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ID:667a1d3809b18
发布时间:2024-06-25 09:28:24
金门答苏秀才
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自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注释:
朱火始改木:引用张华和张协的诗句,指日出时朱红的光芒改变了原本的黑暗。
折芳愧遥忆:取自《楚辞》,表示怀念过去的美好。
永路当自勖:出自陆云的诗句,勉励自己在漫长的路途上不懈努力。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比喻麟阁聚集了众多才俊,如同巨海容纳百川一样广博。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形容向皇宫进献自己的书籍,受到重视和赞赏。
屡忝白云唱:指李白的诗作备受赞誉。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希望自己能得到更高的认可和提升。
铭鼎倘云遂: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长存。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未能达成共同的期望,但对远方的一丘之乐充满期待。
缘溪见绿?,隔岫窥红蕖: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
采薇行笑歌: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写景句,描绘月光照在如镜的石上,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如琴音般悦耳。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心境得到满足和超越,对外在物质的需求已不再重要。
这首诗通过李白的笔触,描绘了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人豪放、奔放的个*。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自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竹,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译文及注释】
张华诗中说:“朱火青无光。” 张协的诗中提到:“钻燧忽改木。” 吕向的注释中解释道:“改木,谓改其钻火之本也。”
引用《楚辞》中的“折芳馨兮遗所思。”
援引陆云的诗:“永路隔万里。”
参考谢灵运的诗:“百川赴巨海。”
关于“麟阁”二句,参考《三辅黄图》中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 “巨海”一句解释为:“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犹言其广纳贤士之多也。”
“金阙”指天子之门阙,与“金门”相应。
引用谢?I的诗:“复酌琼延醴。” 张铣的注释中提到:“琼筵,天子宴群臣之席。言琼者,珍美言之。醴,酒也。”
“白云唱”即“白云在天,山陵自出”一篇,与苏秀才的隐居相呼应。
援引《穆天子传》中的描述,表达了对黄竹的向往和思念。
引用江淹的诗:“宵人重恩光。”
解释“云汉希腾迁”为向往升仙之意。
提到“铭鼎”的典故,即以鼎铭刻家族名谱,表达了对传世的渴望。
解释“扁舟”为成功之后归隐之意。
引用鲍照的诗:“妍容逐丹壑。”
涉及神仙居住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援引《汉书叙传》中的描述,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引用《列子》中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解释“廖廓”为高远之意。
引用魏文帝的诗中描写海上之人对海鸟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提到“西山一何高”的典故,表达了对西山的向往。
提到“龙蠖”的比喻,表示对平淡生活的接受。
解释“采薇”为欢乐的象征,表达了对欢愉生活的向往。
提到“缘溪见绿竹”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解释“绿?”为小竹之意。
解释“石镜”和“风琴”为山中地名,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解释“颓靡”为颓败的状态,表达了对外物荒凉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自然、隐居、友谊的向往,通过对苏秀才的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自然美和友情的热爱。整体氛围宁静而悠远,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深刻的典故引用,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注释:
