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最为当时人称道的文章是《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北魏的使者认为超过颜延之,可以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相比。

2、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佩陵波之水,移戚里之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绿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更炙笙簧,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协律都尉,*雉中郎,停车小苑,连骑长杨,金鞍始被,柘月新张,拂尘看马埒,分朋入*堂,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皇,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度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

3、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后来,南齐诗人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写道:“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从这两个最古老的用法上看,“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西语中“文化”一词多源于拉丁语的“culura”。原义为对土地的耕耘和改良,植物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