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_历史_历史选修_选修1_编号16:历史:选修1人教版单元测试及练习解析_9.3百日维新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1)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68 KB

页数:5页

ID:640bea27cbac6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9.3百日维新同步测控1(人教版选修1)基础巩固1.19世纪末,在山东地区抢占或强租租借地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法国  B.英国 德国C.德国 俄国 D.德国 日本解析:列强掀起瓜分*的狂潮,英国强租山东威海卫,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所以,在山东进行抢夺的国家是英国和德国。*:B2.光绪帝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所未及。”此语说明光绪帝(  )A.要挽救民族危亡 B.要为*改革*C.要向西方学习 D.要利用民众的智慧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兼采西法”,由此得出是主张向西方学习。*:C3.改革*体制是戊戌变法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  )A.精简机构,裁撤冗员B.设立议院C.制定宪法 D.设立制度局支持新政解析:*上,就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而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A4.“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的强烈愿望C.君主*统治已不得人心D.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反映了他们要求参与*的强烈愿望。*:B5.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发表了对变法的看法,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其宗旨是(  )A.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B.摒除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C.“保国、保种、保教”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张之洞是清朝的封疆大吏,还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基本主张是维护封建的纲常礼教,学习西方技术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基本主张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D综合应用6.《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腹地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解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此时帝国主义侵略要求是资本输出、瓜分世界。*:C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体制C.系统论*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解析:本题是因果关系选择题,解题关键是首先要理解“施政纲领”的含义,它是指一个政党或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实现这种目标的具体做法;其次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具体内容全面掌握。*:A8.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4)题。材料一: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困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国家*土地,保*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保国会章程》材料二: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徒欲保*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光绪帝为此说:“会为保国,岂不大善?”下令将文悌革职。——《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据材料归纳保国会的宗旨。(2)文悌代表哪一集团?其*劾保国会的理由有哪些?据材料二指出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3)根据材料二分析保国会夭折的原因。(4)根据材料指出保国会的*质,并分析其影响。解析:第(1)问中社会背景主要从材料一前半部分归纳;宗旨主要从后半部分归纳;第(2)问从文悌奏折可以看出他的目的是维护“大清国”利益,应属于守旧势力。光绪帝的目的应结合材料“会为保国”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二守旧势力的攻击分析;第(4)问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参考*:(1)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保国、保种、保教”。(2)守旧势力。保国会“乱国”,保百姓不保清王朝。维护清王朝统治。(3)守旧势力的攻击和破坏。(4)保国会是维新派发动和组织的爱国救亡团体,它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基础达标9.推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实践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的狂潮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展开了反侵略、反瓜分的斗争D.光绪帝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维新变法运动与中华民族空前危机关系的理解、认识。维新变法运动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挽救民族危亡,这一点就决定了A项为最佳*。*:A10.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其宗旨不包括()A.保国B.保民C.保种D.保教*:B11.康有为成立的保国会与强学会的最大区别是()A.规模更大B.阶级基础不同C.存在时间长D.有明确纲领*:D12.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保国会成立C.百日维新D.进呈《上清帝第六书》*:C13.在百日维新措施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C.撤并*机构,裁汰冗员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工商业*:C14.下列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没有采纳的是()A.撤并*机构B.实行君主立宪C.改革科举制度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B更上一层15.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解析:保国会成立后,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这一宗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推动变法走向高潮,故*为A项。*:A16.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该段文言文材料,“茫无可倚”尤其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故*应为B项。*:B17.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这一主张的根本依据应是()A.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B.*与日本的国情基本相同C.其他国家的改革很不彻底D.日本通过改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18.下列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活动和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著有《劝学篇》,全面维护封建纲常名教B.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变革C.进呈《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D.成立保国会等,促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解析:张之洞的《劝学篇》,不属于维新派。*:A19.将下列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最确切的是()①*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③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④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发动⑤*反抗斗争的蓬勃兴起⑥戊戌变法得以推行*:B20.下列关于百日维新措施的评价,错误的是()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没有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解析:光绪帝变法的措施,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B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材料二: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戊戌*记》请回答:(1)材料一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4)根据材料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解析:回答本题必须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关键句“变科举”“变官制”等内容的含义,再结合百日维新有关*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内容,进而全面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参考*:(1)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实质内容: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革。(2)鼓励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开办大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等。(3)说明变法法令中“准许士民上书言事”得到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响应,反映了人们对光绪帝变法维新抱有很大幻想和要求改变君主*统治的愿望。(4)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的觉醒。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2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