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_数学中考真题_地区卷_湖南省_湖南株洲卷中考数学07-22_教师版_200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数学试卷(教师版)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162 KB

页数:16页

ID:6422884857805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200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数学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2的相反数是(  )A.﹣B.﹣2C.D.2【考点】14:相反数.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2.(3分)若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考点】7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必须为非负数,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求得x≥2.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3.(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P3:轴对称图形.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B、C都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4.(3分)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F5:一次函数的*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k,b的符号确定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的象限.【解答】解:∵k=1>0,图象过一三象限,b=2>0,图象过第二象限,∴直线y=x+2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k>0,b>0的图象*质.需注意x的系数为1.5.(3分)估计的运算结果应在(  )A.1到2之间B.2到3之间C.3到4之间D.4到5之间【考点】2B: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应先化简求值,再进行估算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的数值在1﹣2之间,所以的数值在3﹣4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式的计算和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需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技能,灵活应用.“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6.(3分)从分别写有数字:﹣4,﹣3,﹣2,﹣1,0,1,2,3,4的九张一样的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则所抽卡片上数字的绝对值<2的概率是(  )A.B.C.D.【考点】X4:概率公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在这九个数中,绝对值<2有﹣1、0、1这三个数,所以它的概率为三分之一.【解答】解:P(<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7.(3分)如图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的主体部分(平面图),它是由四个完全相同的四边形OABC拼成的.测得AB=BC,OA=OC,OA⊥OC,∠ABC=36°,则∠OAB的度数是(  )A.116°B.117°C.118°D.119°【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质;L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BC,OA=OC,OB=OB,∴△AOB≌△COB,∴∠OAB=∠OCB=(360﹣90﹣36)÷2=117°.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质和判断.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注意:垂直和直角总是联系在一起.8.(3分)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满足a+b+c=0,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凤凰”方程.已知ax2+bx+c=0(a≠0)是“凤凰”方程,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B.a=bC.b=cD.a=b=c【考点】AA:根的判别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根的判别式△=b2﹣4ac=0,又a+b+c=0,即b=﹣a﹣c,代入b2﹣4ac=0得(﹣a﹣c)2﹣4ac=0,化简即可得到a与c的关系.【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又a+b+c=0,即b=﹣a﹣c,代入b2﹣4ac=0得(﹣a﹣c)2﹣4ac=0,即(a+c)2﹣4ac=a2+2ac+c2﹣4ac=a2﹣2ac+c2=(a﹣c)2=0,∴a=c.故选:A.【点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9.(3分)分解因式:x2+3x= x(x+3) .【考点】53: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观察原式,发现公因式为x;提出后,即可得出*.【解答】解:x2+3x=x(x+3).【点评】主要考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此题属于基础题.10.(3分)孔明同学买铅笔m支,每支0.4元,买练习本n本,每本2元.那么他买铅笔和练习本一共花了 (0.4m+2n) 元.【考点】32:列代数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要根据题意直接列出代数式.铅笔m支,每支0.4元即0.4m元,练习本n本,每本2元即2n元.【解答】解:他买铅笔和练习本一共花了(0.4m+2n)元.