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作课程表》教学反思(热门10篇)

《制作课程表》教学反思(热门10篇)

发布时间:2024-03-16 11:57:18

本次教学采用的教学理念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师首先设立教学目标,提出问题,把握*作要领,并进行示范*作,学生随后模仿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辅导,最终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教师设疑、引导、示范为出发点,以动手*作为核心,以完成目标任务为归宿,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

《制作课程表》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具有潜在的优势,包括教学内容直观、*作使用快捷、方便,能够使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启发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首先展示课程表效果图,带领学生认识表格的组成结构,明确任务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阅读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并进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在编辑课程表时,首先确定编辑对象,具体介绍选取方法,并指导学生通过鼠标调整表格的列宽或行高的方法和技巧,为下节课美化表格做准备。最后,要求学生试制作残缺不全的“双休日活动安排表”,目的是测试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作能力,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小任务的提出,事先出示课程表效果图,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并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进行示范*作,效果良好。另外,在学生试制作“双休日活动安排表”时,教师应巡视每个学生,并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尝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提高教学质量。

《伤仲永》课程教学反思2

这节课结束后,我和学生们都仿佛沉浸在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依依不舍。回顾整个课程,每个环节都流畅自如,无论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都展现出了高度的配合与参与。我认为这节课能取得如此出*的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贯彻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训练和反复强调,学生们已经基本养成了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能够自主预习课文,这为课堂上进行多样化的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保障。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将学生的独创*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注重了共*,又尊重了个*。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我选择让学生自行探究,培养了他们自主查找资料的习惯。

建立了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充满活力的个体,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对话,营造了一种探究的氛围。这种做法促进了学生个*的发展,激发了他们的潜能。我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探索,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授课过程中,我既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指导,又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传授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我强调了诵读和积累这两个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除了鼓励学生进行诵读外,我还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知识的积累、归纳和整理。我对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温故而知新”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赏,旨在让他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够做到渐入佳境。

多方位能力训练贯穿全程。虽然课时有限,但我注重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种方式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如让他们讲故事、复述故事以及分享感想等。

这节课的成功,不仅在于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也得益于我对于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与改进,我们的课堂将会越来越充满活力,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中华少年》课程教学反思3

《中华少年》这首诗被选作略读课文,旨在通过朗诵来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备课时,我思考如何让学生读出真正的感情。这需要他们理解诗中作者对祖国的深情表达,尤其是诗句中所蕴含的典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中华民族的壮丽山河、灿烂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感。

我认为,单纯的朗读训练远远不够。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训练而训练。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更深入,引导学生去领略其中的内涵。因此,我在教学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义。我也根据诗句内容制作了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欣赏国歌,然后畅谈感受,为学习这首诗奠定情感基础。接着,我让学生分组交流预习成果,并借助课件解释诗句中的典故,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到诗句的内涵,从而更加真实地表达情感。这种方式使得指导朗读时事半功倍。最后,我让学生欣赏并吟唱歌曲《爱我中华》,将课文学习推向高潮。

《藏戏》课程反思4

尽管这篇课文只是一篇阅读课文,但是在我进行教学时却花费了两个课时来完成任务。这是因为这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同时具有一定的教学特*,为了确保学生真正受益,我认为保证教学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让学生们观看了土豆网上的一段藏戏表演视频,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尽管这段视频长达9分钟,但我毫不吝惜时间,让学生完整观看。随后,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后的感受。接着,进入课文,帮助学生克服生字和新词的障碍,同时提醒他们注意语言积累。

随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于藏戏来历的自然段,并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令人惊讶的是,在短短的3分钟内就有学生请求复述故事,而且他的表达具有独特特点。随后,我请几名同学复述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我带领学生了解了藏戏的起源。

紧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深入探究藏戏独特的艺术形式。我让学生自由分组学习,然后交流。由于分组学习,一些跟进较慢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都能理解课文了。

在交流中,我让学生抓住文章开头的3个反问句,体会这种写作方式的优势。其次,让学生注意课文中详细介绍藏戏特点的句子,并体会朗读。在阅读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文章采用的表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最后,我让学生分享学习这堂课后的感受。大多数学生竟然一致赞扬藏戏艺人的奉献精神,表示做人应该如此,不能只考虑自己,而应该考虑为他人带来些什么。尽管我不确定这些学生是否真心话,但我知道通过学习这堂课,他们确实被藏戏艺人的奉献精神所感动。这些经验对他们的价值观可能会产生影响。还有几名学生提到,藏族人应该将藏戏这种艺术传统代代相传,相信总有一天,藏戏会走上世界舞台。

