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48 KB

页数:32页

ID:6369ca85d958c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音乐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第4册第1单元《HYPERLINK"http://../"到郊外去》教案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2、   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3、   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4、   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   欣赏《出发》《放风筝》。3、   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4、   认识小节线和小节。5、   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教材分析: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歌曲为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基本相同,只有第三句是对比乐句。教师范唱该乐句时,应注意将力度、旋律等对比因素表现出来。在教唱歌曲时,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开始人与自然、儿童与大山的对话。在演唱形式上,可设计成一呼一应的对唱形式,模仿山谷回音的效果。唤起儿童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有利于儿童表现歌曲力度的变化。运用中等速度,欢快地演唱。注意在表现歌曲力度变化时,对比要鲜明但不能过分夸张。该乐曲旋律的核心音程是围绕属音sol的上四度跳进与下五度跳进进行的,这两种音程构成了歌曲旋律发展的基础,教唱歌曲时,可适当注意。2、《出发》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上圆舞曲》《篝火》《行*》《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具体,更能为儿童所喜爱。第一乐章《出发》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乐曲主要利用乐队音*的手法,表现儿童心潮起伏的心情和车窗外快速变化的景*。该乐章为单二段结构。3、《放风筝》这是一首流传在河北南皮一带的民歌。歌曲表现了春季放风筝的民俗。从三月清明唱起,唱到姐妹的穿着打扮,唱到放风筝的动作细节、风筝飞翔的形态,直唱到姐妹收起风筝欢欢喜喜回家去。歌曲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使用了*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 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十分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4、《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歌词的开始,每一个字后面都有短小的衬词,活泼轻快,富有童趣。演唱时,衬词可唱得轻巧。歌曲结束时句尾可带有呼唤语气的衬词“呦哎!”,给整个唱腔带来饱满*和独特的地方**,演唱时具有一定的即兴*。《放牛放到小河边》为平调山歌,节奏简洁,音域较窄,起伏较小,似唱似说,亲切欢快。5、《郊游》歌曲为*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l音进行,具有继续发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行到l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变化发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地结束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唱连贯。演唱速度为利于行走的中速。教学重点:1、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   随音乐《出发》或《郊游》进行表演。教学难点:1、   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2、   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3、   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目标:1、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   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1、   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   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3、   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4、   教师穿*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例如:1=C 4/41   2 3 —|1 2 3 —|54 32 54 32 |1———‖师:呜         呜          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生:呜         呜          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1、   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    学生跟唱:12 34 |5 —|              12 34 |5 —|啊                           啊2、   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3、   全体跟琴演唱歌曲。4、   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1、   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2、   节奏。如:XX X,XX. XX XX X,等等。3、   唱名音高。如:mi—sol—mi等等。4、   旋律片段。5、   歌曲片段。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目标:1、   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   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   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4、   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   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   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3、   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1、   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   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   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   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1、   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2、   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3、   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1.春雷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2.春风   呜         —   呜         —   …3.春雨   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沙   …4.山泉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5.