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跳绳》教案(汇总5篇)

《跳绳》教案(汇总5篇)

发布时间:2024-07-21 11:36:47

跳绳活动:单手甩绳,快乐跳跃

一、 活动目标

《跳绳》教案

1. 技能目标: 学习并掌握单手甩绳的技巧,并在单手甩绳的同时进行有节奏的双脚跳跃。

2. 能力目标: 提升手脚协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锻炼跳跃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对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带来的挑战与快乐,乐于与同伴合作。

二、 活动重点

掌握单手甩绳技巧,并能协调地边甩绳边跳。

三、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每位幼儿一根标准跳绳。

2. 经验准备:

大多数幼儿已掌握有节奏的双脚连续向上跳的技能。

四、 活动队形

圆形

五、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游戏:活力跳绳(5分钟,集体)

1. 跳绳入场: 教师带领幼儿手持跳绳,听口令进行一路纵队走步入场。

2. 跳绳热身:

幼儿手持跳绳,分散在场地上进行自由活动,探索跳绳的不同玩法,如跳跃、甩动、绕圈等。

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动作和玩法。

3. 律动*: 幼儿手持跳绳,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热身*,活动身体各部位,为接下来的跳绳活动做好准备。

(二) 探索学习:单手甩绳技巧(10分钟,小组)

1. 单手甩绳初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跳绳的结构,并示范单手握绳、甩动的方法。

幼儿自由尝试单手甩绳,感受甩绳的力度和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帮助幼儿纠正错误动作。

2. 小组合作,探索技巧: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小组成员互相观察、模仿、学习单手甩绳的技巧,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教师鼓励幼儿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游戏:绳子变变变

教师引导幼儿将单手甩绳的动作融入到游戏中,例如:用单手甩绳模仿小火车行驶、小兔子跳跃等。

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单手甩绳的乐趣,并提高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三) 挑战自我:单手甩绳跳跃(15分钟,个别与集体)

1. 跟随节奏,单脚跳:

教师示范单手甩绳的同时,用单脚跟随节奏跳跃。

幼儿模仿练习,先尝试用一只脚跟随节奏跳跃,感受甩绳和跳跃的协调*。

教师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逐渐加快甩绳的速度,提高活动的挑战*。

2. 挑战自我,双脚跳:

教师示范单手甩绳的同时,双脚跟随节奏进行跳跃。

幼儿勇敢尝试,将单脚跳跃发展为双脚跳跃,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尝试连续跳跃,并记录下自己的跳跃次数。

3. 游戏:跳绳接龙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列纵队。

游戏开始,每组第一名幼儿进行单手甩绳跳跃,跳过一定距离后,将跳绳传递给下一名幼儿。

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 名幼儿完成跳跃,用时较短的小组获胜。

(四) 放松活动:舒缓身心(5分钟,集体)

1. 放松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游戏,例如:模仿小树摇摆、小草生长等,舒缓身体肌肉。

(五) 活动延伸:快乐跳绳,伴我成长

1. 跳绳记录表: 为每位幼儿制作跳绳记录表,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跳绳成绩,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

2. 亲子跳绳: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跳绳游戏,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跳绳技能。

六、 活动反思

本次跳绳活动以“单手甩绳,快乐跳跃”为主题,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单手甩绳的技巧,并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从单手甩绳到单脚跳跃,再到双脚跳跃,我将活动目标分解成不同的层次,并设计了相应的活动环节,帮助幼儿逐步掌握动作要领,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 我将跳绳动作融入到游戏中,例如:绳子变变变、跳绳接龙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活动的趣味*。

3. 关注个体差异,鼓励进步: 我关注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跳绳》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掌握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途中,有一天,天气很热,可是他们一点水也没有了,于是师傅让猪八戒去找一些解渴的东西,猪八戒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于是他迫不及待把西瓜分成了几块。 (出示图片:猪八戒吃西瓜1)

教师提问: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像,说一说通过观察你们知道了什么?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根据你们的想象,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1: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它吃了1块,还剩几块? 学生2: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他一块也没吃,还剩几块? 学生3: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他全都给吃了,还剩几块? ...

学生自选解答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图提出了三个数学问题,请你们任选其中的一题或几题解答出来。

小组内部互相交流 教师:请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二:解决学生开始提出的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 教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请你们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几种情况列出算式并解答。比比哪组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解答的题又多又正确,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学生小组合作列出的结果,有意有序地排列出来,便于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竖排列便于观察) 8 - 0 = 8 8 - 1 = 7 8 - 2 = 6 8 - 3 = 5 8 - 4 = 4 8 - 5 = 3 8 - 6 = 2 8 - 7 = 1 8 - 8 = 0

教师提问: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小组讨论: 学生:被减数都是8,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差一个比一个少1。

四、活动四:观察主题图,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 教师:冬天到了,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场上有许多同学在练习跳绳,我们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跳绳)

教师提问: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像,你们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全班交流: (1)同学们跳绳,摇绳的有2人,跳绳的有6人,一共有几人? (2)同学们跳绳,戴帽子的有1人,不戴帽子的有7人,一共有几人? (3)同学们跳绳,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4人,一共有几人? (4)同学们跳绳,穿裙子的有3人,穿裤子的有5人,一共有几人?