完成这堂课后,我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快无比。我的一个小收获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只要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就不可放弃,我们有时不应过于拘泥于教材给出的要求,因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

有用的课程表教学设计5

主题活动:有用的课程表

设计思路: 距离孩子们小学毕业仅剩半个多月的时间,如何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了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着重进行了“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小学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他们的入学做好准备。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我心目中的小学”、“参观小学”、“离园纪念册”以及“设计自己的学习安排表”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引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了一些困惑,特别是关于小学生的课程安排和如何应对的问题。因此,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有用的课程表”,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课程表的作用、学会看课程表的方法,并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熟悉不同格式的课程表,学会看课程表的方法。

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了解课程表的作用。

活动准备:

不同格式的课程表。

自制不同科目的书本及其他学习用品若干。

流程:

引出关于课程表的话题。

学习如何看课程表。

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交流自己整理的书包。

活动过程: 一、引出关于课程表的话题

介绍即将毕业并成为小学生的情景,引导孩子们思考小学生活的内容和课程安排。

引导孩子们思考小学生是如何知道每天要学习什么的。

二、学看课程表

展示一张小学生的课程表,让孩子们观察并分享他们看到的内容。

解释课程表的结构和信息,让孩子们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如何阅读。

三、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模拟星期几,引导孩子们根据课程表整理书包,包括书本和其他学习用品。

孩子们进行实际*作,整理自己的书包。

四、交流自己整理的书包

孩子们轮流分享自己整理的书包内容,并讨论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活动提升:

强调某些课程可能不需要书本,如体育课,但需要特定的装备。

提醒孩子们某些课程可能需要带练习本或其他学习资料。

教导孩子们课程表上的每一节课都需要认真对待,以及除了课本外还需要准备文具等学习用品。

自我评析: 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重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阅读课程表,并通过实际*作尝试按照课程表整理书包。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们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和合作机会,让他们在合作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然而,我在活动中发现自己所准备的课程表不够清晰,这导致部分孩子在阅读时遇到困难。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改进这一点,确保所使用的教具清晰易懂,以便孩子们更好地参与活动。

制作小磁针科学课教学反思6

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需要在特定情境中展开,这样学生就会提出许多令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为了有效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及时将确有价值和学生探究中产生的问题纳入教学内容。

以《制作小磁针》为例,探究磁极的相互作用。在实验中,有位同学手持两块摔断的磁铁。他认为这两块磁铁的两端都是N极或S极,因此无法进行实验。而我并没有立即给予帮助,而是鼓励他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当他在同学面前提出问题后,立刻引发了争议。学生们各持己见,而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在实验中,一些小组将蓝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完好磁铁的S极,结果发现一端相互吸引,另一端相互排斥;而另一些小组用红磁铁进行实验,也出现了相吸和相排斥的现象。还有的小组将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待其静止后观察磁极的指向。这些实验引发了学生们的惊叹和讨论,有人发现断了的磁铁原来也有两个极,有人确认了自己的猜想。

教师善于抓住课堂上引发学生争论的因素,让学生真正*地阐述自己的真实看法,学生创造的火花就会在阐述、辩论、实验中不断闪烁。教师应随时注意捕捉学生在科学学习中闪现出来的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并尽可能创设条件,引领和启发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为学生的需求搭建构探究活动的平台,将学生的瞬间思想转化为有效的探究活动。

手工制作教学反思7

五年级的同学对于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吊饰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课程开始时,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帮助他们理解吊饰的定义、用途以及由几部分构成等基本概念。学生们在对吊饰有了基本了解后,接下来的任务是教导他们如何实际制作。我为此准备了两种小吊饰的样品,并示范了其中一种的制作过程,特别是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和细节。

学生们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我发现,尽管我展示了多种吊饰的样式,并建议他们尝试制作多样化的作品,但他们更偏好复制我演示的那种吊饰。我理解这背后的原因并没有打断他们的兴奋,因为我意识到他们的动力并不是缺乏创新意愿,而是因为对新学习的热情使然。对于孩子们来说,参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不希望过多地干预他们的选择。

我还记得我在二年级时曾经参加过一堂叫做《头饰设计》的课程。那次我没有直接给他们展示现成的头饰,而是利用一些废弃的卡纸边角料,经过简单改造,教他们制作小头饰。只需几分钟,用简单的材料就可以完成一个小头饰,同学们都觉得这个过程既简单又有趣,因此他们的参与度非常高。我利用这个情境引导他们去创造自己想要的头饰,甚至可以通过头饰讲述故事或者唱歌。