布谷鸟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6.…               4、   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5、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五、教师总结本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2、   学唱歌曲的歌谱。3、   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1、   教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2、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演唱。3、   完整地演唱歌曲。4、   教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三、学习小节线、小节。1、   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2、   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3、   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4、   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四、结束本课。.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郊游》。2、   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学唱歌曲《郊游》。1、   听录音。2、   教师教唱,学生跟唱。3、   跟琴演唱。4、   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五、结束全课。人音版音乐第4册第2单元《进行曲 》教案第二单元 进行曲教学内容:1、   唱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2、   欣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3、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4、少先队鼓号队演奏。5、进行曲的初步总结。教学目标:1、   学会《*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第一段歌词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2、   听赏《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能随音乐列队行进或击出节奏。3、   在《出旗》这一音乐活动中进行综合*音乐表演。4、能区分XX、XX.、X—、XXX、XXXXXXXX等节奏。教材分析:1、《*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主义*》),作于1962年。当时的队歌名为《*少年儿童队队歌》,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是一首十分优秀的少儿歌曲,由于马思聪在“*”中受到*,此歌被打入冷宫。1978年少年儿童队改名少年先锋队时将《我们是*主义*》定为队歌。《队歌》的结构为两段体,第一乐段节奏宽广,旋律起伏,表现了少先队员们宽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第二乐段果断坚定、铿锵有力,表现了少先队员们坚定的信心,末句“我们是*主义*”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2、《出旗》这是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曲中的一首。用于少先队员们*仪式中出队旗的场合,由于队号只能奏出“5135”这四个音,故全曲仅用这四个音构成,由于上句落在“5”,下句落在“1”,使两乐句具有动静对比,且有可循环*。大镲和大小*鼓的加入更增强了行进的气势。这一音乐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熟悉出旗的音乐,而且通过学唱歌谱还能初步掌握“5135”的音准,通过各种打击乐器的配奏,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3、《小号手之歌》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金复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曾为五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号手》《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济公》等。      这首歌曲描绘了*老区儿童团员赞颂游击队英勇杀敌的情景。全曲洋溢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同时又透露出缕缕童趣,尤其是模仿游击队员的号声“的的的哒”,更充分描绘了儿童团员们活泼、乐观的形象。      全曲为商调式,由三个长短不一的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四小节,第二、第三乐句均为七小节,这种不均衡、不对称的乐句结构给人以不断向前的动力感。曲中的休止符用得十分巧妙,演唱时需注意。4、《土耳其进行曲》这是贝多*为德国剧作家科策布的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断,后被改编成钢琴曲,成为家喻户晓和学琴者必*的世界名曲(与此齐名的还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全曲结构为A+B+A+B+A+尾声,A段主题朴实明朗,表现了士兵们生气勃勃的形象,B段主题轻快灵巧,具有诙谐的气氛。两个主题交替出现,音量由弱到强再到弱,表现了土耳其*队从远方渐渐走来,又渐渐远去的形象。5、《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52岁的柴可夫斯基为两幕舞剧《胡桃夹子》谱写了优美的音乐,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作者将其中的音乐改编成管弦乐组曲,取名为《胡桃夹子组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由八首乐曲组成,《进行曲》是第二乐章*格舞曲集中的第一首,表现了在圣诞前夕的欢宴会上孩子们一个个登场的情景。全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ABACABA),A段进行曲主题既有进行曲风格又有舞曲风格,使得主题描绘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第一*曲B部仍具有进行曲主题的因素,第二*部C则由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围着圣诞树跳舞的欢乐情景。6、《米老鼠进行曲》这是1955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俱乐部》的主题歌,由此奠定了米老鼠在美国动画片中的特殊地位。      这首歌曲以连续的“X.X”节奏和同音进行,表现了一种坚定的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的符点节奏进行在外国歌曲中屡见不鲜,但在我国的儿童歌曲中却较为少见。这将形成学唱中的一个难点。教学重点: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难点:1、   随录音学唱《队歌》有一定困难,因为《队歌》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低年级学生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   随《土耳其进行曲》作队列行进时,要求按课本上的图示作队列变化会有一定困难,且场地难以保*。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3、由于《进行曲》兼有舞曲特点,中段音乐形象有所改变,音乐语言也不为学生所熟悉,故听赏时会有一定困难。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教学目的: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教学过程:1、   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2、听赏《*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5”四个音。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小号手之歌》。