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_地理_地理选修_选修5_编号5:地理:人教版选修5同步试题单元测试及*解析_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3章第1节同步练习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2266 KB

页数:6页

ID:640d27f0e6c55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选修5同步练习及解析1.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B.只起到灾前预*、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C.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进行监测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解析:选B。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还起到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的作用。   遥感技术和GIS的应用在抗灾减灾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据此完成2~3题。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3.遥感技术和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②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④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动态监测等功效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作出灾情评价,指导抗灾活动。*:2.D 3.C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回答4~5题。4.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降水强度更大 ③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形崎岖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会破坏地表结构,加剧灾害的发生,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不切实际。*:4.C 5.C6.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案例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008年6月*南部发生暴雨洪灾洪水的跟踪、动态监测—遥感评估工作—地理信息系统2008年8月3日~4日,安徽滁河洪灾对暴雨和洪水的监测—遥感2008年8月6日,台风“北冕”侵袭珠*口水位监测—遥感综合评估—地理信息系统(1)用于防灾减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技术是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2)灾害预测、预报方面的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当这些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后,能够引导着人类从趋利避害到________发展。(3)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功能?解析:本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考查高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解题时应注意掌握“3S”技术的应用领域。*:(1)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2)空间技术 信息技术 化害为利(3)GIS。具有空间定位、定*和定量分析的功能。一、选择题   2010年第19号热带风暴“尼伯特”(Nepartak)10月11日8时(*时间)中心位置在北纬22.3度,东经142.6度,中心气压998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18米/秒,移向东北,移速15千米/小时,七级大风圈半径100千米。“尼伯特”已向东北方向移动,对我国无影响,据此回答1~3题。10月11日9时FY2C红外云图1.图中的红外云图是下列哪种地理技术系统得到的(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信息高速公路2.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主要应用的地理技术系统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信息高速公路3.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  )A.气象监测网B.地震监测网C.水文监测网D.海洋环境监测网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RS、GIS和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应用。监测台风利用的是RS,预测台风移动的方向利用的是GIS,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气象监测网,而非海洋环境监测网。*:1.A 2.B 3.A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略图,完成4~5题。4.这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寒潮   B.旱灾   C.台风   D.洪涝5.能快速有效地减轻上述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建设水利工程B.营造海防林C.改进耕作制度D.改进灌溉方法解析:该种灾害在华北、长*中下游和南部沿海最为严重,西北内陆最轻,应为异常天气引发的旱灾。建设水利工程是抗旱最为快捷的措施。*:4.B 5.A   中新网2010年2月27日电 据太平洋海啸预*中心报道,当地时间27日早上由于8.8级地震引发的7.7英尺(约2.34米)高巨浪袭击了海滨城市塔尔卡瓦诺。该中心在声明中说,在8.8级地震过后,智利沿海11个城市受到了海啸袭击。据此回答6~7题。6.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①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②是由于本次大地震引发的③该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④该地震发生在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组属于地理时事题目,2010年的智利大地震发生在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该海啸是由于本次地震引发的。将人们迁离沿岸居住不切实际。围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的影响。*:6.D 7.C8.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核电站 ⑥加固长*、黄河、珠*大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工程,掌握其主要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长*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长*、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海防林工程的作用是防风抗灾和固岸;加固长*、黄河、珠*大堤的作用是防洪;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和兴建大亚湾、阳*核电站是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2009年9月6日11时25分,*在太原卫星发*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9~10题。9.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10.“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①台风 ②地震 ③水体污染 ④噪声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D二、综合题11.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2)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下面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3)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________(双选)。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B.交通事故频发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解析:本题以2008年12月1日~5日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图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以及防灾的措施。通过读图可知,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其降温幅度大的原因是距离冬季风的源头近,受到的影响大。大幅度的降温是寒潮,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高压天气系统,北半球近地面应是顺时针辐散。受寒潮影响的地区出现大风、降温、暴雪等天气,容易引发感冒和交通事故,气温大幅度降低,采暖会导致用电、用气量增加,但会冻死大量害虫和虫卵,使来年病虫害减少。*:(1)距离冷气团(冬季风)源地近。(2)寒潮 B(3)BC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材料2: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2)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B.监测震灾的动态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D.控制灾害的发生(3)从材料2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教材中的基础内容。第(2)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既不能够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3)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河道出现间断,大面积的滑坡等。第(4)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实况监测,并且在灾后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1)A (2)BC (3)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4)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13.读*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防护林体系工程是*________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我国主要的________区、________区、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2)我国最大的防护林工程是________防护林体系,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长*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生态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3)库容大于10亿m3水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地面沉降治理城市分布在________地区,简析地面沉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防护林体系属于______________防御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方式),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防灾减灾工程的分布与作用。防护林体系工程是*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有水源林、防风林、海防林、护田林等类型,覆盖我国的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及台风区等。*:(1)生态工程 水土流失 风沙危害 盐碱 台风(2)“三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东部季风平原 降水集中,地势低洼易出现洪涝灾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一旦出现洪涝,损失严重(4)长*三角洲 三角洲为疏松沉积物沉积而成;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过量开采地下水;高楼大厦林立,地表重量增加 (5)工程* 改变地表环境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3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