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局的环境卫生,提高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护*健康,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为主题,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采取广泛宣传、集中整治、重点突破的方式,全面开展整治办公和居住地环境卫生,改善办公和居住地环境,全面提升我局爱国卫生整体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整治办公室和楼梯间的环境卫生。各股室要积极组织职工集中开展办公和居住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确保办公区内外环境卫生洁净,无积存垃圾,办公楼道和地下室无堆放杂物,无非法广告。
(二)加强病媒体生物防制工作。按照“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制为辅”的综合防制方针,全面开展以除“四害”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品、统一投放”的要求,积极开展春季集中灭鼠,夏季集中灭蝇灭蟑活动,确保除“四害”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对垃圾箱(池)、废纸篓、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效降低蚊蝇蟑密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
(三)广泛宣传健康卫生防病知识。要采取干部和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健康卫生防病知识,重点宣传手足口病和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干部和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自觉树立“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局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股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局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开展第24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作为预防控制疾病、保护干部和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效载体,组织好、宣传好、落实好、完成好。要对各项主要任务量化、细化、具体化,强化工作措施,明确进度要求,责任落实到人,保证爱国卫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全民动员。要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用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激励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和创造*,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宣传和推广好经验和做法。
活动计划作文字左右2
活动主题:铭记5.12 感恩护士节
活动时间:5月7日至5月11日
活动地点:校内、校外、省中医院
主办单位:中医*大学护理学院勤工助学部
参加人员:勤工助学部全体部员
活动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严重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在这次灾难中,无数医护人员勇敢投身于救援工作中,他们无畏艰辛、无私奉献。每年的5月12日不仅是地震纪念日,也是*护士节,值得我们铭记与感恩。
活动目的及意义:
1. 纪念5.12周年,追悼逝者,鼓励生者。
2.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增强护理专业的凝聚力,展示护理人员的自信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3. 感谢所有护士对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
活动前期准备:
1. 收集地震期间护士的感人事迹。
2. 准备小纸片和一本精美的本子。
3. 制作宣传海报和横幅。
4. 排练歌曲《感恩的心》。
5. 购买鲜花和小礼品。
活动流程:
一、5月7日 感动再现
1. 通过PPT宣传护士节
- 主持人点名、安排座位,宣布活动开始。
- 介绍活动流程。
- 观看关于护理的感人视频。
2. 互动环节
- 学生朗诵与护士有关的感人诗篇。
- 进行错误的急救演示,随机抽选同学指出错误,展示正确方法。
二、5月8日 感恩卡片轻飞扬
1. 在校内外发放卡片,请人们写下感恩护士的话。
2. 将卡片整理成精美的感恩册。
三、5月11日 走进省中医院
1. 向护士献花、送上礼物和节日祝福。
2. 赠送感恩册。
3. 表演《感恩的心》。
4. 观察护士的工作,感受她们的奉献精神。
活动后期:
1. 清理活动现场。
3. 收回横幅和宣传画,并展示现场照片。
活动风险预算:
1. PPT无法播放——准备备用教室。
2. 活动气氛不足——由主持人调节。
3. 校外行人不愿意参与写卡片——寻找空闲的行人。
活动经费预算:
1. 横幅:30元
2. 小礼品:100元
3. 本子和小纸片:10元
4. 献花:30元
共计:170元
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将更加珍惜生命,理解护士的无私伟大,尊重护理职业,并坚定自己的医学护理理想。
活动计划作文字左右3
一、主题说明:
书籍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它包含了动人的故事、精美的插图、有趣的互动游戏以及丰富的知识内容,能够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沉浸在书的世界中,仿佛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书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立体设计,有的能发出声音,有的带有香气,还有的异常耐用。这些独特的设计使得孩子们对书籍充满了好奇心。通过这个主题,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能认识不同类型的书籍,还能了解书籍的历史,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喜爱,甚至和家人一起表演童话剧,从而体会到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的乐趣。
二、主题目标:
1. 探索并理解图书的不同类型、材质及其用途。
2. 培养热爱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过程中的乐趣。
三、家长工作:
1. 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幼儿园来,与同学们共享阅读时光。
2. 和孩子一起整理图书,修复损坏的书籍,共同维护书籍的整洁完好。
3. 带领孩子前往图书馆借阅书籍,并教导孩子如何爱护借来的书本。
四、活动安排:
第一周 第二周
一、社会:参观图书馆 一、社会:我爱图书
二、健康:为什么小猫看不清楚 二、体育:运送水
三、语言:我最喜欢的书 三、故事:蓝*的小汽车
