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景异于四时。 接天莲叶碧油油,映日荷花红似火。
《仲夏》唐·樊旬 江南仲夏时节,细雨如瀑倾盆。 卢桔垂金珠滴落,甘蕉吐白莲含韵。
《孟夏》唐·贾龠 江南孟夏时节,慈竹笋拱如编。 蜃气幻化楼阁影,蛙声如管弦悠扬。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珠玉滴,树*照水爱晴柔。 小荷初露嫩尖尖,早有蜻蜓立其头。
《夏景》明·朱瞻基 清雨初过气清爽,玉波荡漾画桥横。 穿帘小燕成双对,泛水闲鸥翩翩飞。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日凉,石榴花开帘影明。 树荫婆娑阳光午,梦醒流莺一声鸣。
《闻蝉》唐·耒鹄 绿槐树影新声催,雾薄微风吹未归。 莫言闻蝉总是愁,有愁人有无愁人。
《夏日六言》宋·陆游 溪水涨潮清风起,月落繁星满天边。 几只小舟横港口,一声笛响山*间。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葱茏遮夏日,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对雨》唐·裴度 登楼逢盛夏时节,万象皆笼罩埃尘。 对面雷声震树梢,街头雨势倾人间。 檐间蛛网重重织,地上燕泥满新鲜。 吟罢清风乍起时,荷香弥漫四邻间。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2
1、四月至六月初夏,六月至八月初秋。徂,指开始。《诗经·小雅·四月》
2、初夏时节依然清和,芳草尚未凋零。首夏指的是农历四月。歇,表示盛开的花草开始凋谢。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美丽的景*照耀着春天的余晖,清凉的*影映衬着夏季的开始。春余指春末,夏首指夏初。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4、麦田随着风吹变得成熟,梅花在雨中逐渐变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5、山*突然向西沉落,池水中的月光渐渐升起。在夜幕降临时,微风拂过,打开窗户感受清凉。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小池中残余的夏季炎热正在消退,高大的树木早早地迎来了凉爽。唐·沈约《夏日》
7、仲夏的夜晚虽然短暂,但打开窗户还是能享受到微微的凉意。轩指窗户。唐·杜甫《夏夜叹》
8、绿荫下白昼静谧,孤立的花朵展示着春季的尾声。孤花指的是独自绽放的花朵,春余表示春季的余韵,此时已是初夏。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9、残余的云朵逐渐消散了夏日的炎热,新落的雨水带来了秋日的气息。岚指雾气。唐·岑参《水亭送华*王少府还县》
10、夏季过半,微风轻拂着云彩,景象渐显秋意。淅表示微风吹拂的声音。唐·韩愈《送刘师服》
11、酷暑逐渐消退,清新的秋意随着雁群而来。唐·白居易《宴散》
12、江南的初夏时节,慈竹像编织般繁茂,空气中弥漫着虚幻的蜃楼,蛙声仿佛成了悠扬的管弦乐。孟夏指的是农历四月。慈竹是一种竹子的名称,其新芽如编织一般密集。蜃气形成幻影楼阁,蛙声似乐器的音韵。唐·贾?m《孟夏》
13、岩石上的泉水喷涌而出,形成一幅仿佛晴天下雨的景象,林中藤萝茂密,遮挡了夏日的炎热。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4、郁郁葱葱的树荫下,夏日显得格外漫长,楼台的倒影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水晶般的帘幕随微风飘动,院子里一片芬芳的蔷薇盛开。水晶帘形容楼台的倒影清澈透明。唐·高骈《山亭夏日》
15、夏日中墙头细雨纷飞,娇艳的花朵在水面上飘落。唐·张?《夏日题老将林亭》
16、晴朗的阳光和暖风中弥漫着麦收的气息,绿荫下青草的*凉胜过了花朵的盛开时节。麦气指麦收时的特有气味,花时指花盛开的季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7、芬芳的花草凋零之后不必感到遗憾,夏季的树荫才是最令人怡然的。芳菲指花草的芬芳,可人表示令人愉悦。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8、微风吹拂下,雏鸟在树上鸣叫,雨水滋润了梅子,正午时分,树荫清凉宜人。嘉树是树木的美称。意为雏鸟在树上长大,雨水使梅子茁壮,正午时分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荫。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19、雨过后,荷花散发着芳香,浸泡在*水中的还差一点儿!这是最后一条:
20、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有些困扰,白日渐长。宋·朱淑真《即景》中有:“海棠飞絮谢尽,此时的天气真是有些让人疲倦。”
描写夏天景*的古诗句3
(一)含“夏”字的诗句
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之处:
1. 统一了句号使用,所有诗句句号都改为圆点。
2. 去掉了括号内的作者和诗名,保持了诗句的简洁和重点突出。
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4
秋之诗篇:古时佳句
第一辑
1.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8.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描写秋天的诗句 古诗5
十五轮明月,二十阕秋思:唐宋名家笔下的秋意
秋,是四季的成熟,也是岁月的沉淀。它没有春的繁花似锦,夏的热情奔放,冬的银装素裹,却以其独特的静美和深沉,赢得了文人墨客的无限青睐。唐诗宋词中,关于秋的描写数不胜数,或悲怆苍凉,或清幽明净,或雄浑壮阔,共同构成了*古典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明月千里寄相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这轮明月却承载了太多思念与愁绪。苏轼的《中秋月》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开篇,描绘出一幅清冷静谧的秋夜图,明月高悬,银河 silent 流淌,营造出一种空灵幽远的意境。然而,在这良辰美景之下,诗人心中却充满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感慨。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今夜的明月如此美好,明年此时此刻,自己又将在何处赏月呢?这看似平淡的疑问,却蕴含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白居易的《中秋月》则更添一份悲凉。“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明月的光辉洒满万里河山,本该是令人喜悦的景象,然而对于身处异乡的诗人来说,这清辉却只能勾起他无尽的愁思和恨意。接下来,诗人以“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两句设问,将笔触转向了那些同样在明月下思念亲人的征夫思妇,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引发了人们更深层次的共鸣。最后两句“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则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明月情感,仿佛它也感受到了人间这无尽的离愁别绪,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将清辉洒向人间。
