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计划紧紧围绕我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以深化“学生自主管理(学习)”模式为抓手,落实我校“立足新起点,追求新高度,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教学目标,结合我组的教学实际情况和活动任务,目标明确:既要进一步加强常规工作,又要针对新情况及早应对、提前谋划,切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
各备课组长要带领组内教师逐条学习并深刻理解“实施意见”,根据李主任在教学工作会议中的解读,确保每位教师准确理解并落实关于“备课、上课、课堂训练、课后作业、辅导、检测、听课、教研”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课堂训练、教学评估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标准要牢牢记在心中。对教学检查中的综合评价内容(如公开课评价标准、课堂训练时间等)应有清晰的认识,严防“被听课”的现象发生。
对于课堂训练时间的要求,建议采取灵活的形式,如边讲边练、先练后讲或先讲后集中练习等方式,确保课堂上有充足时间进行训练,同时加强练习题命制的精细化管理。练习题应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进行设计,注重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的平衡,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和课堂参与度。
各备课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四上午分享精选学案或教案,并附上教师评价,鼓励组内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务必按时上传文件,以便教研组互相交流与启发。
对于集体备课的落实,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确保集体备课能在实际教学中有所突破,带动教师们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三、结合上学期反馈,本学期提升重点工作
根据“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要求,本学期起,各备课组需制定并整理单元检测卷及试卷分析报告,确保检测卷的规范化,注重题量与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时,充分利用周末自主学习时间,确保每次检测的高效实施,力求做到有深度、有反馈。
2. 公开课安排与评课反馈:各备课组要提前安排好公开课的时间与教师,确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全校公开课。公开课的安排尽量选择周二、选修班进行,推荐实施同课异构,确保教师的参与度和课堂质量。对于每次公开课,务必进行细致评课,若无法及时反馈,主备教师需将评课意见汇总,上传至教研组文件夹,确保评价及时、有效。
3. 辅导记录与痕迹管理:各备课组要重视教师辅导工作的记录与痕迹管理,尤其是职称任务教师,要细化辅导记录,确保每次辅导有明确的记录与反馈,落实辅导效果。可以在辅导后让学生签名,形成有效的辅导*。
四、科研创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组将重点围绕“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师们应深入思考导学案的编写原则与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有效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在实验教学方面,注重实验室功能的开发与学生实验的组织,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验*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于此课题,将积极申报区级、市级公开课,并推动导学案教学的研讨与推广,力争在全区范围内先行开展导学案教学研讨活动,展示我组的特*教学内容。课题组教师将定期举行例会,强化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争取早日取得科研成果,并充分利用课题经费组织教师的学习与交流。
五、化学竞赛工作
将进一步加强化学竞赛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的竞赛兴趣与科研能力,争取在市级及区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
一、加强新课程的学习与指导
本学期,我组将加大力度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增强教师的教学适应能力,确保教学活动能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三、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四、加强高中化学学科竞赛研究
我们将加强对高中化学学科竞赛的研究,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上的兴趣与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
五、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
上学期,我组的XX教师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并启动了研究工作。进入本学期,我们将借助这一课题的研究思路,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质量。课题将通过师生对话和专业介入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创造力,推动课堂教学的高效、高质量发展。同时,其他教师可以借此课题的思路,开展个人的校级课题研究,逐步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的指南。
六、建立化学选科说明及指南
我们将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化学选科说明与指南,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的选科方向和建议,帮助他们做出更为合理的学科选择。
七、深入实施“结对子”工作
八、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九、主题教研活动
我们将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需求,渗透环保教育主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教研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本计划以学校教务处的工作安排和市教研工作的总体要求为依据,重点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教学质量。围绕“推动课堂变革,促进有效学习”的核心理念,优化教研资源配置,通过激发年级组教师的积极*与创造力,推动课堂教学有效*相关的研讨活动,并鼓励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课题研究。通过多元化的校本培训,助力教师的成长,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训目标