列式解答。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

五、活动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一)小组合作,在方格内涂*,列出和为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出示图片:大象画画

学生*列式: 1 + 8 = 9 2 + 7 = 9 3 + 6 = 9 4 + 5 = 9 8 + 1 = 9 7 + 2 = 9 6 + 3 = 9 5 + 4 = 9 9 - 1 = 8 9 - 2 = 7 9 - 3 = 6 9 - 4 = 5 9 - 8 = 1 9 - 7 = 2 9 - 6 = 3 9 - 5 = 4

六、活动六:小比赛:谁和谁连一连凑成9

出示图片:凑数

学生比赛

教案点评: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本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和提出问题,在小组合作中

跳绳教案3

跳绳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它不仅设备简单,容易开展,而且通过跳绳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发展,对于提高*跳力、灵敏度和协调*具有显著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初步学习并脚跳、单脚交换跳的动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跳能力。

通过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整体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正常的身体生长发育。

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促进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在于跳绳动作的正确摇摆和跳跃时机的选择,而教学难点则在于要求学生有节奏地进行摇跳,协调上下肢动作配合。

教学过程概述:

一、上课常规:学生整队、报数,师生互相问候,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辅助*练习:

并脚跳练习:每组进行10次,共4组。要求上臂夹紧,小臂屈起,脚跟不着地。后两组加入手腕的抖动练习。

单脚跳练习:每组进行10次,共4组。要求同样保持上臂夹紧、小臂屈起,每组加入手腕抖动。最后一组使用跳绳进行练习。

三、学习跳短绳:学习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动作,重点包括:

并脚跳:上臂夹紧,手屈起,手腕抖动将绳抡起,然后跳起,确保双腿弯曲且脚跟不着地。

单脚交换跳:使用相同的握绳和摇绳方法,一只脚跳过绳后,迅速交换另一只脚进行跳跃。

学生分成四列横队,面向教师进行练习。

四、游戏:甩尾比赛方法:每组学生围成一圈,中间一人甩绳,其他学生则尝试跳过绳,进行甩尾游戏。规则是谁的脚先踩到绳子就算失败,其他同学获胜。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

五、放松活动:进行简单的徒手*,放松上下肢肌肉,结束当天的课程。

反思:本节课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进取*,对跳绳活动表现出异常热爱。经过近期的训练,班上所有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跳绳的基本技能,但在花样跳绳方面仍有进步空间。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时表现突出,学习速度非常快。因此,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跳绳》教案4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掌握8和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吗?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途中,有一天,天气很热,他们一点水也没有了。师傅让猪八戒去找一些解渴的东西,猪八戒找到了一个大西瓜,并迫不及待地将它分成了几块。

学生互动:

学生1: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吃了1块,还剩几块?

学生2: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一块也没吃,还剩几块?

学生3: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全都吃了,还剩几块?

图片展示:

老师出示图片:“猪八戒吃西瓜2”

老师提问学生,根据图片提出数学问题,如猪八戒吃了多少块后还剩几块等。

学生自主解答:

老师鼓励学生从提出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一题或多题进行解答。

小组交流:

老师指导学生小组内部互相交流解答方法和思考过程。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二:解决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解答: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并解答。

比较成果: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在相同时间内解答的题目数量和准确*,让学生思考提高解题效率的方法。

规律发现:

老师出示学生小组合作列出的算式结果,并竖排排列便于观察。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8减去不同的数的规律,如8-0=8, 8-1=7等。

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发现的规律,如被减数是8,减数递增或递减1,差数也相应变化的规律。

四、活动四:观察主题图,解决数学问题。

老师展示跳绳比赛的图片:

老师提问学生,根据图片提出数学问题,如统计摇绳的人数、跳绳的人数等。

全班交流:

学生分享他们根据图片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仅掌握了8和9的加法及减法,还通过故事引入和实际场景的数学问题解决,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跳绳教案5

活动目标如下:

学习跳绳的技巧,体验协调手脚的跳绳游戏。

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通过合作与同伴共同进行跳绳和荡绳活动。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根绳子。

准备了《朋友舞》的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开始前的准备阶段:

进行队列训练,包括纵队、大圆、开花和放纵等形式。

要求幼儿精神饱满,高声喊口号以热身。

探索绳子游戏:

每位幼儿手持一根绳子,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各种玩法。可以请一些幼儿进行示范,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

跳绳游戏:

教师进行示范跳绳,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

幼儿分散练习跳绳,教师在旁指导每个幼儿的动作。

再次示范并讲解跳绳的技巧,鼓励幼儿进行分组练习跳绳游戏。

创意游戏: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多人同时跳绳的可能*。

幼儿们尝试两人摆动绳子,第三人在中间跳跃,体验不同的跳绳形式。

学习将绳子绕成团,并将其整齐地放入指定的筐中。

团体舞《朋友舞》:

教师与幼儿分享游戏的快乐,提议一起跳《朋友舞》。

音乐响起时,幼儿们一起跳起团体舞蹈,享受音乐和运动带来的愉悦感。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体能发展和协调能力,还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意游戏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想象力。希望这次活动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收获满满的成长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