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热门6篇)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热门6篇)

发布时间:2024-08-09 08:11:35

华富小学20__年春季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

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深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1.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基本法规,规范学校体育工作。

2.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加强科学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4. 精心组织趣味体育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5. 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6. 提高学生第八套广播*技术动作质量。

7.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8. 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

1. 加强科学管理

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芮校长领导,周老师负责全面管理,实行每周例会制度,汇报工作情况,布置工作任务。

2. 确定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其为指导方针,部署实施体育工作。

研究新教材,解决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确保体育课教学质量。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精神,规范课堂教学,领会精神实质,确定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上好“两*两课两活动”,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相结合,提升学生体质。

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体育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体育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认真备课,准备室内和室外课教案。

严格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着运动服,对待学生耐心细致。

加强课堂练习和讲解,切实提高学生体质。

严格执行《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探索“学生体育素质”评定标准。

4. 做好体育器材管理

制定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其最大使用率和安全*。

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不得随意进入体育室,借用器材及时归还,做到“谁上课谁负责,谁借谁负责”。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制定体育教学计划,认真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2. 协助相关科室做好学期初学生广播*管理工作。

三月份

1. 组织田径队、足球队训练工作。

2. 安排科组研修课,组织教师互相听课,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3. 完善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

4. 制定__年华富小学第__届体育节活动方案。

四月份

1. 抓好运动队训练和日常体育工作。

2. 组织__年华富小学第__届体育节暨趣味运动会。

五月份

1. 协助相关科室抓好学生“两*”管理工作。

2.

六月份

1. 抓好运动队集训工作。

七月份

1.

2.

八月份

1.

2.

九月份

1. 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2. 积极开展学校田径队、足球队组队和训练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3. 认真抓好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学,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

4. 安排科组研修课,组织教师互相听课。

5. 做好福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参赛准备工作。

十月份

2. 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数据登记工作,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工作顺利完成。

4. 加强全校广播*质量监督工作,提高学生做*质量。

十一月份

1. 组织参加福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2. 邀请区教研专家来校开展讲座、研讨和课题研究活动。

十二月、一月份

1. 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汇总、上报和验收工作。

华富小学体育组

20__年2月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2

全面贯彻实施《体育工作条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大纲》,进一步提升体育管理和教学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作为基本法规,秉持“健康第一”宗旨,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科学管理促进体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贯彻《小学生体育健康标准》。

二、主要工作目标

制定并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备课并上好每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有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加强体育达标训练和测验工作。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并逐步完善相关措施。

督促各年级认真完成两*两课,确保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

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及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组建运动队,制定活动计划及管理措施。

纠正课间*及眼保健*。

进行日常体育工作。

三月:

配合中心学校参加泗张镇小学生春季运动会。

参与中心学校体育教研活动。

四月:

参加镇学生运动会。

参与中心学校体育教研活动。

五月:

六月: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深入实施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两个《条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以科学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条例》;

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第八套广播*的技术动作水平;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

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实施依据。新教材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体育大纲精神,规范课堂质量,明确工作目标,贯彻两个《条例》,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相结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做好器材管理 根据标准和计划配置器材、设备,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确保最大使用率和安全*。教育学生不得随意进入体育室,借用器材要及时归还,做到谁上课谁负责、谁借谁负责。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4

教学目的:根据《大纲》,小学体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进行卫生保健教育,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加强体质,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一、二年级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

了解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学习一些基本运动。

参与游戏活动。

通过韵律活动和舞蹈提升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一、教师方面:

认真备课。

精心编写教案。

准时上课。

认真学习并贯彻教学大纲。

深入研究教材。

明确教材的目的与任务。

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任务采取相应的教学原则、方法和组织措施。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得无故缺课。如因特殊情况无法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妥善安排。

二、学生方面:

明确学习目的。

积极主动上好体育课,认真听讲。

积极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上课时穿着轻便整齐,穿轻便运动鞋,避免携带钢笔、小*等物品,按照教师要求提前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迅速、安静、有序。

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指挥,遵守课堂规定。

在课堂上严格遵守教师的要求,不得随意移动器材,必须按照教师的保护措施使用和维护器材。

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故意损坏设备和用品,课后按教师要求如数归还器材。

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六个班的体育教学,每班约45名学生,男女生比例大致平衡。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尽管有些体型较胖,但都热爱运动,尽管运动技能和动作协调*有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等硬*指标较弱,软*指标如灵敏*和协调*也有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需要特别关注下肢力量和肩部肌肉群的强化,以及腰背、腰腹力量的显著提升,这对体育锻炼成败至关重要。

二、教材分析: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授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

教材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球类(篮球、足球)以及身体素质练习。

重点内容包括:快速跑中的技巧、跳高中的跨越技术、体*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难点内容包括: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技术、球类中的配合技术。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掌握简单的锻炼知识和方法,养成认真锻炼的态度,掌握眼保健*和新广播*的技巧。 2、初步学习田径、体*、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通过体育游戏体验乐趣,感受运动的益处,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学生方面: 1、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参与体育课程,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穿着轻便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轻便运动鞋,不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

六、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学中应营造友好*的氛围,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进取心。

德育渗透包括: 1、课堂管理:按规定要求学生行为规范。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培养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品质。 3、结合教材设置德育内容,激励学生刻苦训练,培养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体育课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 四年级学生(9-10岁)正处于儿童期,身体发育进入相对平稳阶段。其中,男生从9-10岁,女生从8-9岁开始,身高、坐高、体重等指标快速增长,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 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提高。男生在50米跑、立定跳远、50米乘8往返跑方面优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女生在立位体前屈方面优于男生,差异显著。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指标处于关键发展期,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速度较快。

3. 四年级学生骨骼中胶质多、钙少,可塑*大,**好,但坚固*差,易弯曲、变形、脱臼、损伤。因此,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做好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4. 四年级学生肌肉中水分含量高,肌肉细长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早于小肌肉群。教学中应安排跑步、跳跃、投掷等基础*练习,促进大小肌肉群均衡发展。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 感知方面:无意*和情绪*较强,容易被新奇内容吸引,忽略锻炼目的。兴趣广泛,但对动作要领的感知较为笼统,易混淆相似动作,时空感较差。

2. 注意力方面:稳定*、持久*较差,有意注意虽有所发展但不够完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20分钟。

3. 记忆方面:以无意记忆为主,讲解不宜过长,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应简明扼要。

4. 情绪方面:容易外露,好争论、易冲动,乐于发表意见,但仍依赖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决定。

5. 自我评价方面:开始形成自我评价意识,担心运动成绩差影响集体。能区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学习态度,喜欢被表扬,希望老师公平公正,尤其是女生,不喜欢被批评。

二、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用*为主,内容涵盖田径(跑、跳、投)、体*、游戏、篮球等基本项目,旨在提高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能,并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教材编写以学生的能力和学校条件为依据,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态度和行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2. 知识和技能:掌握球类运动中的单个动作(如投篮、运球),基本体*动作(如滚翻、劈叉),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安全地进行。

3. 身体和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提高柔韧*、反应能力、灵敏*和协调*,增强健康意识。

4. 情绪调节: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体验并描述运动成功或失败时的不同情绪表现。

5. 其他方面: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重点

分腿腾越、沙包掷远、50米x8或400米跑。

五、教学难点

体*技巧、蹲踞式跳远。

六、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 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小学生好胜心强,可组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

3. 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

4. 高年级学生可采用分组轮换练习的方式,由小组长带领,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