2、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教学目的: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2、在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教学过程:1、   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2、   简介*老区*当年艰苦斗争的情景和儿童团员们机智勇敢斗敌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对当年的儿童团员产生亲近感。歌词中提到的“白匪”是指当时的地方反动武装。3、   随录音轻声学唱《小号手之歌》。4、   引导学生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5、   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即兴表演各种动作。6、复习少先队《出旗》的音乐。7、加入大小队鼓几镲的演奏,可分步骤按课本中出示的节奏进行教学。  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8、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唱《出旗》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小号手之歌》。2、   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3、   节奏听辨练习。教学目的: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过程:1、   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2、   按课本的*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可适当作些提示,注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3、   教师可根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吹号:1=G2/4  55533│5552│5556│2225│走步:1=G2/4  15│15│15│5—│31│31│25│1—│打*:1=G2/4  55553333│55552222│33336633│11111111│挥*:1=G2/4  55.│66.│77.│ii.│刺杀:1=G2/4  5—│6—│3—│5—│2—│5—│3—│1—│4、   让学生熟悉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5、教师任意*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有名,一首是德国作曲家贝多*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国家。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9、教师在钢琴上*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后是旋转十字形的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进行曲》。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教学目的:1、   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2、   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教学过程:1、   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2、《进行曲》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XX X X│X X X0│和X.X X.X X.X X.X的节奏。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5、简介芭蕾舞剧。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人音版音乐第4册第3单元《进行曲 》教案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教学内容:1唱:《劳动最光荣》、《理发师》、《风车依呀呀》。2、欣赏:《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猴子蒸糕》。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4、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教学目标:理解歌曲内容,能较正确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风车依呀呀》《理发师》。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欣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情绪和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积极展开想象。教材分析:1、《劳动最光荣》这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化的两段体。      歌曲第二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基本相同,由于歌词的原因,其音调构成较第一段增加了经过音,节奏变得较密集,使两者既基本统一而又有区别,不太容易掌握。2、《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其中,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束句为扩充乐句,用衬词“依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展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3、《狩猎波尔卡》这是著名作曲家—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1875年的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于同年边10月5日首次演出。乐曲为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主题A运用突强的力度处理(fz),模仿猎*的*击声,使人们联想到狩猎的情景。整个主题旋律轻快而富有动力。       第一部分主题B源于轻歌剧《维也纳的卡里奥斯多洛》中的歌曲《啊,我的骏马》,带有加洛普舞曲的节奏特点,旋律简朴明朗,表现了猎人的风姿和开朗朴实的*格。全曲演奏约3分钟。       乐曲的中间部也有两个主题。在这一部分,圆号采用西欧音乐表现类似场景时的传统表现手段,模仿悠远的号角声,使人联想到狩猎时的辽阔景*。时而,人们还可以听见马鞭在空中呼啸抽击的声响。       经过第一部分的再现以后,乐曲在小鼓奏出的频繁的*击声中结束。4、《森林中的铁匠》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有人曾将此曲与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标题乐曲。      乐曲分为五段,以造型*表现手法写成。第一段:《夜晚》;第二段:《早晨》;第三段:《小溪》;第四段:《早晨的祷告》;第五段:《铁匠》。全曲演奏约4分钟。5、《理发师》这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6、《猴子蒸糕》这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编曲而成的叙事*表演唱歌曲。歌曲叙述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帮助时,未能得到小*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猴子蒸好糕时,小*想吃糕,受到小后的阻拦和“嘲笑”。歌曲的此曲结合自然,小过门和间奏的设置增添了表演的情趣,使音乐更加幽默、风趣。歌曲从侧面角度揭示了“劳动光荣、劳动者理应受到尊重”的道理。歌曲为六声徵调式,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教学重点:积极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在创设的情境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歌曲《风车依呀呀》第1116小节音区偏高,容易出现喊唱的毛病,应从情感表达和美感的角度加以引导。由于此阶段学生的欣赏兴趣尚在培养中,其欣赏经验也较缺乏,故对《狩猎波尔卡》和《森林铁匠》这两首纯器乐作品的理解会有一定困难,对此应精心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观赏过有关打猎、打铁的电视、动画片),并引导学生随音乐节拍、情绪辅以适当的律动、表演来解决。