故*为:(0.4m+2n)【点评】此题要注意的问题是用多项式表示一个量的后面有单位时,这个多项式要带上小括号.11.(3分)如图,AB∥CD,AD⊥AC,∠ADC=32°,则∠CAB的度数是 122 度.【考点】J3:垂线;JA:平行线的*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据此可求出∠DAB,又∠CAD为90°,所以可求出∠CAB.【解答】解:∵AD⊥AC,∴∠CAD=90°(垂直的定义).又∵AB∥CD,∴∠DAB=∠ADC=32°,∴∠CAB=∠CAD+∠DAB=122°.故*为:122°.【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质及垂直的定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2.(3分)反比例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考点】G7: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观察图象,函数经过一定点,将此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k≠0),即可求得k的值.【解答】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由图象可知,函数经过点P(1,2),∴2=,得k=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故*为:y=.【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13.(3分)在一次体检中,测得某小组5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70,162,155,160,168(单位:厘米),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15 厘米.【考点】W6:极差.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即可求得.【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极差为170﹣155=15(厘米).故*为:15.【点评】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注意:①极差的单位与原数据单位一致.②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极差都完全相同,此时用极差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就显得不准确.14.(3分)如图,已知AC⊥BD于点P,AP=CP,请增加一个条件,使△ABP≌△CDP(不能添加辅助线),你增加的条件是 BP=DP或AB=CD或∠A=∠C或∠B=∠D .【考点】KC: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要使△ABP≌△CDP,已知AC⊥BD于点P,AP=CP,即一角一边,则我们增加直角边、斜边或另一组角,利用SAS、HL、AAS判定其全等.【解答】解:∵AC⊥BD于点P,AP=CP,又AB=CD,∴△ABP≌△CDP.∴增加的条件是BP=DP或AB=CD或∠A=∠C或∠B=∠D.故填BP=DP或AB=CD或∠A=∠C或∠B=∠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是一道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的开放*题目,*可有多种,注意要选择简单的,明显的添加.15.(3分)如图,AC是⊙O的直径,CB与⊙O相切于点C,AB交⊙O于点D.已知∠B=51°,则∠DOC等于 78 度.【考点】M5:圆周角定理;MC:切线的*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切线的*质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得∠A的度数,再根据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即可求解.【解答】解:∵CB与⊙O相切于点C∴AC⊥BC∵∠B=51°∴∠A=90°﹣∠B=39°∴∠COD=2∠A=78°.【点评】综合运用了切线的*质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16.(3分)孔明同学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错把b看成了6,他其余的解题过程没有出错,解得此方程组的解为,又已知直线y=kx+b过点(3,1),则b的正确值应该是 ﹣11 .【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F8: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解本题时可将和b=6代入方程组,解出k的值.然后再把(3,1)代入y=kx+b中解出b的值.【解答】解:依题意将代入y=kx+6得:2=﹣k+6,k=4;将点(3,1)和k=4代入y=kx+b得1=3×4+b,∴b=﹣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先将已知代入方程得出k的值,再把k代入一次函数中可解出b的值.运用代入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2分)17.(10分)(1)计算:2﹣1+(﹣1)0+sin30°;(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考点】6D:分式的化简求值;6E:零指数幂;6F:负整数指数幂;T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2﹣1=0.5,(﹣1)0=1,代入求值即可;(2)最简公分母是x2﹣9,通分化简后把值代入即可.【解答】解:(1)原式==2;(2)原式===.当x=﹣1时,原式=﹣1.【点评】有理数混合运算注意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为1,一个数的负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相应的正指数幂的倒数;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18.(10分)如图,在Rt△OAB中,∠OAB=90°,OA=AB=6,将△OAB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1B1.(1)线段OA1的长是 6 ,∠AOB1的度数是 135° ;(2)连接AA1,求*:四边形OAA1B1是平行四边形;(3)求四边形OAA1B1的面积.