在头饰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创意。有的做了小动物,有的制作了小皇帝的头饰,还有人选择了花草和大树苹果等各种各样的主题。有些作品虽然看起来形状奇特,但也反而呈现了独特的魅力。尽管有些作品可能在技术上还不够完美,例如粘合不牢固等小问题,但每个学生都从中收获了自己的小成就。

看着他们戴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头饰在课堂上活动,我感到格外欣慰和开心。对我来说,这个过程不仅是教授手工制作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良好机会。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从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比任何理论知识都更为重要。

《开始制作海报》教学反思8

这节课设计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将学习主动权完全交还给了学生。在这种设计下,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而教师的角*仅仅是提供指导和辅导,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具体而言,这种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个*化学习:通过呈现不同难度的任务和采用半成品加工策略等方式,确保了各个层次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基础差异的问题。

(二)半成品素材的加工策略:这种策略不仅有效提高了基础较差学生的*作效率,也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课堂有限的时间。

(三)全方位评价与反馈:通过组间评价、组内评价以及个人评价,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评价和反馈。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还能有效地反映出合作学习的效果,从评价反馈结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四)情感与审美的培养:教学中渗透了设计理念,让学生明白好的作品需要创意和技术的双重兼备,从而在情感和审美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

然而,这种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时间紧迫: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展示更多学生的作品,这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展示和分享机会。

资源获取受限:由于时间限制,学生无法自行上网获取所需素材,这可能会限制他们培养信息获取能力的机会。

思品课教学反思9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个*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没有候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大的内驱力。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好胜、自控能力差,因此,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是针对当前独生子女较多,孩子们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孩子们大多认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事,因而也就忽视或是不懂得怎样爱自己的长辈,因此,让孩子们懂得“为什么要爱自己的父母”和“如何爱”这两个问题就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这一课时,我先用一个真实的小品:我班中的雅瑜同学的妈妈总是送她来上学,妈妈把雅瑜的书包背在肩上,一手牵着女儿的手,到教室时一边给女儿擦桌椅,还一边嘱咐孩子不要乱跑,渴了书包里有水,放学要等妈妈来接……接着我又用一组课件以及书中的插图展示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图中的爸爸妈妈都是尽最大的努力来呵护他们的孩子。这一连串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又在情感上引起她们的共鸣。她们都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父母怎样爱自己的事例在同学们面前煊耀一番。

生1:我爸爸每天总是陪我做完功课,再和我一起看电视。

生2:我妈妈总是很早起来为我做饭,并且还天天为我煎一个很香的荷包蛋。

生3:妈妈总是给我买新衣服和玩具以及各种水果、面包……

生4:我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旅游。

……

师:你们的爷爷妈妈是如此地疼爱你们,真令人羡慕!

这时一生急不可耐地问道:老师,您的爸爸妈妈爱你吗?

我事先没考虑到学生会问这个问题,于是我灵机一动,这不正好引入正题吗?

师:当然啦,老师的父母也像你们的父母一样疼爱我,家中什么好吃的都不会忘了叫我回去吃……老师也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常会做一些令她们高兴的事,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生1:当然啦!可我们年纪小不懂得该做什么?

生2:我知道,妈妈下班回来,我会给她拿拖鞋,并且给她倒上一杯热茶。

师:你真懂事,妈妈肯定会很开心。

生3:我会帮爸爸拿报纸。

平时比较懂事的小兰说:“我会在爸妈回来之前煮好饭,把地板打扫干净等他们回来。

师:“你好棒啊!不过老师想提醒你做饭时要注意安全。

班中较调皮的小达说:“以后我会认真完成作业,以优异的成绩来爱爸爸妈妈。

……

师:是啊!“爱“是说不完的,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可以看出你们都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有的同学选用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同学决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有的同学要改掉坏毛病,做个好孩子来回报父母的爱。你们都很懂事,你们的父母若是听到肯定会非常高兴。希望你们回去能够真正去做。

思品课教学反思10

三年的思品教学,心中的感受却很难用“收获”来概括。看着课堂上活跃的他们,一个个道理讲得头头是道,是非对错也辨得分外分明,可一转身,类似的错误却依然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上演。这样的割裂感,让我不禁怀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人之初,*本善”,从牙牙学语到懵懂少年,孩子们的心灵本该是最纯净的。而思品课,就肩负着引导这份纯真走向成熟的责任。可是,面对社会上、学校里屡禁不止的不良行为,我深刻地体会到,思品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知”,更要深入到学生内心,化作他们行动的“行”。

如何才能真正敲响学生心中的“警钟”,让他们明白,判断是非对错不仅需要头脑,更需要付诸行动?如何才能让思品课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为中?这些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也希望得到更多一线同行的帮助和建议。我相信,只要我们足够重视,思品教育一定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