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家长委员会委员是一项光荣的职责,但领导层的选拔也需要慎重考虑,通常由受邀的个人出具聘任书。以下是由我们整理的家长委员会 聘书 范本,供大家参考:
家长委员会聘书(一)
尊敬的家长同志:
兹聘请您为XX中学家长委员会成员,任期一年。希望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特此聘书。
XX中学
年月日
家长委员会聘书(二)
经教师和家长推荐,特聘请张欣欣女士(刘蓓儿母亲)担任 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委员。聘期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止。
聘请单位: 幼儿园
园长:
2016年2月23日
家长委员会聘书(三)
兹聘请许茹芸同志为XX县实验小学第三届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聘期一年。
XX县实验小学
年月日
家长委员会聘书(四)
尊敬的XXX家长同志:
为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推进学校*管理,共同谋求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特聘请您担任我校第xx届家长委员会委员,任期三年。
特此聘书。
xx初级中学
201X年X月X日
家长委员会聘书(五)
尊敬的家长同志:
兹聘请您为xx高级中学家长委员会成员,任期一年。希望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特此聘书。
xx高级中学
年月日
年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沟通、服务、协调和管理方面的作用,携手营造*的教育氛围。通过家委会的自我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增强家庭与班级之间的有效联系,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助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并推动班级工作有序进行,形成教育合力。
二、工作目标
1. 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家长了解并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合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2. 帮助教职员工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意识,掌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
3. 提高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科学认识,分享成功的家教经验,增强家长教育的科学*和有效*。
三、主要工作
1. 开辟多种渠道,融入学校管理
家长委员会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研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动态,探讨家庭教育指导措施和方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工作实效。委员会成员可通过参加学校会议、活动,了解学校整体工作,督促教育教学的规范运作,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推动各项工作。
2. 组织培训学习,提高家教水平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学校将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每次讲座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将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和家庭的情况,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
3. 沟通办学信息,促进教育教学
了解教学信息对于家长把握孩子成才至关重要,也是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的重要方式。家长委员会将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建议,探讨子女教育问题,例如科学安排减负后的作息时间、促进优生转化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委员会还将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
4. 关心校园安全,共建防范体系
校园安全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长委员会的配合。委员会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学生的安全提供必要的支持。
5. 监督政务校务,规范办学行为
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是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办学的重要环节。委员会可监督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理念、办学章程、教育教学行为、收费规范、招生入学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
6. 参与学校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促进家校关系的良机。家长委员会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校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如科技节、艺术节等。
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应当本着尊重、平等和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积极参与,同时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教育幼儿既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重要使命。幼儿园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紧密联系,家庭能否与幼儿园协同工作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要以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和园务工作计划为导向,借助区示范园这一新起点,进一步树立大教育观念,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1+1>2的教育合力。
二、工作目标:
1. 通过常规工作,营造家园合作的新氛围。
2. 利用现代媒体和通讯设备,开创家教指导的新局面。
3. 发掘家长和社区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新合力。
三、具体措施:
(一) 通过常规工作,营造家园合作的新氛围
1. 加强自我培训,优化技巧
过去,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具体行动。因此,本学期我们将从实际出发,通过集体讲座、小组学习、师徒带教和自学等方式,不断提升班主任尤其是新教师的家长工作能力和家教指导水平。例如,我们将围绕“与不同家长交流的注意事项”展开讨论,同时计划在期末组织一次“我眼中的家长工作”沙龙,鼓励教师分享成功或失败的家长工作实例,以促进交流、反思和讨论,提高家长工作的针对*和有效*。
2. 深化合作,提高质量
(1) 家访:各班主任需在学期初完成班级幼儿的家访,并及时记录和签名。园方将通过电话回访进行检查,并将其纳入考核。
(2) 家长会:尝试按年级或班级召开家长会,确保活动准备充分,形式丰富,内容有趣且具有指导*。本学期将结合中秋节、重阳节和健康安全主题,开展融入民间艺术和习俗的班级自主家园互动活动。
年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步入二十一世纪,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关键。学校教育为核心,社会教育作为其外部环境、补充与延伸,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及学生年龄特征,发挥家长一对一或二对一的独特优势,构建学校、家庭与社区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提升学生素质,争取更佳成绩。
二、工作目标:
1. 拓宽沟通渠道,融入学校管理。
2. 交流办学信息,推动教学质量。
3. 参与学校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4. 多样化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
三、具体措施:
1. 拓宽沟通渠道,融入学校管理
本学年,家长委员会需加强与学校及委员间的联系,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新动态,商讨指导策略,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家长委员会成员可通过参与学校会议、仪式和活动,了解学校规章制度,监督学校教学规范,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家校联系,家长委员应积极参与,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家长会期间,学校将发放问卷,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反馈与建议。
2. 交流办学信息,推动教学质量
3. 参与学校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4. 多样化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
“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1至2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活动要有计划*和层次感。每次课程结束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应与家长会面,分享教育子女的经验,确保家校教育同步协调。
精心挑选授课教师,学校将选派在教学上有丰富经验且热衷于教育科学的教师担任家长学校讲师,确保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课程内容须事先确定并认真准备,力求课程内容生动实用,系统化。
例如:邀请教子经验丰富的家长、成功家教案例的教师及能反映孩子心声的学生,一同走进“家长学校”,通过典型事例交流,切实解决家长在教育上的困惑,帮助家长从心理、生理、情感和道德上理解孩子,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共同成长。
开展亲子活动,使学校教育更加生动有趣。班级应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功能,策划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鼓励家长通过家委会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激发家长的积极*,拓展德育途径。关注学校日常事务,使教育充满关怀。作为家委会成员,应多接触家长,广泛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与教师沟通,做好桥梁作用,同时关注班级及学校的教育需求。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 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 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讨论如何改进家长学校。
三、四、五月份:
1. 举办亲子阅读比赛。
2. 召开期中家长会。
3. 邀请专家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学生学习情况。
4. 开展学校开放日助教活动。
六月份:
1. 评选“优秀家长”。
2. 布置撰写教育心得。
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一体化体系,强化家校双向沟通,共同推动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主要工作 1、开辟多种渠道,融入学校管理 本学年,家长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开辟多种渠道,关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动态,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措施和方案,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效能。例如,通过电话联系、定期随访,参加学校会议、仪式和活动,了解学校工作情况,监督教育教学规范运作,向学校提供合理建议,支持学校各项工作。
2、采用多种形式,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促进家庭教育、增进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平台。本学期将明确家长学校的课程安排,每学期原则上举办1至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并有计划地开展层次分明的活动。每次课后,安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交流教育信息,促进家校合作。
3、参与教学过程,了解教学信息 参与教学过程,了解教学信息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家校合作的关键手段。本学期,家长委员会将组织部分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开放日”、区级课程实践研讨会及考试质量分析会。
5、监督校务办事,确保学校发展 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确保学校依法办学,保障教育公平、公正、公开。家委会将监督学校的教育方向、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收费规范、招生政策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落实。
6、组织多种活动,支持家校沟通 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是家长与学校沟通、增进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家长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及重大庆典活动,为学校的各项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