活动计划作文字左右4
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之美,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活动时间:20xx年4月10日(星期日)【时间待定】
三、活动人员:全体班级成员
四、活动策划人:汪俊杰、蒋达
五、活动地点:龟山风景区、月湖等
六、活动目的: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通过观赏自然美景,让同学们感受春天的生机与魅力,同时加强班级凝聚力,展现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学期。为此,我们将组织一次龟山风景区的一日游活动,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放松身心。
七、活动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 为确保同学们的权益与安全,本次活动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
3. 召开班会,详细介绍春游当天的行程安排,使大家对活动流程有基本认识。同时强调出行注意事项,如不得擅自离队、保护个人财物安全等。
4. 安排好春游当天的工作人员职责,保证活动当天的顺利进行。
6. 生活委员徐佩需事先了解有晕车情况的同学,并做好相应预防措施。
活动计划作文字左右5
活动内容:《鸭妈妈找蛋》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
2. 学习故事中角*的对话,并尝试用角*的语言进行对话。
3. 通过故事学习,明白做事要细心认真,不能丢三落四。
活动准备:
1. 教学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鸭妈妈找蛋》。
2. 鸭妈妈、鸡大姐、羊大叔、牛大伯的手偶,及头饰。
活动过程:
1. 导入:
出示鸭妈妈、鸡大姐、羊大叔、牛大伯的手偶,与幼儿互动,引出故事人物。
教师: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这些可爱动物的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 故事欣赏:
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认真倾听。
播放结束后,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谁在找蛋?为什么找不到蛋?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鸭妈妈为什么找不到蛋?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肯定。
3. 深入理解:
提问:鸭妈妈找蛋时都问过谁?故事中有哪些动物?
针对每个角*,进行细节提问:
鸭妈妈看见鸡大姐是怎么问的?鸡大姐在干什么?鸡蛋是什么样的?
鸭妈妈怎么去问羊大叔的?它是怎么问的?羊大叔是怎么回答的?
在池塘鸭妈妈找到它的蛋了吗?
鸭妈妈回到院子又遇到谁了?又是怎么问的?黄牛是怎么回答鸭妈妈的?学习词语:丢三落四。
最后鸭妈妈又是怎么说的?这些动物又是怎样劝鸭妈妈的?引导幼儿理解“做事不用脑子”这句话。
4. 故事讲述:
引导幼儿看挂图讲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5. 图示标序:
让幼儿回忆鸭妈妈找蛋时都问过谁?并按顺序标出每个角*。
鼓励幼儿说出每个角*的对话。
6. 情景表演:
分小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进行情景表演。
7. 拓展延伸:
提问:鸡大姐生的宝宝是什么样?山羊生的宝宝是什么样?牛生的宝宝是什么样?它们生的都是蛋吗?
8. 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用完整语言复述故事。
观察幼儿是否能学习故事中角*的对话,并尝试用角*的语言进行对话。
观察幼儿是否能从故事中体会到做事要细心认真的道理。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各种蛋,并进行观察和比较。
讲述其他关于动物的故事,并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计划作文字左右6
一、班级学生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保持较好的纪律,但也有少数学生偶尔会出现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影响到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尤其喜欢动手制作小物件。总体来说,班级的学习氛围逐渐向好发展,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需要更加严格要求学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和学习习惯。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内容覆盖广泛,涉及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多个方面。通过项目化学习,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探究精神并激发创新意识,提升技术素养,强化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社会实践功能。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加大难度,尤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教材内容丰富,部分教学材料相对匮乏,教师需根据教学需要自行采购相关材料。
三、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
3. 通过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与能力,提升整体素质。
四、教学重难点:
1. 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精神。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措施:
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贯彻双向互动的教学理念。
2. 强化实践*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并利用课外时间增加阅读,拓宽知识面。
3. 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作业设计体现分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个*化教学方法,确保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支持与挑战。
5. 熟练掌握微机*作和课件制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自主学习与成长。
六、教学安排: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奇妙的针法
第三周:美丽的钩针花样
第四周:香皂结
第五周:小刺猬
第六周:电影放映机
第七周:无土栽培
第八周:无土栽培常春藤
第九周:神奇的音乐片
第十周:水果电池
第十一周:制作*镇番茄
第十二周:煮饭
第十三周:栽培豆芽菜
第十四周:制作电动摩托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