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阳节杂谈(优质7篇)

重阳节杂谈(优质7篇)

发布时间:2024-06-02 21:04:50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如今,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节源远流长,《易经》中记载:“以阳爻为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月流逝,忽至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相应,人们珍视这一日,视之为长久吉祥之日,因而举办享宴高会。”

重阳节杂谈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则可避邪辟邪。《齐人月令》中有云:“重阳之时,登高远眺,品尝糕酒,尽情欢畅,以表达对秋天的畅怀。饮酒时还要摘茱萸、采甘菊,增添美好心情,畅快淋漓。”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写道:“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茱萸插满心还存。”晋代诗人陶渊明也有诗云:“菊花开满如我心,九月九日尽欢欣;客人共知我情意,一同赏菊重阳心。”

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描述道:“京城中,重阳节定于每年九月九日。此时,城中士人提壶携酒,出城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尽情畅快,堪称一时之佳节。”

重阳节座谈会主持词2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到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座谈会主持词,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召开“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镇离退休、离岗人员座谈会。这次会议是经镇党委、*认真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了这次会议的召开,镇党委、*做了充分的准备。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汇报镇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征求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对XX镇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 镇的发展和进步。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主要领导有: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同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座谈会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参观了 镇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现在进行座谈,议程主要有三项:

首先由镇党委委员同志通报我镇老干部工作情况。

接着,请 镇长通报镇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大家欢迎。

最后,请镇党委 书记为我们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这次座谈会的议程就进行到这里,会后,请大家集体就餐。

祝各位老领导、老干部在今后的生活中: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尊敬的各位离退休的老教师们、与会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在我们刚刚普天同庆建国xx华诞之后,又迎来了我国传统的九九“重阳节”。也就是温馨的“老人节”。俗话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沧源黄花分外香。的确,在这云淡山清,风景宜人的沧源县,我们欢聚一堂共庆重阳节,大家心情格外舒畅、精神百倍。

各位离退休的老教师们,今天是您们的节日,没有昔日您们艰苦的创业,哪来我们上允镇今天的教育辉煌?为了表达对您们的崇敬,上允镇小学特别在此举办“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座谈会,表达我们对各位离退休老教师们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来参加我们活动的领导: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有请教育局人事股X股长为九九重阳节座谈会致贺辞。

刚才股长的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捎去了XX县教育局对各位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与深深的祝福。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想各位前辈们最大的安慰就是你们已经把全部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XX镇小学XXX同志作学校情况汇报!

刚才李校长向各位领导、离退休老教师汇报我校近期的工作,明确了我校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

尊重老人就是尊重历史,是啊,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我们学校,你们用青春、用热血铸就了学校今天的辉煌,会议第三项请XX镇小学副校长、工会副主席XX同志作本次活动介绍及几点温馨提示。

国兴家圆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这温馨的“老人节”,我们有请XX镇小学教导主任、工会委员XX同志宣传《上允镇小学职工福利制度》。

有一首重阳节赋写得特别好: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振兴九州心不老,下面我们请退休教师代表钟志勇同志发言。

常怀饮水思啊,不好意思,还差一点。让我继续帮你完成:

常怀饮水思源之心、常怀敬老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祥和而又美好的时光,我代表上允镇小学的全体教职工祝大家健康长寿,万事好意!在过去的岁月里,你们为上允镇小学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没有你们辛勤的付出,就没有上允镇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你们是上允镇小学的宝贵财富,现在你们虽然退居二线了,但仍然关心着上允镇小学的教育事业,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工作。您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忠心的祝福你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结束语]

《杂谈》诗歌3

咖啡,再加多少糖也依旧苦*,

白水,再加多少糖也依然清淡,

友情,再加多少糖也不会变甜。

人们说亲情至高无上,

血浓于水,

亲情心心相连。

我在寻找一处宁静之地,

细数着你陪伴我的时光,

回忆着你对我的宠溺,

怀念着你温暖的拥抱。

你曾说:

谁能在幸福中毫无伤痛?

谁能在伤痛中保持坚强?

谁会在坚强后不掩饰疲惫?

没有你,我不会如此璀璨。

害怕丧失斗志,茫然无助。

没有你,我不会有欢声笑语,

害怕孤独凄冷,无人相助!

若能倒转时光,

我要回到充满欢笑的巷陌,

但如果可以,我是否依然能感受到你的怀抱?

是否还能听到溪水的潺潺声?

是否无法再闻到那充满笑声的小巷?

我知道,时光不可逆转,

我已无法重回那时光。

你曾教导我要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我经常仰望苍穹,问自己,

明天,我还能期待吗?

今天,我还能怀抱期待吗?

昨天,我还能怀念吗?

我不敢抱有太多期待,

期望越大,失望越深。

你要我问心,明了心在何方?

你要我稳固内心,掌握恶之趋势,守护内心之源。

母亲,你在何方?

重阳节教案4

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1. 优化“节”字教学,增强趣味*

现状: 直接板书“节”字,略显枯燥。

建议:

可以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有吃有喝真热闹,一年一度真不少,大家一起过个够,猜猜这是什么字?”