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劳动最光荣》。歌曲《理发师》。教学目标: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悉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之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劳动最光荣》。2播放范唱录音,3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4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5学生随伴奏录音轻声演唱,教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的演唱。6小结、谈话导入《理发师》。7创设情景,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8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9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11、跟随伴奏带演唱。12、引导学生作表演唱。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风车依呀呀》。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模仿风车声*入演唱作伴奏。教学目标: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1随伴奏复习《劳动最光荣》《理发师》演唱。2联系上两首歌曲表现的内容,设计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3播放歌曲范唱录音。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5再次播放录音范唱。6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谈感受。7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两遍。8随伴奏琴声,分句模唱歌词二至三遍。9随伴奏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10、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11、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模仿的风车声”。12、小组商量,设计表演唱的方案后,以小组形式分别上台随伴奏作表演唱。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狩猎波尔卡》。欣赏《森林中的铁匠》。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狩猎波尔卡》的欣赏。2结合乐曲标题,给予必要的提示。3组织讨论、引导思考。4让学生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教师给予鼓励,并作引导*小结。5引导聆听,再次听赏。6由于本曲中模仿猎*的*击声很鲜明,学生在讨论中往往容易抓住此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第二遍听赏。随音乐作即兴律动。可倡导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表现出来。引导听赏,导入《森林中的铁匠》第一遍欣赏。根据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描绘的形象,简介下面将欣赏的另一首乐曲:作曲家用管弦乐队塑造了森林里的情境。  提示:这首乐曲有五个段落,请大家听完后,分别给五个段落命名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标题。7、组织讨论,学生介绍自己为五个段落所设想的标题。8、作第二遍完整听赏。9、引导学生着重对音乐的感受、想象作表述,并可出示主题旋律,带领学生唱唱。10、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编几个简单的动作随音乐作表演。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猴子蒸糕》。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内容,熟悉这首壮族民歌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能大胆创编,主动参与合作表演。教学过程:1观看动作、激发兴趣。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2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课欣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听录音演唱。3组织讨论后,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归纳歌词的大意。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趣,作第二遍完整听赏。5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歌曲塑造的角*形象、*格、态度的体验,并商量创编表演动作。6问题方向:歌曲中有几个角*,分别是谁?猴子自己去磨米时,心情怎样?猴子自己去蒸糕时,应该是什么表情?小*见糕蒸好、想猴子讨吃时,可能是啥模样?猴子对小*的讨吃是什么样的态度?7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表演动作向大家逐个展示,并引导大家作评论。8完整听赏歌曲,组织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构思自己的表演设计。9随音乐演唱,分组上台表演。 人音版音乐第4册第4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教案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螃蟹歌》2、欣赏乐曲《云雀》、《四小天鹅舞曲》和《杜鹃圆舞曲》3、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4、活动《动物联欢会》教学目标:1、   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认识换气记号,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2、   初步认识小提琴并熟悉它的音*;欣赏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3、   学习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教材分析:1、《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2/4拍,ъE大调式。歌曲的音域不宽,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连续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的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颖,别有特*。最后八小节衬词句的出现,使歌曲格外欢快、紧凑,尤其是歌曲演唱中既有间奏的呼应,又有穿*着家禽或家畜的模拟叫声,更增添了儿童们演唱的兴致,使歌曲从头至尾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充分表现了西班牙儿童的热情与好客。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通过学唱歌曲、模仿动物的叫声、选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和创编简单的动作等活动,体验歌曲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学习的能力。2、《云雀》这是一首流传于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由小提琴演奏。通过听赏乐曲,感受罗马尼亚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并了解它华丽优美极富表现力的音*。3、《四小天鹅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的。《四小天鹅舞曲》就是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长,#f小调,4/4拍,快板。