持续加强理论学习,重点提升教师的化学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研读教育类刊物,了解化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各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组织学习,提升教师的学术视野。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公开课等方式,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有效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还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智力开发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进取心。同时,注重作业设计和批改,确保错误得到及时纠正,典型错误进行集体讲解,个别问题通过面批解决。
提升教师辅导学生参与化学竞赛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探索有效的竞赛辅导方法,不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大大增强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为高考理综的高分打下扎实的基础。
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将在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申请教育科研课题,并积极撰写教育论文,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三、培训内容
教学常规:依据学校教科室的政策,规范并完善教学常规工作,定期开展作业批改检查与备课检查,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教材研究:深入研读苏教版选修1、选修2及《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不断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材理解能力。
实验探究:结合生活中的资源,自制化学实验器具或替代化学*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最大限度优化实验教学。积极研发具有校本特*的实验课程,提升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实效*。
试题研究:积极参与市级及市直学校的教研活动,关注学考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试题研究与命题研讨,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复习指导。
集体备课:围绕*学主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并进行公开课展示,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基于集体备课的主题展开教学研讨,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论文,推动教育理论的深入探索。
四、教研组活动计划表
周次日期内容地点负责人
13.2—3.83月6日正式上课
23.9—3.15①备课组活动及教研组讨论科学小论文参评工作微信群讨论格式
33.16—3.22①教研组活动1:主题——“晒课”“优课”学习落实
②规范教学常规,落实各种比赛任务1号楼6楼 清雅书屋
43.23—3.29①备课组活动
53.30—4.5清明节(4月4—6日放假)
①教研组活动2:主题——20xx届高考有机化学复习深度界定
②落实优质课参赛名单,探讨优质课参评注意事项1号楼6楼 清雅书屋
64.6—4.12①备课组活动
②市直学校高中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74.13—4.19①教研组活动3:主题——组卷系统学习1号楼6楼 清雅书屋
84.20—4.26①备课组活动
②温州市学考复习备考研讨暨市直高二化学教研大组活动
94.27—5.3期中考试,“五一”休假
105.4—5.10①备课组活动
②市高三学生第二次适应*测试质量分析暨高考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研讨会
115.11—5.17①教研组活动4:主题——试卷质量分析报告的撰写1号楼6楼 清雅书屋
125.18—5.24①备课组活动
135.25—5.31①教研组活动5:主题——“数字化学创新实验设计”参赛解读1号楼6楼 清雅书屋
146.1—6.7备课组活动
156.8—6.14教研组活动6:主题——命卷细目表使试卷更科学1号楼6楼 清雅书屋
166.15—6.21①备课组活动
176.22—6.28①教研组活动7:主题——期末教学常规检查1号楼6楼 清雅书屋
186.29—7.5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197.6—7.127月6日暑假开始
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和XX高中XX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要求全体教职工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深化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教学策略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课堂管理,加强听课互评,确保课堂45分钟的效益,落实学校和教务处的各项要求,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改善教研组整体教学效果。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2、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① 深入课堂,加强教学研究和服务。
②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制定教学重点难点,探讨教学深度与拓展,落实知识点教学任务。
③ 加强集体备课,关注高考与学测,研究复习课的针对*与实效*。
④ 备课组长检查教师教学进度、计划落实和教学设计。
⑤ 培养学生个*和特长,组织化学学科竞赛辅导。
⑥ 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组织听课学习或邀请指导。
⑦ 整合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上传课件和试卷,配合教务处收集和检查电子教案。
3、开展个*化培训,落实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① 提供教育理论、教学研究参考书籍。
③ 组织业务培训和新课程教学研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4、加强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5、提升实验和教育技术使用效率,确保每学年开足每个演示实验,加强分组实验管理,研究实验课具体办法,鼓励课外实验。
6、落实学校骨干教师赛课工作。
教研组行事历:
1、开学准备、会议学习精神。
2、备课组会议,制定教学计划。
3、课堂达标验收。
4、学测、高考试题研究。
5、课题研究过程落实。
6、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与课堂创新。
7、组内公开课。
8、课件大赛。
9、原创题大赛。
10、市高三化学质量分析会。
11、校教学工作检查。
12、县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组织化学竞赛。
13、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14、教研组“精彩课堂”拍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