鲁:春秋时期的国家,位于今天山东省南部。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死章句:只懂得字句而不懂大道理。引自《汉书·夏侯胜传》:"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又杨齐贤注:"后汉王充、荀淑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经济策:治理国家的策略。
著:穿。远游履:古代鞋名。出自曹植《洛神赋》:"践远游之文履"。
方山巾:古代儒者戴的一种方形软帽,又称方山冠。《后汉书》卷四十《舆服志下》:"方山冠以进贤。以五彩谷为之。"
秦家丞相:指李斯,他的建议导致了《焚书坑儒》事件。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褒衣:儒生穿的一种宽大衣裳。《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颜师古注:"褒,大裾也"。
叔孙通:西汉儒学博士,曾为汉高祖刘邦制定朝仪。《史记·叔孙通列传》:"汉五年……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
殊伦:不同的人。
汶水:今山东大汶河,此处指鲁儒的家乡。
诗文: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这几句嘲讽了迂腐无知的儒生,他们只会死读经书,却不懂时局变迁,缺乏实际才能。鲁地的儒生一生都在教条主义的章句中度过,即使到了老年,也无法超出此限;当问及治理国家的实际策略时,他们却茫然不知,如同迷失在烟雾中,无法作出明确回答。诗句辛辣直白,揭露了这些腐儒的真实面貌,显示出他们缺乏真正的才学和见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初游东鲁时所作,在讽刺中表现了他对鲁地儒生的轻蔑。这些老年人白发苍苍,口若悬河地谈论五经,却在实际应用中束手无策。李白自视有治国经济的能力和王霸大略,对此类儒生的教条主义和无能深感不屑,因而以诗文加以讽刺。
Sure, here's a polished version:
《妾薄命》:一则乐府古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武帝时期陈阿娇从宠爱到被冷落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美*讨好他人,然而随着容貌老去而爱情减退的悲剧。
诗中两句“以*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讽刺了以美*取悦他人的愚蠢,也警示了那些以此暂得宠爱的人们。这种直率的语言自然而富有警觉*,读来让人心悸。
赏析:
这首《妾薄命》是一首五言古诗,属于乐府杂曲歌辞。诗人通过对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命运写实,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警示。
整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构成一个层次。前四句描述阿娇初得宠的情景,从“金屋藏娇”写起,暗示后文的失宠和冷遇。据《汉武故事》记载,阿娇曾因容貌美丽受到汉武帝的宠爱,但宠爱终究不长久。诗中夸张的描写如“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生动地表现了阿娇宠爱时的气势和地位。
接下来的四句则转折描述了阿娇的失宠,生动展现了她从宠爱到被遗忘的悲凉。陈皇后为夺回宠爱,不惜重金聘请司马相如撰写《长门赋》,甚至使用法术,然而这些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最终,她被废黜为庶人,孤独地幽居在长门宫内,与汉武帝虽在同一宫殿,却隔绝如天涯海角。
最后四句解释了这一命运的原因。诗人通过比兴的手法,生动地展示出“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的命运定律。他提出了深刻的问题:“以*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这句警句直戳人心,不仅讽刺了以美*取人的愚蠢,也是对那些暂时得宠者的一种警告。
这首诗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比喻生动贴切,对比鲜明。全篇几乎都在进行比拟,从比中得出结论,读来自然而富有震撼力。
《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公元724年,描述诗人初次游览峨眉山时的奇妙景象。
首两句:“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描绘了诗人在云雾缭绕的峨眉山上吹箫弄瑟,仿佛置身仙境。此景*既有云海的浩瀚,又有峨眉石上琴瑟的悠扬,展现出山光水*的深邃和神秘。整首诗结构严整,以入声质韵为特*,每段四句,共十六句。
