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三教学工作计划(实用6篇)

初三教学工作计划(实用6篇)

发布时间:2024-05-20 07:33:24

语言表达的简洁*和清晰*:有些地方可以更简练地表达,以确保信息的直接传达,减少冗余。

逻辑和结构的连贯*:确保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和衔接*,使整个计划的实施更加顺畅。

初三教学工作计划

细节完善:对于具体的工作安排和执行细节,可以进一步展开,让执行者清晰了解应该如何实施。

以下是对计划的和细化建议:

为了确保初三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组工作目标

初三年级将贯彻“尖子生拔高、中等生突破、学困生提高”的教学策略。全体教师将紧密合作,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培养良好的学风、教风、班风、级风,逐步拓展优生面,以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力争达到学校总体目标,实现中考成绩的新突破。

二、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完成新授课(时间:11年3月——2011年4月底)

已完成科目的复习计划将稳步推进。

第二阶段:单元复习、专题综合复习(时间:11年4月底——5月底)

第三阶段:综合练习、模拟训练、查漏补缺(时间:11年5月——中考)

三、教学工作重点

提高课堂效益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以提高均分为目标。明确各班的奋斗目标,细化工作职责。

班级团队协作

发扬班级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各班教学工作,统一要求、备课、进度和考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科计划,注重教学研究的实践*。

月考制度

继续实行月考制度,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诊断问题,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及时落实。

中考复习

针对中考变化,加强考试动态研究,指导复习,重点进行专题复习,全面梳理初三阶段知识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和答题规范能力,加强材料解析题的训练,为中考成绩提高创造条件。

导师制

推行导师制,各教师负责最后15名学生的成绩提升,将此纳入考核工作。

章节测试

坚持章节测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及时表扬进步快的学生,帮助成绩下滑的学生分析原因并及时补救。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二次根式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质,并能利用*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 掌握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3. 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并能运用分母有理化解决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近似计算问题。

4. 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公式进行化简与计算的能力。

6. 通过分母有理化的教学,渗透数学的简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以及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技巧。

2. 难点: 理解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回忆并复习算术平方根和*质:

引导学生回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质 (a≥0,b≥0),并思考这些*质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强调积的算术平方根的*质是由具体例子引出的。

2. 引导学生观察以下例子并进行计算:

√(9/4) = √9 / √4 = 3/2

√(16/25) = √16 / √25 = 4/5

√(a/b) = √a / √b (a≥0,b>0)

(二) 新课

1. 商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对于 a≥0,b>0,有:

√(a/b) = √a / √b

解释式子成立的条件:

a≥0 保证被除数是非负数。

b>0 保证除数是正数,避免分母为零的情况。

2. 引导学生讨论:

等式左边是将非负数 a 除以正数 b 求商,再开方求商的算术平方根。

等式右边是先分别求被除数、除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商。

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质,可以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三) 巩固练习

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质,并能利用该*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四) 分母有理化

1. 引入分母有理化的概念:

当二次根式中分母含有根号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分母的根号去掉,这种方法称为分母有理化。

2. 讲解分母有理化的技巧:

利用分母的共轭式,将分母化成有理数。

例如,将 √2/√3 化简,可以乘以 √3/√3,得到:√2/√3 × √3/√3 = √6/3。

3. 通过例子讲解分母有理化的应用:

解决二次根式的化简问题。

解决二次根式的近似计算问题。

(五) 巩固练习

安排一些分母有理化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技巧,并能利用分母有理化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分母有理化。

强调分母有理化在化简二次根式和进行近似计算中的重要*。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本学期是九(3)班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但学生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教学任务异常艰巨。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密围绕考纲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把握重难点,全力确保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高效提升学生中考成绩,特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结合九(3)班和九(11)班的实际情况。

一、复习目标:

系统化、结构化地整合所学数学知识,使其成为学生理解的有机整体。

通过精讲和多练,巩固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加强综合题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深入研究20xx年全国各省的中考题(已购光盘),尤其是黔东南08、20xx年的题目,以明确复习重点和内容。

准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包括进行摸底测试和个别谈话,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

根据知识重点和学生现状,制定具体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注重“双基”训练:紧扣《世纪金榜》要求,创新复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强化《世纪金榜》中例题和习题的分类教学,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三、具体时间安排与复习内容详见后附:

(一)第一阶段(3月2日——4月30日):基础知识专题,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确保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

以上即为本学期数学复习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措施,通过认真执行和学校的协调配合,相信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初三英语教学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1、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所有学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提升技能、激发思维、展现个*、促进心智发展,开拓眼界。

3、在教学中,不仅要实现知识目标,还要注重能力目标的达成,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4、教学过程中应倡导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

1、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并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2、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

3、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具体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

- 听力:

(1)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大意;

(2) 掌握简单段落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

- 口语:

(1) 能运用适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课文内容;

(2) 能准备后简洁明了地表达对一般话题的看法。

初三英语教学工作计划5

一、主要任务

钻研教法,认真备课,抓好常规教学。 我将深入研究教材教法,遵循新课标“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我会积极阅读课外辅导材料,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做到“教师要有一缸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 并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力求成为一名“杂家”。 针对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特点,我将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为设计适合他们的教案奠定基础,确保每堂课都能照顾到学困生,同时为学优生提供更具挑战*的学习内容。 我会特别关注后进生,课堂设计将以帮助中下等学生掌握知识为目标,践行新课标“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理念。

二、实施目标及措施

1、教学目标

2、教学资源分析

我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目前我教授三、四年级英语,三年级主要任务是认读,因此我将重点研究小学英语认读策略,特别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有效策略,力求教学事半功倍。

3、学生基本情况

我教授六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复习阶段,学习积极*较高,但有两位学困生需要重点辅导。四年级学生整体班风和学风良好,但仍需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4、教学方法

5、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两个复习单元,计划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教学,每个单元用6课时,复习单元用一周时间,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6、教学评价

我将遵循学校的总体思路,以“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作业质量,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力争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质量目标:三、四年级优秀率45%、及格率85%。课堂教学评价将结合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从课堂活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三、工作打算

(1)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向优秀教师学习,并与其他学校同年级教师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2)多阅读教育书籍,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学水平。

(3)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掌握各阶段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

本学期是九年级的最后冲刺阶段。结合以往中考内容和题型,以及两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复习教学后的观察,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联想式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提升学生的主动*,从而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新课程实施后,教学方式从单纯讲解和概括转变为结合学生时代特点,给予学生课堂和学习的自*。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通过相互启发、交流和补充,达到共同发展。因此,我主张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联系已有知识,与老师共同探讨和延伸。

二、注重常规教学,确保每节课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备课时需详细翻阅教材、教参和教辅用书,确保将教材中的所有要点、难点和关联点掌握透彻,并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高效的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和检查也是必要的,课前复习旧知识,帮助衔接新旧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加强中考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关注命题趋势,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考意识。教会学生基本的解题技能和方法。日常教学中,要适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概括、归纳、比较和判断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形成条理清晰、规范的做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