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ID:668f767dc3c4e
发布时间:2024-07-11 14:06:53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两个质量单位。同时,通过复习推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质量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物体的质量,从而培养其估测能力。在推理的复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巩固克和千克的认识,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尤其是在推理过程中。
教学准备:
准备课件,以便更生动地展示克和千克的概念及推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
请学生回忆本学期已经复习过的内容,确保对这些知识有深入理解。
(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反思,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培养其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在水果店购物时都见过哪些物体?
(2)在计量物体的质量时,你通常使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当你看到1克和1千克时,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通过实物展示:例如,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约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既然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思考一下,多少块口香糖的重量等于2袋500克的盐?
4、测量
(1)在测量物体的重量时,你通常使用什么工具?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谈谈你认识的不同类型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册第22页的第7题。
鼓励学生*练习,并在集体交流时重点讨论第3小题,培养他们仔细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册第22页的第17题。
要求学生事先进行调查,填写调查结果,并在课堂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作和提问活动,在特定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及原因,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情境设定:李*、王明、张强、夏雨排队上车。张强在李*和王明之间,夏雨是最后一个,李*不是第一个。请按顺序写出他们的名字。
(2)思考:你如何确定每个人的位置?为什么?
(3)学生*完成后,在同桌间互相分享推理过程,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
(4)选择学生描述推理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他们有条理地表达。
2、复习推理(二)
(1)呈现问题:在给定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包含1至4这四个数字,每个数字在每行、每列都出现一次。你认为B应该是多少?
(2)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设计意图:
推理的重点在于过程,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的多个环节,如思考、说出、展示和观察推理过程,有意识地提炼和改进推理方法。学生需要明确在推理过程中找到关键信息的重要*,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在填充表格的过程中,通过交替“确认”和“排除”来提升效果,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技能。
(一)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何收获?
(二)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课型:新授教学
教学目标:
学生理解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使用尺子,认识刻度尺。
学生认知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感*地理解几厘米的长度。
学生学会用厘米单位估测或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作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活动提高估测和测量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
初步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采用活动方式进行,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由于厘米相对抽象,通过看、说、比、量等活动,学生将形成对厘米的具体概念,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加深对其实际长度的认识。
学前导学
前置作业:
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尺子的场景,并了解尺子上的各种刻度表示。
探究活动
认识直尺
小组交流:学生分享生活中使用尺子的例子,分析尺子上的刻度表示。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学生通过尺子找到1厘米的长度,并且感知其实际长度。
通过画图、比较、使用手势等方式,加深对1厘米长度的理解。
学生观察自己的刻度尺,找到2厘米、3厘米等长度的表示方法。
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方法:
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通过*作尺子掌握测量方法。
强调统一的测量方法,将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取长度。
自我检测
学生完成课本上与长度测量相关的练习,如测量铅笔长度等。
变式练习
特殊情况下的测量:
学生探讨如何测量两端不能接近尺子的物体,如花生和硬币的长度。
估测与实际测量:
学生估算不同长度物品的长度,然后用尺子实际测量进行比对。
结束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够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而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资源: 例题插图、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提问:
小兔妈妈买了10个萝卜,小兔一天吃了7个,还剩下几个?
小兔妈妈买了10个萝卜,小兔上午吃了2个,下午吃了5个,还剩下几个? 2、小结:
刚才的问题都是关于吃了几个后还剩下几个,大家反应很快,很棒!今天我们将用这种热情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二、互动探索 1、出示情境图:
图书馆共有民间故事书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3、学生回答和评析: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解决“还剩多少本”的问题。
学生在本子上写出计算过程,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4、板书记录学生的回答:
185-36=149(本)
36+52=88(本)
149-52=97(本)
185-88=97(本) 5、老师追问学生的思路。
3、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比较:
强调不同解法先算出的含义及其正确*。
4、小结:
解决问题可以先算出上午借出多少本后还剩下多少本,也可以先算出一共借出多少本,再求剩下多少本。
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中第1题:
出示情境放大图,学生理解题意后*解答。
学生互相交流解答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中第2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解答后指名两个同学展示解答过程。
全班讨论和评析解答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中第4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理解题意后*解答。
学生口头解答,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五、综合运用:
完成“想想做做”中第3题,学生*解答。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验数学的应用,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选择能力,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如下: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且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们小朋友们有没有去过游乐园?你最喜欢在游乐园做什么?
2、投影展示游乐园情境图,问:“让我们看看这张图,里面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于画面。
3、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例如,“看到多少人在观看木偶戏?”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主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并问:“看到这幅图,你们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在黑板上有选择地板书:例如,“现在观看木偶戏的人数是多少?”
2、通过图像获取信息:学生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小组内部交流讨论。
(1)如何计算当前观看木偶戏的人数?
(2)*思考后,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他们的想法。
(3)选派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在班级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黑板上。
例如: 方法一:22 + 13 = 35(人), 35 - 6 = 29(人) 方法二:22 - 6 = 16(人), 16 + 13 = 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计算当前观看木偶戏的人数,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尝试将两个简单算式合并成一个复合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算式的列举。
例如: 板书:(1)22 + 13 - 6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问题,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生对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玩吗?都是怎么去的?坐过船吗?有些小朋友正要乘船出去玩呢!(出示课件:过河) 教师:看看这幅图,请讲述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说完整。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探索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教师关注学生参与情况及解决问题时使用的不同方法。
小组交流算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比较、借鉴、反思。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不同的算式,如: A. 29 + 25 = 54(人) 54 ÷ 9 = 6(只) B. 29 + 25 ÷ 9 C. (29 + 25) ÷ 9 D. 29 ÷ 9 + 25 ÷ 9 教师:看看这些不同的算式,你们有什么想法?请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及其正确与否,并进行解释。学生活动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分享想法和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或反对,进行辩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教师:小括号的加入可以优先计算加法,小括号的作用如何?想一想身边的数学问题,哪些可以应用小括号? 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
算一算,比较:94 - (25 + 19),94 - 25 + 19。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原理。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迁移能力。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联系和转化思维。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买风筝。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展示例1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让学生自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演示两种计算方法:加法和乘法。
引导学生理解算法背后的数学概念和逻辑。
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展示新例子:“0.72乘以5,你们会算吗?”
学生进行个人尝试,并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强调使用竖式计算法。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题目,如小数点的变化、数的放大和缩小等。
二、运用
填空和做一做
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填空题和问题解答。
三、体验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作业练习题目和口算练习。
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地展示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实例。
教后反思学生理解了小数乘法的算理,但在小数点的位置上仍有些错误。下节课将进行更多的专项练习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理解其含义。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和天真可爱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图像:
观察课文配图。
图上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注意儿童的衣着、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明白这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揭示课题,解释题意:
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突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初读课文: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
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教师范读。
看插图,读诗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上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或黑*,也有杂*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述诗意
用自己的话叙述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熟读全诗。
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欲,捕,鸣,闭,口,立还差一点,我们继续: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看插图,讲解图意。
用自己的话叙述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指导读第二句诗。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比较字形。振——晨,蝉——*,忽——物,闭——闲
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指导书写。
六、总结
朗读全诗。
背诵全诗。
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现在完整了!
本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