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教案(通用2篇)

美术教案(通用2篇)

发布时间:2024-07-19 09:12:02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优化

本教学设计以“谁画的鱼最大”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艺术的联系,学习观察鱼的形态特征,并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充满画面、富有创意的大鱼作品。以下是对原设计进行的优化和扩展:

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鱼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鱼的形态特征。

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彩等绘画语言表现鱼的形态和动态。

掌握构图技巧,学会将鱼充满画面,突出“大”的视觉效果。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鱼的形态特征。

通过欣赏、讨论、创作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自然界鱼类的多样*和美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鱼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鱼的形态特征。

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鱼的形态和动态,并将鱼充满画面。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鱼与艺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并将其运用到创作中。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海底世界视频、不同种类鱼的图片、农民画《戏鱼》等)

教师范画

水彩笔、油画棒、绘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绘画纸

课前收集有关鱼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带领学生模仿鱼儿游动的姿态进入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说你猜”的游戏,描述鱼的特征,例如:“我生活在水里,身上长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引导学生猜出“鱼”。

(二)探索发现,认识鱼(15分钟)

1. 畅游海底世界: 播放海底世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鱼的形态、颜*、花纹等,感受鱼类的多样*和美感。

2. 我是小小观察家: 展示不同种类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说出鱼有哪些共同特征(例如:身体呈流线型、有鱼鳍、鱼鳞等),以及不同鱼类在形状、颜*、花纹等方面的差异。

3. 鱼的身体奥秘: 通过图片或简笔画,引导学生认识鱼的主要身体部位(头部、躯干、尾部)及其功能,例如:鱼鳃用来呼吸、鱼鳍用来控制方向和平衡等。

(三)欣赏比较,理解大小(10分钟)

1. 两条鱼的故事: 教师出示两张大小相同的纸,分别画上一条大小不同的鱼,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条鱼看起来更大?为什么?

2. 充满画面的秘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鱼画大?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鱼充满画面?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构图方法,例如:将鱼的身体横跨整个画面、将鱼的头部或尾部画出画面之外等。

3. 欣赏名家作品: 展示齐白石、吴冠中等名家的鱼主题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是如何运用线条、*彩、构图等手法表现鱼的形态和动态,以及如何将鱼充满画面,营造不同的艺术效果。

(四)创意表达,创作大鱼(20分钟)

1. 奇思妙想,设计大鱼: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条与众不同的大鱼,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鱼类,也可以是自己创造的“幻想鱼”。鼓励学生在鱼的形状、颜*、花纹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意设计。

2. 学以致用,开始创作: 学生运用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将自己设计的大鱼创作出来。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下笔,充满画面,并运用不同的线条、颜*、花纹等表现鱼的形态和质感。

(五)展示评价,分享快乐(10分钟)

1. 我是小小讲解员: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创作的大鱼,例如:大鱼的名字、生活习*、有什么特殊本领等等。

2. 互相欣赏,共同评价: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从创意、构图、*彩等方面进行评价,说出自己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五、拓展延伸

1. 制作鱼类图鉴: 课后,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种类鱼的特点,并制作一本精美的鱼类图鉴。

2. 参观水族馆: 组织学生参观水族馆,近距离观察各种鱼类,感受鱼类世界的奇妙与美丽。

3. 保护鱼类资源: 通过课堂讨论、绘画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并积极参与到保护鱼类资源的行动中来。

六、板书设计

谁画的鱼最大

观察鱼:形状、颜*、花纹……

画大鱼:充满画面、突出重点……

创意鱼:大胆想象、自由创作……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掌握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打开观察世界的眼睛,感受自然与艺术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美术教案2

一、 呈现盘长结,引发幼儿对结艺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出示盘长结)有谁认识它吗?

(幼儿自由表达)

老师:这是*结,我手里这个叫盘长结。*结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编织艺术,很多国家都没有呢!漂亮吧?

二、 引导幼儿观察*结,感受其外形美。

老师:我很喜欢这个*结,你们喜欢吗?喜欢它哪一部分呢?

(幼儿自由表达,并说明理由)

老师:*结的穗子叫流苏,是不是像在跳舞?我们把这种美叫做线条美。中间这部分叫结体,像不像一个正方形?它是由一根线按照规律编织成的,我们把这种美叫做结构美。

老师:还有小朋友喜欢*结的颜*吗?它是什么颜*的?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自由表达)

老师:红*的*结看起来喜气洋洋的,所以人们会在过节的时候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三、 发现生活中的*结,了解其装饰功能。

老师: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结?

(幼儿自由表达)

老师:*结可以用来装饰汽车、背包,还可以挂在家里、商店等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

四、 欣赏*结课件,感受*结的多样*。

五、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设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