第一段以峨眉山的壮丽独特作为开篇,提出了游览山川的主题。"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壮美景*的赞叹,以及其独特*和难以匹敌的地位。"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则描绘了诗人初次探索峨眉山的心境,感受到山川奇异之处,感叹其绝妙之处难以完全理解。
第二段进一步细腻地描绘了峨眉山的高峻秀丽。"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生动地表现了山势之雄奇和景*之秀美,仿佛置身于一幅神奇的山水画卷中。"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则表达了诗人登山后的感受,如沉浸在紫*的霞光中,体验到天地奥秘之美,宛如得到了仙家传授的珍贵经验。
第三段以"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在峨眉山顶*奏琼箫宝瑟的情景。这里的"琼箫"和"宝瑟"象征着天上的音乐和地上的音乐,与云海和石峰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在这样的自然景致中得到心灵的慰籍,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平静。
最后一段以"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开启,描述了峨眉山的神秘景象。"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希望能与传说中的仙人一同登上山巅,超脱尘世的纷扰,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体而言,《登峨眉山》通过对峨眉山景*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超然境界的向往,展现了李白追求纯真与美好的理想情怀。
导语:“踏入相思之门,方知相思之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李白语录,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资料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月亮虽不解我心事,但它的影子却常伴随我。在这短暂的陪伴中,与月光共享欢乐应及春天。
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蟾蜍轻盈得近乎透明。可那月亮却被吞噬,天空的圆光减弱了,黄金般的月亮魂魄便沉入了黑暗之中。
晨曦中,鸣钟声打破宁静,拂动着都城的晨曦。旌旗招展,马蹄声响彻云霄。马匹扬起的灰尘中,芬芳的酒香充盈着整个城市,欢愉的气息弥漫在春天的空气里。
身高或许不及七尺,但心志却高远无限。
永远的承诺,穿越千山万水,遥望在云汉间。
湖水倒映着我的身影,轻轻送我至剡溪之畔。
秦皇帝统治天下,威势何其雄壮。
狭窄的心胸,只会增加烦恼。
在这里,感受到了深深的思念,新的忧伤不断积累,故人难以团聚。凭栏远眺,日落时分凝视着远方,心灵沉浸在无言的悲伤中。远眺之下,瞬间的晴空中飘着乌鸦,寂静的江城在暮*中显得更加萧索。南楼角上,夕阳再次送走了残阳。
土地的坚固是靠积累的美德所支撑的。
故人告别了黄鹤楼,烟花绽放于扬州的三月夜晚。孤帆远去,消失在长江的天际。
幼时不识月,以为是白玉盘。
怎能屈从于权贵之下,让我失去开心的笑容?
众鸟高飞尽,唯有孤云独去闲逛。互相凝视,彼此间只有敬重的情感留在心间。
各地的诸侯前来朝见,明智的判断来自于上天的启示。
天生我才必有用,尽管千金散尽,但终将东山再起。
举杯邀请明月共饮,对影成为三人。
紫宫的仙女们互相妒忌着对方的美貌。
又一次送别了王孙,离别之情沁人心脾。
一个人守护城墙,却无人能够攻破。
天生我才必有用。
桃花潭水深千尺,却不及汪伦送我的深情。
太白山苍苍,星辰闪烁不止。
生活如同一场大梦,何必为了虚幻劳累自己。
大鹏鸟一日之内与风一起飞翔,直冲云霄九万里。
我想在梦中去吴越,一夜之间飞渡过镜湖月。
一江水牵着无尽的忧愁。
骐骥的筋骨力量已成熟,志向远在万里之外。
相思的人何时能相见?此时此刻情感难以启齿。
在山间有一位绿发老者,穿梭于云雾中,躺卧在松雪之下。他默默无语,安详地栖息在岩穴之间。我来到他的面前,长时间跪拜向他请教宝贵的秘诀。
万物的兴起和衰落都是自然规律。
抬头仰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抽*断水水依然流淌,举杯饮尽愁愁依然存在。
离开家乡三百里,孤立在世界的尽头。
三万六千个日夜,每个夜晚都烧着蜡烛。白昼虽短暂,但人生却像海洋般漫长。
燕山上的雪花宛如大席,一片片飘落在轩辕台上。
大鹏鸟一日与风同起,展翅直上九万里,即使风停息,也能簸动千里沧溟的水。
屈原的诗文挂在日月之间,楚王的台阁坐落在空山之巅。
勇往直前终有时,扬起云帆越过浩渺的大海。
家中玉笛声隐隐传来,随春风飘散在洛城之中。此夜曲中听到柳树的折断声,何人不怀念故园情怀?