李白的《子夜秋歌》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开篇,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都市夜景。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离愁别绪。“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萧瑟,吹不散的,是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的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则表达了诗人期盼战争早日结束,亲人早日团聚的美好愿望。
二、秋*染山水,诗情寄远方
秋,不仅是思念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唐代诗人多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秋日美景,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以“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开篇,描绘出一幅*彩明丽的秋日山水画卷。雨后的宣城,天空格外晴朗,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江水澄澈如镜,倒映着两岸的景*,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诗的后两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则点明了诗人登楼的用意,表达了对谢眺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的怀念之情。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开篇,描绘出一幅静谧优美的秋江暮*图。诗的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则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开阔的意境,将天、树、江、月等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开篇,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秋山雨后图。雨后的山林,空气格外清新,夕阳西下,为山林披上了一层金*的光辉。诗的后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享受宁静生活的闲适心情。
三、秋风萧瑟,落叶满地,诗意更浓
秋,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感伤的季节。面对着萧瑟的秋风,飘零的落叶,诗人们不禁感慨万千,抒发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杜甫的《登高》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描绘出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图。诗的后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秋日景物的壮阔和雄浑,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忧愁和感慨。
刘禹锡的《秋风引》则以“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开篇,以设问的方式,引发人们对秋风的思考。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则将笔触转向了身处异乡的游子,他们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对秋风的感受也更加敏感和深刻。
陆游的《秋波媚》则以“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开篇,描绘出一幅悲壮苍凉的边塞秋景图。词的后两句“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则以拟人的手法,将南山月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它也感受到了词人心中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特意拨开云层,将清辉洒向人间。
唐诗宋词中关于秋的描写还有很多很多,每一首诗词都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这些诗词穿越时空,依然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古典文学的无限魅力。
描写夏日的古诗6
Certainly! Here are the refined versions of the poems you provided:
《暑旱苦热》宋代 王令
清风乏力屠热氛,夕阳展翅上山云。 人心忧江海干竭,天意舍河汉乾枯。 昆仑高处积雪在,蓬莱远方常留寒。 不能执掌天下事,何忍深入游其间。
《幽居初夏》宋代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荫下野径斜。 水满时时观鹭下,草深处处闻蛙鸣。 箨龙已过初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老来岁月匆匆,独酌午茶寂寞多。
《夏花明》唐代 韦应物
夏条绿意渐浓密,朱萼明艳点点红。 炎炎正午烈日照,火焰般的*彩燃。 翻风自乱叶随舞,水面倒映花更艳。 视窗间字灯火亮,满眼金黄写意飘。
《夏意》宋代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日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荫满地正午日,梦醒流莺一声鸣。
《纳凉》宋代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依胡床。 月明船笛声声起,风定池塘莲自香。
《夏夜叹》唐代 杜甫
永日难以暮,炎热刺我心。 安得万里风,吹拂我衣襟。 昊天华月出,茂林散疏光。 仲夏短夜悲,开门纳微凉。 明亮虚纤毫,羽虫亦飞扬。 事物细推心,固如常。 念彼戍边将,岁月守疆场。 何由清洗濯,炎热相向望。 长夜击斗鸣,声闹万方。 青紫虽被肤,不如早归乡。 北城哀笳起,鹳鹤号羽翔。 何忍烦促倦,思念时康。
《夏日杂诗》清代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轻声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梦入,万荷叶上送秋来。
《江村》唐代 杜甫
清江弯弯绕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唯求*物治,微身何处更求愁。
These revisions aim to preserve the essence and imagery of the original poems while refining the language to enhance clarity and poetic flow.
