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是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教育”的成绩。

2、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拍的一声落在地下。

3、但在元代,《太上感应篇》既当过宠儿也当过弃儿。

4、《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

5、老太爷遗下的《太上感应篇》现在又成为四小姐的随身“法宝”了。

6、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

7、历史《太上感应篇》最初只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始获官方重视,历经宋。

8、另外有一本书也很重要,每个读书人案头都有一本《太上感应篇》。

9、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因果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

10、《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

11、《老子》,《庄子》,《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骘文》另,宋明理学,箴言语录,古人家训如。

12、然而第二天下午,那《太上感应篇》和那藏香就不及昨天那样富有神秘的力量。

13、“你现在这么关起了房门不出来,捧着什么《太上感应篇》,就算是反抗荪甫的*么?咄!

14、而尤其使这矛盾尖锐化的,是吴老太爷的真正虔奉《太上感应篇》,完全不同于上海的借善骗钱的“善棍”。

15、放在一张长方形的矮脚琴桌上的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首先映入她的眼内。她拿起那套书,翻开来看。是朱丝栏夹贡纸端端正正的楷书。

16、照例捧着那《太上感应篇》,卓起了藏香,可是她的耳朵里充满了房外的,园子里的,以及更远马路上的一切声响;

17、书斋便是他的堡寨,《太上感应篇》便是他的护身法宝,他坚决的拒绝了和儿子妥协,亦既有十年之久了!

18、思想《太上感应篇》它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则体现了儒家伦理。

19、宣德香炉是满满的一炉水了,水又溢出来,淌了一桌子,浸蚀那名贵的一束藏香;香又溶化了,变成黄蜡蜡的薄香浆,慢慢地淌到那《太上感应篇》旁边。

20、“《太上感应篇》!”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太老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

21、如果不是二十五年前习武骑马跌伤了腿,又不幸而渐渐成为半身不遂的毛病,更不幸而接着又赋悼亡,那么现在吴老太爷也许不至于整天捧着《太上感应篇》罢?

2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智度论》卷*释般若相义 原经文: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太上感应篇》原文:其有曾行恶事 后自悔改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