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_语文_初一【语文】_七年级下册_练习2_10老王_10老王课对课精练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17 KB

页数:8页

ID:640abf983e610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10老王课对课精练【基础练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或讽注音。(1).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洞(2).他抱着*伛()着身子进我家来。(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4).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2.看拼音写汉字。(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huāgpì的小胡同(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着钱,zhìbèn地转过身子。(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4).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wǔrǔ他?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3).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代他传话了。(4).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4.根据课文的意思,在空白处加标点。据老王自己讲*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5.仔细看看句子里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在句子后的括号里。(1).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慨压根儿没想到这点()(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踏败的小屋。()(3).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撒成一堆骨头。()6.选词填空,仔细品味选择后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1).他送的*比他送的大一倍,*价相等。A.前任B.前一个三轮车工人(2).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A.笑着B。强笑(3).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A.镶嵌在门框里B.站立在门口【综合练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①。1.为加点的字注音。镶嵌()一层翳()2.画线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根据上下文,说说加点词“强笑”的表达作用?4.选文写的是老王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发生的事,找出对老王的外貌描写,再仔细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进行描写的。5.老王为什么在去世的前一天抱病到我家来?而且还拿着香油和鸡蛋?6.怎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7.从全文看,这段选文的线索是什么?8.如果遇到对老王这样又善又苦的人,你该怎样去做?谈谈你的真实想法。【拓展练习】一.阅读亲情呼唤田庄村十字街口是个热闹场所。村里人好在那里议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好在那里张贴各种启事,广而告之。信息时代,乡下人也懂得传递信息的重要*了!这天早晨,红艳艳的太阳升起来时,一张红艳艳的启事也在那里贴了出来。村里人好事儿,不管下地的还是回村的还是担水洗衣服碾米磨面买油盐酱醋的,都一齐立在那里,争相观看那张启事。其实那是一则寻物启事,具体一点讲是一则寻*启事,有人把*丢了,请乡亲们协助查找,把*送还给主人。那启事写道:各位乡亲,各位亲朋好友:因我们小夫妻两个一时疏忽大意,走失了家里养着的小*“亲亲”。“亲亲”是一只京巴*,憨态可掬,玲珑可爱,浑身皮毛如雪,惟脑门处染有一片红*’,我们戏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亲亲”悟*极高,很有感情,很有礼貌,能给我们叩头作揖敬礼,还能对我们喊爸喊妈,十分乖巧伶俐。“亲亲”嘴馋,非鸡鸭鱼肉不吃,非鲜奶果汁不喝……自“亲亲”五天前丢失后,我们夫妻两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整日惶惶然怅怅然,焦头烂额中已是重病在身,眼见灯干油尽奄奄一息。务请各位乡亲伸出友谊之手,搭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有提供确切线索者,酬谢**3000元!有将“亲亲”送还者,酬谢**8000元!A.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救的是两个人!谨此启事!寻*人:仁杰、艾荷花2003年x月x日村里人看罢启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夸这只*福大命大,摊上这么一对“爸爸妈妈”,是前生的造化;有的说现在的事情真是说不清了,怎么一只小小的哈巴*比一个大活人还值钱……慷慨激昂或扼腕叹息地议论完了,却又该下地的下地,该回家的回家,该干啥干啥。就在谁也没有注意的时候,又一张红艳艳的启事紧挨着那张启事红艳艳地贴了出来,字迹比那张启事的字迹还大!这是一张寻人启事。寻人启事写道: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好友:非常不幸,我们老夫妻两个的儿子于五年前丢失——他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到过我们的家。我们的儿子28岁,西装革履,背头长发,因担任包工队的头头儿,活得十分潇洒。他最大的爱好是喜欢养*,有*就会有他!现在,我们老两口均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生活窘迫,衣食无着,急需有人照料。我们不求鸡鸭鱼肉,不求鲜奶果汁,只要粗茶淡饭,只要温饱而已!B.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烦请各位乡邻帮我们一把,协助我们把儿子找一找——告诉您一条线索,到*群里找他!谨此启事!寻儿人:仁老栓夫妻2003年X月X日村里人看罢这则启事,照样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则启事写得及时贴得及时,占的位置也好;有的说这启事写得有毛病吧?既然是寻人,为什么不把被寻的人的名字写出来?c.你只写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了!1.小说标题“亲情呼唤”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2分)①;②。2.根据两则启事提供的信息,你觉得仁杰是个怎样的人?3.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感情?(分别用一个短语回答)A仁杰、艾荷花: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救的是两个人!B.仁老栓夫妻: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C.村里人:你只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4.寻人启事中,老人介绍自己的儿子“活得十分潇洒”。读完小说后,你认为仁杰、艾荷花活得“潇洒”吗?为什么?(2分)答:5.小说用两则启事展开故事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寻*?寻人?!老人能寻回自己的儿子吗?请展开想像给小说续一个合理的结局。二.作文书可医治愚昧,书可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冀,书演示着人成长的途径;书折*着老师、同学的情谊和我们的喜怒哀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第九课老王【基础练习】1.(1).zàidì(2).yǔ(3).yì(4).Kūlóu2.(1)荒僻(2).攥滞笨(3).愧怍(4).侮辱3.(1).呆滞笨拙(2).明令取消或禁止(3).带着病(做某件事)(4).愉快地4.:,,“”“”“”,“”,“,”。5.(1).慨——概(2).塌——踏(3).撒——散6(1).A(2).B(3).A【综合练习】1.qiànyì2.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3.准确、含蓄地透露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和感动。4.“他简直像……一堆白骨”对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及悲*。5.表现了老王的善良。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所以去世前一天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6.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7.“我”与老王的交往8.略(应表现出同情心与爱心)【拓展练习】亲情呼唤1.①仁老栓夫妇呼唤儿子的归来;②社会对亲情的呼唤。2.仁杰是个非常富有,酷爱养*,不尽孝道,对父母无情无义的人。(意近即可。)3.A.爱*如命(视*如命)B.爱子情深(思念亲人或盼子归来)C.呼唤亲情(感慨万分)4.仁杰、艾荷花活得并不潇洒。因为他们遗弃父母,不尽赡养之责,定遭世人的谴责和唾弃。虽物质生活富有,但精神上永远是乞丐。(意近即可。)5.*要点:①构成鲜明的对比②间接刻画了人物形象(*格)③使故事生动有趣,富有讽刺*。6.提示:结局可以是多角度的。如:①儿子被老人的真情打动,回到老人身边,老人享受了天伦之乐;②老人没有寻回亲儿子,却寻回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③老人依靠法律手段,讨回公道,让儿子尽赡养之责。(如有其他符合情理、扣住主题的*亦可)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5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