开始由大管奏出由连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以后,双簧管首先用二重奏形式奏出轻快的乐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重复。在乐句的长音上,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然后,第一小提琴接奏主旋律。这里强调了切分节奏的几个音,用以表现小天鹅步子还不稳但活泼可爱的形象。四小节以后,长笛在高音区助奏,反复一次以后,再现开始时的曲调。最后是个短小的尾奏。它再次采用不平稳的节奏,显得十分有趣,乐曲在两个强音和弦上结束。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写得精巧、别致,配上舞蹈,更有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有时还以重奏和独奏的形式演出。通过欣赏此曲,简单了解芭蕾舞剧这一艺术形式,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4、《螃蟹歌》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学习歌曲并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民族**和情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歌曲描述的情节加以深化,边演唱边表演。5、《杜鹃圆舞曲》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该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逼真,深受人们的喜爱。它被改编成不同形式的器乐曲,配器手法也各不相同。此外,还有手风琴、口琴和吉他演奏的版本。欣赏此乐曲,感受三拍子节奏特点。学习三拍子的基本舞步。6、《动物联欢会》大型综合*活动《动物联欢会》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练习,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看,出现了以往学习过的一些歌曲和乐曲的图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图,回忆曲名并复习演唱。教师还可以将这个富有创意的活动引申发展,将复习活动组织成一场音乐会。教学重点:   复习所有学习演唱和聆听过的歌曲和乐曲。教学难点: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教学时间: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2、   为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伴奏。教学目标:   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学生选择课堂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1、   教师在课前将黑板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村庄。2、   学唱歌曲:(1)   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大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2)   再听歌曲前两段并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叫:wang wang         大马叫:hui    小鸭叫:ga   ga           小猪叫:heng(3)   再播放歌曲前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4)   再播放歌曲前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5)   跟录音演唱歌曲前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6)   再听歌曲后两段并提问:歌曲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鸡叫:ji ji        小牛叫:mou    小驴叫: a  a        小羊叫:mie(7)   再播放歌曲后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8)   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9)   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10)   完整演唱歌曲:分别由八个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11)   认识唤气记号:3、   歌表演:(1)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2)   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3)   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选出最佳小组。4、   选用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   分组讨论选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2)   小组汇报。5、   总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云雀》。1、   欣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2、   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并了解一种艺术形式——芭蕾舞。教学过程:1、欣赏乐曲《云雀》。(1)   初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鸟叫)(2)   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3)   再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   再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5)   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6)   完整聆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2、欣赏《四小天鹅舞曲》:(1)   欣赏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出乐曲《四小天鹅舞曲》。(2)   初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   记忆主题:教师在钢琴上*奏,学生哼唱记忆。(4)   再听乐曲:乐曲主题反复出现几次?(5)   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6)   教师钢琴演奏《四小天鹅舞曲》。3、   活动:听乐曲填序号。(1)   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2)   教师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顺序:《口哨与小*》、《云雀》、《大象》、《荫中鸟》、《四小天鹅舞曲》、    《快乐的小熊猫》、《狮王进行曲》。 (3)   教师播放乐曲的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顺序:①《大象》 ②《口哨与小*》 ③《荫中鸟》 ④《四小天鹅舞曲》           ⑤《狮王进行曲》 ⑥《云雀》(4)   教师将此次练习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记录在音乐网页中。4、   总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螃蟹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1、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螃蟹,它有一对大夹子)2、   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怎样?和我们以往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3、   介绍歌曲: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4、   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段:哥:guo、只:zi、脚:jiuo、个:guo、壳:kuo、河:huo。5、   学唱歌曲第二、三段歌词。