可以用图片展示的形式,呈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场景,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中感知“节”的含义。

2. 丰富节日名称呈现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度

现状: 直接出示节日名称,缺乏互动。

建议:

可以将节日名称制作成卡片,进行抽卡片游戏,请学生说出卡片上的节日名称,并简单介绍该节日。

可以设计节日知识抢答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3. 优化“重阳节”导入,突出节日特点

现状: 平铺直叙介绍重阳节,缺乏吸引力。

建议:

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讲述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播放与重阳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例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让学生对重阳节有初步的感*认识。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 增强生字学习的趣味*和互动*

现状: 生字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开火车读”为主,缺乏趣味*。

建议: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生字学习,例如:

“字词搭配”游戏,将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打乱,让学生进行配对。

“找朋友”游戏,将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请学生根据老师读的词语找到相应的生字卡片。

“猜字谜”游戏,用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2. 注重朗读指导,培养语感

现状: 朗读指导不够细致,缺乏情感的融入。

建议: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例如: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例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表演读等。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 优化问题设计,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现状: 问题设计较为简单,缺乏深度和开放*。

建议:

设计更具启发*和探究*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人们要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登高有什么寓意?”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重阳节的习俗?”

“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孝敬老人?”

2. 丰富活动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现状: 教学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以问答为主,缺乏趣味*和互动*。

建议:

可以设计更丰富的活动形式,例如:

角*扮演:让学生分角*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绘画创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重阳节的理解。

手工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重阳糕、茱萸香囊等,体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3. 拓展延伸,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现状: 课文学习结束后,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建议:

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践活动,例如:

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了解他们年轻时的重阳节是怎么过的。

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他们的爱和关心。

四、写字指导,描摹“人、太”

1. 丰富观察角度,提升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现状: 仅从字形大小方面进行观察,不够全面。

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汉字,例如:

笔画的形状、方向、长短

笔画之间的连接关系

汉字的整体结构

2. 强化书写练习,巩固书写技能

现状: 仅描摹一遍,练习量不足。

建议:

可以增加书写练习的次数,并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例如:

描红

临写

听写

组词造句

总而言之,您的教学设计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框架,建议您在细节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以提升教学设计的趣味*、互动*和有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悟文化,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重阳节教案5

重阳节是*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通过教学活动,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培养了他们关爱老人的美德。

在课堂上,我们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交流和搜集有关重阳节的资料。他们了解到重阳节最初是为了避免不祥之事而设立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尊敬老人的传统。通过讨论,学生们了解了重阳节的典故、民间习俗以及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随后,学生们展示了为爷爷奶奶制作的贺卡,这些贺卡不仅是他们创作的作品,更是表达对长辈深深的敬意和祝福。一些小组代表还分享了他们在重阳节为老人们准备的礼物,这些礼物不一而足,有的是通过电波传递的祝福,有的是寄去的诚挚问候,有的是用自己的零花钱精心挑选的礼品。这些细节展示了学生们对老人关怀的真挚心意,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孝道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了重阳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参与,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之情。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高尚的情*和家国情怀。

重阳节对联6

对联

延寿登高,黄花宴红叶诗。 三三令节,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龙山落帽,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赏秋畅饮菊花酒。 乌帽凌风,参*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古诗词

九日

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解琬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 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 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

重阳节教案7

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是*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要庆祝节日的到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来传承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激励每个小朋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意。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相传,重阳节最早起源于汉代,当时民间认为九九这个数字高阳数,具有辟邪、护身的意义,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登高远望,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等,以祈求平安健康。后来,这一传统渐渐演变成了尊老、敬老的节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尊敬爷爷、奶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他们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一代,是我们家庭中的智囊、精神支柱。正是因为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和关爱,我们才能够茁壮成长。因此,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要特别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表达我们内心深处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幼儿园全体师生齐聚一堂,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温暖和关爱。为了更好地准备这次活动,我们提前准备了节日礼物,如自制的贺卡和小手工,以及一些老人们喜爱的水果和重阳糕点。此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家长的参与,希望能在家庭中培养孩子们关爱老人的情感,让爷爷奶奶感受到整个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活动开始时,教师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比如《加加油》、《口香糖》和《让爱住我家》等。这些节目不仅让孩子们在表演中体验到快乐,也传递了对老人们深深的关心和祝福。随后,我们一起唱起了歌曲《关心老人笑哈哈》,歌声充满了温暖和感恩之情。表演结束后,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老人们,每一份礼物都是他们对爷爷奶奶们深深的爱的体现。

在活动进行中,我们不仅仅是单纯地给老人们带去了礼物,更是传递了对他们无限的尊敬和关怀。我们在敬老院内保持肃静、行动有序,尊重每一位老人的感受和意见。见到老人们时,我们微笑问好,展现出良好的礼仪和素养。活动结束时,我们和老人们握手告别,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关心,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尊老爱老的重要*。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参与这次活动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和参与,让这次活动充满了温暖和意义。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爱与关怀在每一个重阳节都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