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2、记问之学虽博而有限,义理之学虽约而无限。

3、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4、这些记问之学应付考试还可以,用在实际中就不行了。

5、他把这个“记问之学”巧妙地做成了一个辩论的陷阱,让卢大儒当场难堪。

6、记问之学缺乏于为人师,需求有启发他人的力气才不愧为人师,在这一点上从文有他独到之处,由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好学沉思的*格。

7、记问之学不足于为人师,需要有启发别人的力量才不愧为人师,在这一点上从文有他独到之处,因为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好学深思的*格。

8、随着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益加强,孔子和孔子的思想也重新由故纸堆里的记问之学,变*人争说的热门话题。

9、“礼记”的儒行篇,说明如何才有资格称得上知识份子,如同佛教的戒律,说得清清楚楚,其中提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么,怎么样才是师道呢?简单的分为两个观念,经师和人师。

10、读书如人行远,必假舟车。舟车之行,须由轨道,待人驾驶。驾驶之人,既须识途,亦要娴熟。不致迷路,不致颠覆,方可到达。故读书之法,须有训练,存乎其人。书虽多,若不善读,徒耗日力。不得要领,陵杂无序。不能入理,有何裨益?所以《学记》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古人以牛驾马,有人设问曰: “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此以车喻身,以牛喻心。车不自行,曳之者牛。肢体运用,主之者心。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以定心读书,事半功倍。随事察识,语语销归自*。然后读得一书,自有一书之用。不是泛泛读过。须知读书,即是穷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不然,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