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贤愚在心,不在贵贱。

2、人无贤愚,非学曷成?——陆以田。

3、它子子孙孙,不论贤愚,都永远身居王位。

4、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

5、人无贤愚,非学曷成?陆以田。

6、夫味以甘苦为称,今以*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宜属我,而贤愚宜属彼也。

7、观史则能知人之贤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

8、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9、今乃不问贤愚,不较能否,累以资考,升为方面。

10、不为哀乐发于声音,如爱憎之生于贤愚也。

11、唯有爱欲,不论老幼贤愚,莫不为其所惑,不能了断。

12、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13、故彼四贤者,名载于箓图,事应乎天人,其可格之贤愚哉?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14、窦娥悲愤到了极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5、”时法善符术神验,贤愚共知,然内官洎舟人从行之辈,忧轸靡遑。

16、不拘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

17、贤愚不分,甚至还不如战国诸侯明白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用人之道。

18、将战必审知其将之贤愚:与贤将战,则持之;与愚将战,则乘之。持之,则容有所伺而为之谋;乘之,则一举而夺其气。

19、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20、此其我想到《列子·杨朱》所云:“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然而万物齐生齐死,齐现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21、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22、79以成败论英雄以贫富论贤愚以好恶论善恶以得失论是非以党羽论忠奸。

23、蒿里两汉:佚名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

24、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明显,所有贤愚好丑要容纳得。

25、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不在亲疏 衡量贤愚的标准在于其思想,而不在于其是富贵还是贫贱;看人是诚实还是狡诈,要看他的本*,而不是看他亲近还是疏远。

26、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

27、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行难进易退之规,众议已定其高下,郡将难诬其曲直,故计贡之贤愚,即州将之荣辱,假有秽行之彰露,亦乡人之厚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