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年四年级工作计划(汇总5篇)

年四年级工作计划(汇总5篇)

发布时间:2024-11-11 07:55:59

本学期,我担任四(2)班的班主任,依据学校及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制定了班级工作安排。

一、班级基本情况

年四年级工作计划

本班原有学生32人,本学期转出2人,目前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13人。学生普遍遵守学校纪律,按时上下学,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大多数学生能按时交作业,书写也较为规范,然而少数学生因贪玩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在新学年中,我们将持续努力,争取不断进步,提升成绩,树立良好班风,培养学生成为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守纪律的新时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鼓励自主学习,提高学业成绩。强化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强调学习的重要*,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文明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优秀少年,以确保班级纪律。

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注学生的进步,实行“辅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发展。

信任班干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班干部的角*。

努力争取在学校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晨间谈话和班会进行思想教育,向学生普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严格遵守,并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促进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增强班级凝聚力。

利用早读和午休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行为水平。以“爱”为出发点,主动接近后进生,真诚平等地对待他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挖掘他们的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尽量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导。

培养“班级主人翁”意识,使每位学生认同班级是自己的家,自动遵守纪律,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成为“小老师”,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角*,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

优化教室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选拔优秀学生树立榜样,号召全班向榜样学习,形成独特的班级风气。

重视“五项竞赛”,让学生关注班级卫生、纪律和日常行为。

年四年级班级工作计划2

二、工作目标: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执行班主任的日常职责:组织升旗和二*,检查班级值班工作,进行个别学生的教育。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的热情。

培养优秀学生。

建立班级小组竞赛制度,发挥小组作用,在班级健康、纪律和学习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树立“团结、积极、奋进”的班级精神。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持续不断地进行安全讲解,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利用课前和班会前的时间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校园内外的安全。强调楼梯不拥挤,上课不做危险动作,关注交通安全,让学生快乐上学,安全回家。

注重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课堂上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品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紧密配合,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注重学科教学的全面提升,善于发现尖子生,课堂上以身作则。对待后进生应从关爱开始,真诚平等地对待他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对成绩较差学生的管理,分班级授课,注重对最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指导,从关爱学生的角度理解和支持他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成绩。

年四年级班级工作计划3

活动安全: 教育学生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剪*、尖锐玩具),不做危险动作,不擅自离开集体,与同伴友好相处,避免推撞和打斗。

饮食安全: 不吃不洁或变质食物,注意带刺食物和热菜热汤的安全,注意上下楼梯时的安全。

生活安全: 教育学生不动插座、电板,避免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防止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及消毒物品。上厕所时不推挤,防止伤害。

*品管理安全: 家长需标明*品的姓名、剂量、时间等,教师负责管理*品,以防学生误食。

接送安全: 记录家庭住址较远的学生,并与家长确认接送方式。

家庭安全: 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家居生活安全和活动环境安全(如烧伤、烫伤、触电、中毒、摔伤等预防)。

简单自救方法: 教育学生识别特殊号码(如110、119、120),避免随意拨打,记住自家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训练识别方向,警惕陌生人,遇危险时学会自救(如火灾中的自救方法),培养自理能力。

交通安全: 教师需随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协助班主任做好全班的交通安全工作。

晋州市候城学校

20xx年9月

年四年级班级工作计划4

二、具体措施: 1、管理好班级日常,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提升自修课效率。 2、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建设班级文化。 3、利用班级刊物进行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4、通过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5、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 6、开展有益文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7、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争取好成绩。 8、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思想动态,解决问题。

三、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结合少先队计划,制定活动计划,与学生一起确定主题,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班队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的班级氛围。制定班级公约,给班级取新名字,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组织能力和责任心,激发创新精神。

3、班干部培养工作计划 严格要求班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进步,纪律上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集体的组织*、纪律*和积极心。

4、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排查特殊学生(贫困家庭、智力障碍、自控力差),建立档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育,重点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进行训练。

5、做好家校联系 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完善教育引导。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班级计划; 2、举行开学典礼,表扬“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3、帮助学生适应新学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4、开展“一帮一”活动; 5、选拔班干部和组长。

四月份 1、举办写字和朗读比赛; 2、加强对后进生辅导; 3、开展自然界春天活动; 4、强化开学初行为习惯要求。

五月份 1、迎“五一”,清理校园卫生死角; 2、创班级学习园地; 3、举办学习经验交流; 4、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家做家务。

六月份 1、迎“六一”文艺演出; 2、举办“一帮一”经验交流; 3、辅导学生备考期末考试; 4、班主任撰写素质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工作计划5

一、开设意义

器乐教学是提升音乐体验的桥梁,是学生学习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也是智力开发的关键途径。通过器乐教学,学生不仅能提高音乐素养、陶冶情*,还能净化心灵,终生受益。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口琴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之美。

2、掌握音符和常用音乐术语,运用乐理知识演奏简单乐曲或乐句,表现出自然和有表情的口琴吹奏。

3、运用正确的吹奏姿势参与活动,对指挥动作和前奏做出反应,并对吹奏表现进行适当评价。

4、培养良好的吹奏习惯,通过持续练习逐步提高技能,达到熟练吹奏水平。

三、现状分析

四年级1—3班的学生对口琴学习充满兴趣,随着认知领域的拓展,他们的音乐体验能力也在增强。尽管他们喜欢吹奏口琴,但练习时间不足,导致学习效率较低。本学期需采取更多措施督促练习,以提高学生对音符的熟练掌握,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五、教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计划 重点 教学准备

1—4 歌曲《小飞机》 简便单音练习第一条 四课时 正确吹奏练习曲或歌曲 口琴、记谱本

4—8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简便单音练习第二条 四课时 正确吹奏练习曲或歌曲 口琴、记谱本

9 期中过程*评价 一课时 正确吹奏练习曲或歌曲 口琴、记谱本

10—13 歌曲《快乐小舞曲》 简便单音练习第三条 四课时 正确吹奏练习曲或歌曲 口琴、记谱本

14—16 歌曲《上学歌》 简便单音练习第四条 简便单音练习第五条 四课时 正确吹奏练习曲或歌曲 口琴、记谱本

六、教学措施

1、围绕“听”的艺术感知规律进行吹奏教学,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和创造音乐。

2、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

3、遵循“降低难度,先易后难”的原则,培养个人爱好,增强音乐表现力。

4、结合讲解示范、示范吹奏、综合训练、合奏指导、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趣味游戏等方法,使教学丰富有趣。

5、培养认真听、看、积极参与和常加练习的良好习惯。

6、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掌握器乐教学理论方法,及时复备和反思教学案例,以不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