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和中,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2、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3、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4、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

5、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

6、女皇提拔他为御史中丞,一时之间。

7、兼御史中丞,充凤翔节度副使。

8、入梁,迁御史中丞,奏*不避权贵。

9、试御史中丞等官职,国王赠紫金鱼袋。

10、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百官,权力尤重。

11、英宗治平中,召除御史中丞,复谏勿称濮王为亲。

12、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

13、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

14、仁宗宝元间,自屯田员外郎为御史中丞,出为京西。

15、驾部员外郎,为朔方节度行*司马,兼御史中丞

16、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子宾客,改御史中丞,历京兆尹。

17、旧事,左右仆*初上,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已下罗拜。

18、,武三思擅权,至忠附之,为御史中丞,后迁吏部侍郎。

19、前后,以御史中丞守绵州刺史,后转洋州刺史,累官至河南少尹。

20、卢希早年正直,做官有清白名声,历任御史中丞,出任陕州刺史。

21、梁初官至御史中丞,后任南康王长史,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弃官。

22、徐彦若镇岭南,请为节度掌书记,授考功郎中兼御史中丞,道卒。

23、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24、仁宗明道二年,权御史中丞,以谏废郭后出知泰州,徙徐。

25、先是,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数劾京,未允,至是,贬太子少保,出居杭。

26、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

27、无几,迁右台御史中丞,人吏诣阙请留,不许,因立碑于通衢,纪其遗惠。

28、人,官至御史中丞,宣武司马,善书法,行书代表作《玄林禅师碑》。

29、说起来,京兆尹是从三品*,御史中丞才正五品,侍御史更是只有从七品,相差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