桃花潭水深三千尺,却不及汪伦送我深情。
天空不言而四季变迁,大地不语而万物生长。
出自南国的美人,身姿如同灼灼绽放的芙蓉。
想要渡过黄河的*封江面,又要攀登太行山雪绕山顶。
我在歌唱时,月光徘徊在身旁;我在舞动时,身影如同乱飞的零碎。清醒时我们共同欢笑,醉后却各自散去。
成就功名富贵若长存,即使汉水也会向西北流去。
在得意时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对月空空如也。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千金散尽,也将重现光辉。
迎接宝运,驯服隆平。幸福之庆充满天地,时代清明,社会稳定,功业完成。赞颂岁月轮回,郊祀庄严,文物璀璨。凭借着天象祥和,向着更高迈进。人心纯洁,美德广播。天地生灵,神圣光辉。
美人拉起珠帘,深深地坐着,紧锁着眉头。只见眼泪潮湿,却不知心中痛恨的是谁。
清澈的水自然流出,不需雕琢修饰。
月光下飞翔的镜子,云层中结成的海楼。
在兴奋中挥毫摇曳五岳,诗句完成后,俯瞰着沧海一笑。
怀着豪情壮志,渴望飞上青天,抱月揽星辰。
雨中的悔恨,云端的忧愁,江南的美景依旧。水边的村落和渔市,一缕孤烟飘荡着。
国家的耻辱还未得到洗刷,如何能成就名声?
此夜曲中听到柳树折断声,谁不怀念故园情?
孤帆远影在碧空尽头,只见长江水流向天际。
谁家的玉笛声在暗中飘荡,春风将人的心情弥漫在洛城之中。
白发苍苍长达三千尺,忧愁似个无边长镜。不知明镜里的是何处秋霜。
《郢门秋怀》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叹。
注释: ⑴ 郢门,即荆门,唐代为峡州夷陵郡,地处江畔,有山名荆门,形如门阙,因此被称为荆门或郢门。它西通巫、巴,东接云梦,历来是重要的*事要地。 ⑵ 吴均的诗:“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⑶ 出自《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⑷ 刘向的《九叹》:“日杳杳以西颓。” ⑸ 《后汉书》记载:仲长统想要在宁静的地方安居,以实现自己的志向。 ⑹ 梁昭明太子的《陶靖节集序》:“活到百岁之内,经历一世之中。” ⑺ 《庄子》中说:“人的形体,万物变化而未尽其极。” ⑻ 吴均的诗:“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 ⑼ 《十洲记》中记载:蓬莱山位于东海东北岸,周围五千里,*有圆海环绕,圆海水墨黑,故称冥海。无风时波涛滔天,无法前往。山上有九位老者和九天真王的宫殿,是太上真人居住的地方,只有飞仙才能到达。 ⑽ 《神仙传》中记载麻姑说:“曾到蓬莱山,发现海水比以往更浅。” ⑾ 《汉武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郡送来一个矮人,身高五寸,穿戴整齐。朝廷怀疑他是神灵,召唤东方朔前来询问,朔叫矮人:“巨灵啊,你的母亲还会回来吗?”矮人没有回答。朔指着矮人对朝廷说:“王母每三千年才结一次仙桃,这孩子不好,三次都偷了。因此失宠王母,被放逐到这里。”朝廷大为惊讶,才明白东方朔非同凡响。 ⑿ 江淹的诗:“倚剑临八荒。” ⒀ 宋之问的诗:“扪心空自怜。”
译文: 我来到荆州已经一个多月了,此处既有山河相依的郢门美名,也有流连忘返的风光佳境。北风凛冽,树叶飘零,漂泊在外,思念家园。 太阳在山外如此遥远,江上天空如此空旷,彷徨漂泊,心中无依。 洞庭湖水迷人,秋天的大雁飞过潇湘,萧瑟的湖烟如画。 这里幽静清幽,适合修身养*,我的兴趣多年不曾改变。 人生百年,变幻莫测,如白驹过隙。 此行未曾寻得仙人,未曾感悟到舜帝的灵魂。 沧海桑田,你见到海水浅了吗?你见到王母的仙桃已三次成熟?每一次都需经历三千年! 仙人何处?寻觅艰难,扪心倚剑,仰天长叹,唯有自怜。 我依旧游走天地,漫游江河湖海,做个自由的隐士,濯足沧浪。
评析: 《郢门秋怀》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时的作品。这首二十句的诗歌除了尾联,其余皆为对仗句,是一首入律的古诗。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情感基调较为悲凉。
本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