6、   分组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歌曲。7、   汇报创编结果。8、   总结下课。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并能区分出乐曲的其他段落,理解乐曲的情绪,能够随着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选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教学过程:1、   初听乐曲:描写的是什么动物?2、   听赏乐曲的第一主题:(1)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   学生用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表现乐曲。(3)   随音乐哼唱、记忆主题旋律。(4)   为第一主题起名:快乐的舞蹈、舞蹈的小鸟、自由的森林等等。(5)   介绍曲名:《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乐曲的第一部分。(6)   出示谱例:小组讨论,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哪行伴奏谱?为什么?(7)   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主题伴奏。3、   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1)初听第二部分:这一段旋律和第一段比较有什么不同?(2)为第二主题起名:唱歌的杜鹃、舞蹈的小鸟、快乐的小鸟等。4、   欣赏乐曲第三部分:(1)初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为第三主题起名:舞蹈的大树、快乐的大象、奔腾的大河等等。5、   欣赏乐曲的第四部分:它和前面的哪一段相同?6、   完整欣赏全曲。7、   介绍圆舞曲:一种流行于欧洲的三拍子的民间舞曲。8、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三步舞的基本舞步:左右左,右左右。9、   在《杜鹃圆舞曲》第一主题的伴奏下,跳个圆舞曲。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活动《动物联欢会》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复习四册书中有关描写动物的音乐作品,学生在唱歌、表演、舞蹈、聆听中复习所学习过的内容,这也是本课活动设计的目的。教学过程:1、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动物新村去看一看,大家愿意吗?播放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大家一起唱一唱。2、   动物新村里住着许多的动物,今天,我们用擂台赛形式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演唱或说出曲名,为小队争得一面红旗。3、   学生复习有关动物的歌曲:(1)   复习歌曲《咏鹅》:说出歌名。(2)   复习歌曲《两只小象》: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3)   复习歌曲《小毛驴爬山坡》:说出歌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   复习歌曲《保护小羊》: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5)   复习歌曲《数蛤蟆》:说出歌名。(6)   复习歌曲《小蚂蚁》: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7)   复习歌曲《大鹿》:说出歌名,并作歌表演。(8)   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说出曲名。4、   冠*赛:聆听音乐主题,猜曲名。要求:将学生分成四个小队进行比赛,老师播放乐曲,说开始后,举手说曲名。答对的小队获得一面红旗,最后累计最多的小队获得冠*。(1)《荫中鸟》(2)《大象》(3)《快乐的小熊猫》(4)《鸭子拌嘴》(5)《四小天鹅舞曲》(6)《云雀》(7)《口哨与小*》(8)《狮王进行曲》……5、   总结:评选出冠*小队。全体学生在《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的伴奏下跳舞。人音版音乐第4册第5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案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2、   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和童声合唱《猜调》。3、   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4、   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目标:1、   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并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2、   能参与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的创编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学会用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3、   通过欣赏《猜调》、学唱歌曲《小放羊》,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知道赵州桥、鲁班及八仙等传说。教材分析:1、《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根据苗族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芦笙调是苗族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歌曲旋律欢快、跳跃、流畅,节奏感较强,具有舞蹈*。歌曲具有苗族音乐的特点,五声羽调式。歌曲为三个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每个乐句为四小节。2、《送我一支玫瑰花》是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一首*拨乐合奏曲,*拨乐合奏是由扬琴、琵琶、柳琴、阮等*拨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送我一支玫瑰花》原是一首新疆民歌,由被称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改编,流传很广。改编后的音乐欢快、热烈,表现了新疆*热爱生活、热情奔放的*格。3、《猜调》是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一首童声合唱歌曲,充满了童趣。《猜调》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用问答的对歌形式反映了生活知识的内容。对歌是民歌的一种演唱形式,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这种对歌的演唱形式。对歌的演唱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生活常识等。如:东蒙民歌《鹿》,*民歌《对鲜花》,河北民歌《小放牛》等。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猜调》的音乐很有特点。第一,旋律活泼、诙谐,节奏紧凑,多用十六分音符,由慢渐快,一气呵成,只是在结尾处才舒展开来,形成歌曲的独特风格。第二,歌曲中多次出现的si形成独特的**。由于歌曲风趣、诙谐,因此流传很广,不仅有独唱,还被改编成多种演唱形式,如:童声合唱、钢琴独奏等。4、《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格。其多列是哈尼语“快来”的意思。歌曲短小、精练,音乐形象鲜明。歌曲为五声羽调式,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两个乐句的结构是成对比的,犹如一问一答。旋律以dol、mi、sol三个音为主,暂时偏离主音,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求结束的愿望,直到最后一个音乐才结束到主音上,全曲一气呵成,欢快、流畅。5、《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也是对歌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使人了解赵州桥、鲁班,以及八仙、柴王爷等神话传说。歌曲《小放牛》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徵调式。