描写夏天的古诗赏析7
夏季饮食指南:
夏季饮食宜清淡,绿*蔬菜保健康。搭配蔬菜和豆类,少量蛋肉更均衡。少喝饮料,多饮水,煎炸熏烤伤脾胃。背部、腹部、足部保暖,头部、心肺保持清凉。愿你健康安康!
夏季诗句鉴赏:
1. 《小池》——宋 杨万里
泉水静流珍惜细微,
树荫映水爱晴空宜。
小荷初吐尖角俏立,
蜻蜓捷足立其上飞。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 辛弃疾
明月枝头惊起喜鹊,
半夜凉风鸣蝉轻落。
稻花飘香预示丰收,
蛙声一片似乐章歌。
群星点点缀夜空晓,
山前细雨润叶梢。
茅店旧址林边坐落,
路转溪桥忽见它。
3. 《山亭夏日》——唐 高骈
绿树浓密夏日悠长,
楼阁倒映池塘清亮。
水晶帘动微风轻荡,
蔷薇满架香满院堂。
4. 《采莲曲》——南朝 萧纲
夕阳斜照空山幽谷,
采莲少女迎晖而行。
湖风渐起归程艰难,
莲荷繁多采摘不尽。
船桨轻摇芙蓉飘落,
白鹭惊飞船身轻动。
荷丝缠绕腕间柔柔,
菱角牵引衣衫轻盈。
5. 《绝句漫兴》——唐 杜甫
白杨花絮随风飘洒,
铺满小路宛如白毡。
荷叶碧绿似片片铜钱,
漂浮溪中映日青鲜。
笋根旁幼雉藏身匿影,
沙滩上凫雏依偎母眠。
描写夏天的古诗经典8
*古典夏日诗词赏析
夏天是热情奔放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笔下充满生机的景象。从荷塘月*到山间清风,从田园乐趣到人生感悟,不同的夏日体验在诗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1. 西湖荷韵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的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短短四句便描绘出西湖六月独特的魅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将荷花的茂盛和*彩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2. 田园闲趣
> 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的这首诗描绘了初夏雨后的清新景象,南山清晰可见,葵花向日而倾,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跃然纸上。
> 江村 (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的《江村》描绘了一幅宁静安逸的夏日江村图景,诗人通过描写燕子、鸥鸟、老妻、稚子等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3. 山间清凉
>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的这首诗描绘了山亭夏日的清幽景象,绿树浓荫,楼台倒影,微风吹动水晶帘,带来满院蔷薇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 夏日山中 (唐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的这首诗则展现了诗人在山中避暑的闲适状态,“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两句极尽夸张之能事,将诗人追求自由洒脱的个*表露无遗。
4. 夏日感怀
> 初夏游张园 (宋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戴敏的这首诗描绘了在友人园中游玩的景象, “摘尽枇杷一树金”一句,既写出了枇杷的丰收,也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的这首《小池》则以小见大,通过对泉眼、树*、小荷、蜻蜓的描写,展现了夏日生机盎然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
> 夏日杂诗 (清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陈文述的这首诗以“荷叶送秋来”收尾,点明了夏已尽、秋将至的时节变化,在炎炎夏日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感伤。
> 池上早夏 (唐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白居易的这首诗则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夏日生活,与小孙子玩耍的场景,更增添了几分天伦之乐。
5. 夏花明艳
> 夏花明 (唐 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韦应物的这首诗则以夏花为题,描绘了夏花的明艳美丽,即使在烈日炎炎下,也依然灼灼其华,展现了夏日蓬勃的生命力。
6. 海上壮阔
> 游赤石进帆海诗 (南北朝 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
>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
>*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a>。
>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
>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
>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
>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
>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
>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
>终然谢天伐。
谢灵运的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海上航行的壮阔景象,诗人从清和的天气写到波澜壮阔的大海,表达了对自然、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这些诗词,或清新,或热烈,或宁静,或感伤,展现了*古典诗词的多样魅力,也让我们领略到古代文人对夏天的不同感受。在炎炎夏日,不妨读读这些诗词,感受一份来自千百年前的清凉和感动。
描写夏至的诗句9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生。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阊阖,上诉高高天。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宋)陈与义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移。 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宋)陈与义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夏至後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濉?/p>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 (宋)魏了翁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