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专业7篇)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专业7篇)

发布时间:2024-11-12 04:54:07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引导下,结合学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以快速适应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辅助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同时,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传播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应对初中升学考试的能力,最终让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顺利通过升学考试。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二、具体工作

1. 加强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课,确保每节课的质量,做到每节课都有练习。

2. 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其精髓,以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整理地理课备课资料,为课件制作准备充足的素材。

4. 申请购置必需的地理教具和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与保管。

5. 积极参与教研与教改活动,在教研组和教务处的指导下,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6. 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参与集体备课,追求卓越,争创优秀教案。

8. 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9. 制定复习计划,拟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工作。

10. 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分析每个学生和班级的考试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地理教师工作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三章:第一章《认识大洲》介绍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基本情况;第二章《了解地区》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章《走近国家》则具体阐述了几个国家的独特特点。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七年级一(六)班的地理教学,每周两课时。所用教材为湘教版新教材,编写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和新环境带来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世纪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学校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地理学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充满兴趣,丰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完善的地理教具为课程提供了保障。

三、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结合学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加强课堂教学,迅速适应网络和计算机辅助的地理课堂模式,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将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兴趣与初步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四、教学要求

1. 重视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课,力求讲好每一节课;确保每节课都有练习并做到全批全改。

2. 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其核心思想,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认真整理课备资料,为制作地理课件提供丰富素材。

五、重点与难点

(1) 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 若干大国的人文特征。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追求卓越,争取创作出优秀教案。

2. 申请购置必要的地理教具和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与保管。

3. 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和教务处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4. 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参加计算机培训,自主学习,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6. 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7. 制定复习计划和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 每次月度考试后,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发现并及时解决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七、教学安排

[具体教学安排待补充]

学校地理教师工作计划3

一、总体目标

根据地理教学大纲和现行高中地理课本,学生应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学习并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要求: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各年级都要重视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将知识点融入课本和地图中,确保章节过关,不遗漏任何内容。基于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检索、应用信息以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地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实际问题。

4. 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各学校要集体备课,充分讨论,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和教研水平,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5. 教研活动安排:

①参加全市优质课比武、优秀教案和优秀论文评选。

②参加市三次质检质量分析会。

③在20xx年x月上旬召开复习备讨会。

学校地理教师工作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普遍具有较强的上进心,能自觉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并积极进取。由于年龄特点,不少学生活泼好动,易分心且爱玩,学习方法尚不成熟,因而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对此,教师应注重思想教育,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围绕了解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地球与地图、学习陆地与海洋、了解天气与气候、认识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侧重于地球、地球仪、地球运动和地图的概念;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讲述大洲和大洋、海陆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学习天气变化、气温和降水分布、世界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涵盖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发展;第五章“发展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对全球合作的认识。

三、教学措施:

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和要求进行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推进课堂创新,以我校“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的校风为指导,构建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和环境整合的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实践环节的开发、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及价值观的统一。

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和智力潜能挖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优质的教学品牌。

着重于学习方法的探索和指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通过钻研业务、精备教案、严谨安排和严格把关等方式,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树立“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营造“爱师、乐学、善知、会问”的学习氛围。

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注重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开展全面的开放*试题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校地理教师工作计划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新课改精神,着眼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指导下,地理科组将紧密关注高考模式、新课程及校本开发的研究,团结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努力完成各项具体工作。

我们会充分利用外出听课和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同时在组内分享学习体会。在进行专业进修的同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学和艺术修养,并将这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

按照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方面,我们将以课改为核心,以现代课堂教学为基础,有效推进教学和教研工作,探索适合新教材理念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课例研究和集体评议研讨,提高课堂效果。各任课教师将着重平衡班级学生成绩,分层次认真辅导差生,防止两极分化,提高整体水平。

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校本教研的方法解决常规问题,从而增强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理解。

在教学常规实施和管理方面,我们将注重备课、上课要求及检查措施。集体备课将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标准,讨论新教材与新教法的案例。课堂教学中,将创造问题情境,鼓励教师“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作业和测验方面,依据授课进度和教学内容,精选练习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时反馈批改,积极开展作业设计研究,推动作业形式和内容的改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我们将组织好月考和统考,适当进行单元练习,特别是选择题的训练,确保布置、批改、反馈到位。同时,加强爱心教育,鼓励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外辅导和考试方面,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落实分层教学,做好培优与补差工作,稳步提高普通班的成绩,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关注会考和高考信息,研究新教材和考纲,重点突破学生难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多做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在备课组工作方面,高一备课组将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围绕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打好基础。我们的工作计划包括:规范备课组活动,每周四下午进行讨论,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新教师将进行相互听课,共同提高,确保新教师本学期听课15节以上,校级公开课2节。

地理老师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致力于高效实现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以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传播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帮助学生从“学会地理”过渡到“会学地理”。

二、学情和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七年级80班的地理教学任务,班级共有45名学生。从六年级的毕业成绩来看,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学习难度较大。每周安排两节课,课时可能不足以完全覆盖教材内容。所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xx年5月第一版),编写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新课标、新教材和新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益的地理知识。

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四、工作措施

严格落实常规地理课堂教学,精心备课并努力讲好每节课;确保每节课后有练习,并做到全批全改。

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论,掌握其核心思想,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地理课备课资料,为课件制作准备充足素材。

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自学,提升课件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申请购置必要的地理教具和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和保管工作。

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和教务处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取制作出优秀教案。

制定复习计划,准备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工作。

在每次月度考试后,对每个学生和班级进行全面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

五、教学课时安排

按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与同学们谈地理 1课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8课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4课时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12课时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6课时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2课时

地理老师工作计划7

一、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地理

教材使用情况:湘教版必修1—3

任课班级:高三(4)

本学期周课时:3或4

计划教学时数:90(包括假日活动)

已完成教学情况:无

二、教学计划

根据新课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并按市教研室和学校的要求,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以更好地指导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特制定第一轮复习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 第一轮复习内容:必修1——必修3,地球和地图

(二) 第一轮复习时间:从xx年9月1日至xx年1月,共21周。

(三) 第一轮复习安排:

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

第1周:必修一1.1-1.2

第2-3周:1.3

第4周:1.4,2.1-2.2

第5-6周:2.3

第7周:2.4,3.1-3.2

第8周:3.3

第9周:4.1-4.2

第10周:4.3-4.4

第11周:必修二1.1-1.3

第12周:1.4,2.1-2.2

第13周:2.3,3.1-3.2

第14周:3.2-3.4

第15周:4.1-4.4

第16周:必修三1.1-1.4

第17周:2.1-2.3

第18周:2.4-2.6

第19周:3.1-3.4

第20周:地球与地图

第21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