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_历史_历史必修_必修二_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卷-2017_学业分层测评_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4含解析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236 KB

页数:8页

ID:640be9e8b1267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现代*四十年(1949~*年)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将其概括为“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新*成立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  )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解析】 材料提及“突进”期为新*成立初期,一般指的是1949~1956年。1958年,发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新*成立初期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经验,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突进”期除了“一五”计划之外,还有三大改造,改造与建设并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A2.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导学号:14330098】INCLUDEPICTURE"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源文件\\人教历史必修2\\XTLS332.TIF"\*MERGEFORMAT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 A3.(2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1956年,**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大会提出党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B.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大办工业及在农村建立*公社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4.(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下面是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曲线图,导致B点谷值的主要原因是(  )INCLUDEPICTURE"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源文件\\人教历史必修2\\LSJT16.tif"\*MERGEFORMATA.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发展B.“文化大*”的影响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确立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解析】 经分析可知,B点处于1958年之后,当时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的时间均与B点的时间不符。【*】 A5.**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力图(  )【导学号:14330099】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调整国民经济C.确立*主体地位D.深化经济改革【解析】 材料中“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等信息反映出当时我国物资十分匮乏,*力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联系到1960年**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故B项正确。【*】 B6.(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  )A.农业合作化B.现代企业制度C.*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D7.下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INCLUDEPICTURE"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源文件\\人教历史必修2\\XTLS334.TIF"\*MERGEFORMATA.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B.新***建设的起步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建设*特*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析】 图示时间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此A、B两项时间不符,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特*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D项正确。【*】 D8.1992年是*改革的标志*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的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解析】 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决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此以后,*的改革开放在这一目标下进行。【*】 B9.1979年7月,*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表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经济【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时间信息“1979年”“80年代”和颁布的法律文件的名称可知,*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合作双方的权益,增强**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故A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错误。材料所述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C项。【*】 C1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作用【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理解材料。结合史实可知,20世纪80年代首批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自*,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故选C项。天津自由贸易区设立是在2015年,故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开始,谈不上深化,故排除B项。【*】 C11.1980年10月,*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不行”体现**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是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解析】 海南岛是1988年设立为经济特区的,故排除A项;高度的自治权是针对*、*和*问题的,故排除B项;上海浦东开发是1990年,故排除C项。【*】 D12.1992年,*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等6个沿*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4330101】A.符合*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管理权限D.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解析】 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省会城市、沿边城市的开放,材料的主旨正是体现了*的渐进式开放战略,故选A项;B、C、D三个选项均不能从整体上揭示出材料的主旨。【*】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时间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中华*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 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材料三 1978年和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9.1%17.9%18.5%(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12分)(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8分)(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是指什么类型的工业?与1978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1)①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原因:**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②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基本确立)。(3)外资或中外合资。变化:非*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14330102】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剑桥中华*共和国史》材料二 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INCLUDEPICTURE"F:\\2.20172018版同步课件\\源文件\\人教历史必修2\\XTLS335.TIF"\*MERGEFORMAT材料三 1987年6月12日,*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问题。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百年*》(1)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在**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8分)(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九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认为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有哪些?(8分)【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第(2)问,由“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海南岛和*的面积差不多,那里……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 (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优势:资源,如矿产、热带作物等;环境,如空气、土壤、气候等;人文,如政策、侨乡、人文景观等。(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5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