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匹配。
遵守游戏规则,享受角*扮演的乐趣。
通过歌唱活动体验愉悦。
感受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气球跳舞》(包含《气球跳舞》、《小鸟飞来了》、《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四个音乐片段)。
气球、小鸟、老鹰图案的大型贴纸。
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编表演--快乐的气球、小鸟、老鹰来了
教师展示气球,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气球跳舞的样子。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你们猜这是什么?(展示气球)气球可会跳舞了!(左右晃动气球)你们也来试试看。它还可以这样跳呢!(上下晃动)想想看,气球还能怎么跳舞呢?让我们一起自由发挥吧!(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如转圈跳、拍手跳等)
播放音乐《气球跳舞》,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现气球跳舞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学习气球跳舞的动作吧。气球跳舞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很开心、很快乐)对啊,跳舞真的很快乐!
播放课件,创编小鸟跳舞的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看,当气球宝宝在快乐地跳舞时,谁飞来了呢?小鸟会怎么跳舞呢?一只小鸟看见气球这么开心,飞来和它一起跳舞。让我们一起感受跳跃的感觉。
播放音乐《老鹰来了》。 教师:听到这段音乐,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这么紧张的音乐,可能是谁来了呢?这是谁来了?(气球可能会害怕被戳破)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老鹰的爪子和尖尖的嘴巴,想象气球宝宝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师扮演老鹰,幼儿扮演气球,一起演示老鹰戳破气球,然后气球从天上掉下来的情景。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气球如何才能变得安全?(坐到椅子上回到家就安全了)
二、随音乐进行表演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参与表演游戏。 教师演示如何
中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理解《荷塘欢歌》的内容和意境,体验山东民歌的欢快和诙谐风格。
培养幼儿的即兴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声音造型游戏《荷塘欢歌》。
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能够在音乐中享受游戏。
活动重难点:
重点:准确唱出歌曲中的倚音,积极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难点:模仿花蛤蟆的声音造型。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CD、打击乐器(双响筒、木鱼、蛙鸣筒、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幼儿进入教室,播放快乐的音乐,引导幼儿用青蛙的叫声模仿不同的节奏。
师幼互动,为活动创造欢乐的氛围。
二、 声音造型游戏:《荷塘欢歌》
出示课件“荷花图”,介绍荷塘中青蛙与荷花的欢乐场景。让幼儿想象并模仿蛤蟆的叫声,创作节奏。
指定一名幼儿来指挥,带领大家一起模仿蛤蟆的声音,营造荷塘的欢乐氛围。
三、 学习歌曲《花蛤蟆》
播放《花蛤蟆》的音乐,让幼儿听歌并描述花蛤蟆有趣的形象。
部分幼儿在黑板上描绘花蛤蟆的形象,分享他们的画作。
发现歌曲中花蛤蟆的叫声,学习使用的装饰音(如倚音、下滑音),并与老师一起学习钢琴伴奏。
复习已学习的乐句,引导幼儿一起唱歌。
对不熟悉的部分进行重复学习,加入花蛤蟆的叫声,准备表演。
四、 自由分组表演歌曲《花蛤蟆》
引导幼儿创作动作,重点表现蛤蟆的跳跃、伸展等动作。
使用乐器如蛙鸣筒进行伴奏,增强表演的生动感。
五、 结束活动
幼儿一起模仿花蛤蟆去“郊游”,随着音乐的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音乐的元素,使幼儿能够感受到不同音乐形象。音乐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提升了音乐技能,还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种成功的音乐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也提升了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