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原则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学习、研讨和培训。只有在学校依据有关规定或经批准后,教师才能参加相关活动。
二、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程序
通知:教育局负责培训学习的部门将文件下发学校,学校根据文件要求通知培训人员,人员未定的培训由分管校长和教科室推荐。
推荐:外派人员应综合考虑培训内容与教师专业特点,遵循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轮流外出的原则。推荐人员应公正公平,确保大多数教师有外出培训机会,推荐时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坚持为学校和教师发展服务的原则。
三、外出培训、学习返校后的工作
教科室应在适当时间通过教研组或学校汇报交流等形式,将学习精神实质传达给其他教师,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外出学习、培训费用须在提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学习报告后,按财务规定报销。
四、外出人员注意事项
外出学习人员代表学校,须注意个人形象,不得做有损学校名誉的行为。
外出学习人员应以提升专业素养为目标,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不得中途离开。
外出学习时要认真做笔记,多与外地教师交流,积极参与交流活动,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活动结束后应立即返校,不得延长时间。未按时返回者,将按旷工处理。
外出学习人员应重视人身和财物安全,确保旅途平安。
教师读书学习计划2
国培学习已接近尾声。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明确了成为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理想,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的不足,并感受了不同风格名师的风采。他们深刻、睿智、幽默的语言时常让我有所领悟,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获得了质的飞跃。以下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一些体会:
一、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当我听完专家的专题报告后,这句话在我心中浮现。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这种观念的形成非常重要。凭借这一观念的引导,我相信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即使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我也会积极探索、解决,而非回避,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培训期间,听了老师们的优质示范课,给我们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学习平台。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课堂是重要的工作阵地。教师不仅是课堂技术的执行者,更是课堂实践的反思者。教法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灵活运用,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而非照搬照套。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五彩缤纷的教育中,要学会汲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教法、特*和风格。
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知识结构外,还需要技巧和方法。过去我在某些时候感到困惑,但在听了专家讲座和同行交流后,顿时感到豁然开朗:先学一家,融汇百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后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似。同时认识到,方法只是手段,方法不是目的。教师上好一堂课,主要在于独特的特*和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和借鉴,但不可照搬照抄。学会在工作中合理取舍,“不推诿责任、不独享成果”、“学会拒绝、学会放弃”、“提高工作品质”,如同醍醐灌顶,只要愿意,就能看到前方的希望!
培训活动虽短暂,但无论从思想还是专业层面,对我而言都带来了显著提升。专家和名师结合自身成长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如大海般包容,如太阳般持续积蓄能量,成为永远燃烧的蜡烛,照亮未来。
为了教育、学生以及自身,我们要时刻注重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加强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升,从实际出发,切实履行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教师读书学习计划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固守一桶“死水”显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吸纳各种优质资源,拓展教育教学的“活水”渠道。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我制定了个人读书学习计划如下:
一、读书目标:
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推动教育创新。
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及学校管理者形象。
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丰富人文素养,使生命在阅读中更精彩。
二、读书内容:
研读各级各类教育刊物。
阅读有关学校管理的书籍,如《学校发展策划理论方法与实践》、《校长时间管理质量与效率的维生素》等。
阅读经典教育著作,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文集》(尤其是教育名篇)、《爱弥尔》等。
三、主要措施:
每天确保一小时读书时间,每周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研读1—2本教育刊物;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名著,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读书心得。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阅读一些文学名著,提高文学素养。
将读书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反思和学习。
将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积极参与部门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
教师读书学习计划4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在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为自己制定了自我提升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提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本年度的自我提升目标如下:
认真研究《教育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钻研教材教法,理解课标的意义。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分享阅读经验,与他人共同进步。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我。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争取学习机会。
实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精心备课,组织好每一节课。
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资料,撰写课题论文。
根据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和节日变化,创设班级环境。
参加校内教研活动,从细节入手,完善每一篇教案、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
提高自身素质
讲普通话,提升师德修养,培养耐心和细心。
阅读提升修养的书籍,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从心理和生理上关心每一名学生,努力成为真正合格的教师。
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树立专业意识,提升专业素质,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技能。
学习新课标和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要求。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多读教育名著和杂志,写读书笔记,借鉴他人优点,促进快速进步。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改进不足。
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和教育科研活动,促进个人成长。
教师读书学习计划5
一、个人学习目标: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和业务理论水平,增强教育实践能力,以适应发展的需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型教师。
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用科学观点看待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能力。
强化基本功训练。
二、具体方案:
深入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对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反思。
利用一切时间多读教育书刊,充分研究学校订购的教学刊物,如《吉林教育》、《青年教师》、《成功教育》等,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记录个人观点和反思,撰写随笔,记录每天的收获与体会。
提高信息技术*作能力,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共享,常上网学习,与他人交流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学习学校的各项计划,按照指导意见,阅读教育家书籍如《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新理念》等,借阅名家专著,如魏书生、窦桂梅、贾志敏、于丹等,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做到边读书边反思。
积极与教师合作,听取优秀教师的课程,参加集体备课,与同行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升。工作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借阅书籍,提升专业知识,同时进行有价值的摘抄,用于教学实践。
利用一切时间练习基本功,特别是钢笔字和粉笔字。
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撰写论文。
教师读书计划6
一、活动目标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读书形式,提升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推动园本教研的发展。通过有主题的读书活动,强化理论指导,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二、阅读书籍
本次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籍为《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和《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由太仓市教培研中心提供。
三、领导小组
组长:徐*花
副组长:陈美玉
四、参与对象
全体教师
五、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计划(1月上旬)
1. 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与要求,做好宣传工作,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2. 成立“教师读书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阶段:全面读书,形式多样(1月——2月)
1. 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确保活动的实效*。
(1) 教师自主学习 :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做好笔记,注重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研结合、读写结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集体读书交流活动 :组织以主题为基础的集体读书交流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具体分组及活动安排如下:
- 第一组(徐*花负责):《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 第二组(陈美玉负责):《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
1. 举办“读书沙龙”交流活动,选拔优秀交流稿参加评比并进行表彰,优秀者将纳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3. 整理活动过程*资料,将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上传至校园网“教师读书”板块,确保活动成果的持续*与可追溯*。
六、具体活动安排
(详细活动安排见后续具体时间表)
教师读书计划7
书籍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进步的阶梯,更是青少年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导师。阅读不仅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还是人生奋斗的指路明灯、文化传承的桥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溪流,滋养着思想。”这句话时刻提醒我们,教育者必须不断学习,尤其是小学教师,读书更是生命中的阳光和雨露。我将积极响应学校的倡议,投入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书籍中熠熠生辉,努力成为一名充满活力的小学教师。因此,我制定了202X年的个人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 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增强教学智慧,推动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 坚持每日阅读,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 通过阅读拓宽视野,积累教学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我阅读的内容:
1. 应该阅读《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数学有效教学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