第一、二乐句是上下呼应的两个乐句,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换头合尾),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合头换尾)。歌曲中八分休止的切分节奏非常突出,使歌曲诙谐、活泼。歌曲的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旋律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主题素材展开,旋律流畅,一气呵成,很容易记忆,成为流传很广的一首民歌。另外还有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是一段载歌载舞的对唱。内容是说一个小姑娘去买酒,走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里走。看见路边有一个牧童,于是上前去问路。但是牧童却没有直接回答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问题才肯告诉她,音乐诙谐风趣。6、《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日喀则在*的东南地区,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热烈奔放。歌曲的旋律活泼、跳跃,节奏感强,具有很强的舞蹈*。原歌曲为上、下两个乐句的一段体结构,只有八小节,五声宫调式。第一乐句是由两个乐节构成的乐句,这两个乐节呈问答的形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回应,四小节的旋律流畅,一气呵成,好象是在加强回答的语气,赞美自己的家乡。改编后的歌曲增添了中间部分,在一个八拍的长音衬词后,首先是以主题为素材变化而来的四小节节奏紧凑的旋律,丰富了歌词的内容,然后是两小节的衬词,重复了三遍,增添了欢快的气氛。接着再现歌曲的第一段,形成三段体的音乐结构,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   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小放羊》,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2、   学会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简单动作。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2、   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教学目标:1、   知道《苗家儿童庆丰收》是苗族民歌并会演唱,能跟着老师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2、   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教学过程:一、   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1、   请学生观看一段苗族生活、舞蹈的录像,介绍有关苗族的简单常识。2、   教师范唱歌曲。3、   学生学唱歌曲。4、   为了表现苗族儿童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在歌曲演唱中加进鼓的节奏伴奏。先可以按教材中的节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创编节奏伴奏。5、   跟教师学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二、   欣赏《送我一支玫瑰花》1、   表现欢快的情绪还可以用器乐的形式,下面我们来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这是根据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改编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2、   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拨乐合奏是由琵琶、扬琴、柳琴、阮等乐器组成的。补充动手活动:制作“纸芦笙”首先用硬纸板卷成一个圆筒并粘好,作为芦笙的“斗”,在中间挖一个圆孔以备*吹嘴用。然后再用纸拈成长短不同的几根纸管,作芦笙的音管。用胶条粘在硬纸板卷成的圆筒上。再拈一根较粗的短纸管做芦笙的吹嘴,*在“斗”下端的圆孔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其多列》。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其多列》。2、   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教学过程:1、   跟着《其多列》的音乐律动进教室,鼓励学生自由创编,提倡两人一组配合动作。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愉快的,启发学生说一说都做过什么样的劳动。如:洗手绢、擦地等。然后,让学生随《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一方面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哈尼族儿童劳动的歌曲《其多列》。教师范唱。3、   学生学唱歌曲。4、   活动:我们学过许多歌曲,有欢快的,有优美的。你们能分辨吗?先来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把优美的歌曲“放”在长花瓶中,欢快的歌曲“放”在圆花瓶中。然后再唱一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小小的船》《阿西里西》《布娃娃*琴》)并分辨。5、   学生自由演唱不同情绪的歌曲。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2、欣赏童声合唱《猜调》。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2、   知道有关赵州桥、鲁班、八仙的神话传说。教学过程:1、   比方歌曲《小放牛》的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2、   你们知道赵州桥、鲁班和八仙的神话传说吗?3、   教师出示赵州桥的录象,并介绍。然后再介绍八仙的神话传说。4、   第二遍欣赏《小放牛》,巩固记忆歌词的内容。5、   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流畅,我们跟着录音唱一唱。6、   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对唱歌曲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有的是一句问,一句答;有的是一段问,一段答。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呢?(一段问,一段答)7、   河北还有一首民歌《小放牛》,也是对唱的演唱形式。内容是说一个小姑娘去买酒,走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里走。看见路边有一个牧童,于是上前去问路。但是牧童却没有直接回答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问题才肯告诉她。你们听听,牧童问了什么问题,小姑娘答上来了吗?8、   有许多歌曲都是对唱的形式,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首云南的民歌《猜调》,这也是一段问,一段答的演唱形式。这首歌曲非常独特,除了开始和结尾的几个音稍长外,中间的大部分节奏都很紧凑,歌词很密,像绕口令一样,要仔细听。9、   第二遍欣赏《猜调》,说一说,歌中都唱了什么?10、   表演《小放牛》。11、   启发学生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演唱。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目标:1、   学会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2、   知道《我的家乡日喀则》是藏族民歌。教学过程:1、   播放有关*的风土人情、舞蹈的录象,介绍有关藏族的简单常识。2、   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3、   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4、   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5、   补充动手活动:在纸上画上*条制成藏族的围裙表演。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29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