊群落结构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17、目的:研究蜚蠊种群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为制定防制对策和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

18、本文综述了我国城市重要卫生害虫如蚊、蝇、蜚蠊等的生物防治实验研究现状。

19、方法:应用标准的玻璃方箱对所配毒饵进行毒杀蜚蠊试验,并与有关的其他市售毒饵进行*效比较、评价。

20、目的研究舰艇上蜚蠊及鼠类的密度消长与空间分布规律,为舰艇有效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建议。

21、对经荧光标记的神经组织采集系列光学切片并进行三维重建,在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蜚蠊目昆虫中均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