【考点】L6:平行四边形的判定;R2:旋转的*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图形在旋转过程中,边长和角的度数不变;(2)可*OA∥A1B1且相等,即可*四边形OAA1B1是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OA×OA1.【解答】(1)解:因为,∠OAB=90°,OA=AB,所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OB=45°,根据旋转的*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OA1=OA=6,对应角∠A1OB1=∠AOB=45°,旋转角∠AOA1=90°,所以,∠AOB1的度数是90°+45°=135°.(2)*:∵∠AOA1=∠OA1B1=90°,∴OA∥A1B1,又∵OA=AB=A1B1,∴四边形OAA1B1是平行四边形.(3)解:▱OAA1B1的面积=6×6=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旋转的*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面积的求法.19.(10分)某次学生夏令营活动,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共200人,各类学生人数比例见扇形统计图.(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多少人?(2)活动组织者号召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所有学生为贫困学生捐款.结果小学生每人捐款5元,初中生每人捐款10元,高中生每人捐款15元,大学生每人捐款20元,问平均每人捐款是多少元?(3)在(2)的条件下,把每个学生的捐款数额(以元为单位)一一记录下来,则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考点】VB:扇形统计图;W2:加权平均数;W5:众数.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所占比例是:1﹣10%﹣20%﹣30%=40%,就可以求出人数.(2)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人数为200×20%=40,200×30%=60,200×10%=20,根据平均数公式就可以求出平均数.(3)因为初中生最多,所以众数为初中生捐款数.【解答】解:(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200×(1﹣10%﹣20%﹣30%)=80人;(2)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人数为200×20%=40,200×30%=60,200×10%=20,所以平均每人捐款==11.5(元);(3)因为初中生最多,所以众数为10(元).【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了扇形图、加权平均数和众数的含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解题时要细心.20.(10分)初中毕业了,孔明同学准备利用暑假卖报纸赚取140~200元钱,买一份礼物送给父母.已知:在暑假期间,如果卖出的报纸不超过1000份,则每卖出一份报纸可得0.1元;如果卖出的报纸超过1000份,则超过部分每份可得0.2元.(1)请说明:孔明同学要达到目的,卖出报纸的份数必须超过1000份.(2)孔明同学要通过卖报纸赚取140~200元,请计算他卖出报纸的份数在哪个范围内.【考点】CE: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1000份是界限,那就算出1000份时能赚多少钱,进行分析.(2)关系式为:1000份的收入+超过1000份的收入≥140;1000份的收入+超过1000份的收入≤200【解答】解:(1)如果孔明同学卖出1000份报纸,则可获得:1000×0.1=100元,没有超过140元,从而不能达到目的;(注:其它说理正确、合理即可.)(3分)(2)设孔明同学暑假期间卖出报纸x份,由(1)可知x>1000,依题意得:,(7分)解得:1200≤x≤1500.(9分)答:孔明同学暑假期间卖出报纸的份数在1200~1500份之间.(10分)【点评】(1)根据题意可计算出卖出1000份报纸所得的利润,与140相比较即可.(2)根据孔明同学准备利用暑假卖报纸赚取140~200元钱与卖出报纸的利润相比较,列出不等式组即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符合题意的不等关系式组.21.(10分)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AB∥OC.(1)求*:AC平分∠OAB.(2)过点O作OE⊥AB于点E,交AC于点P.若AB=2,∠AOE=30°,求PE的长.【考点】JA:平行线的*质;KF:角平分线的*质;KQ:勾股定理;M5:圆周角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用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质*AC平分∠OAB.(2)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1)*:∵AB∥OC,∴∠C=∠BAC.∵OA=OC,∴∠C=∠OAC.∴∠BAC=∠OAC.即AC平分∠OAB.(2)解:∵OE⊥AB,∴AE=BE=AB=1.又∵∠AOE=30°,∠PEA=90°,∴∠OAE=60°.∴∠EAP=∠OAE=30°,∴PE=AE×tan30°=1×=,即PE的长是.【点评】本题利用的是平行线,角平分线的*质结合直角三角形的*质利用勾股定理解答,有一定的综合*.22.(10分)如图1,Rt△ABC中,∠A=90°,tanB=,点P在线段AB上运动,点Q、R分别在线段BC、AC上,且使得四边形APQR是矩形.设AP的长为x,矩形APQR的面积为y,已知y是x的函数,其图象是过点(12,36)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1)求AB的长;(2)当AP为何值时,矩形APQR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孔明和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讨论:张明:图2中的抛物线过点(12,36)在图1中表示什么呢?李明:因为抛物线上的点(x,y)是表示图1中AP的长与矩形APQR面积的对应关系,那么,(12,36)表示当AP=12时,AP的长与矩形APQR面积的对应关系.赵明:对,我知道纵坐标36是什么意思了!孔明:哦,这样就可以算出AB,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请根据上述对话,帮他们解答这个问题.【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由于y是x的函数且过(12,36)点,即AP=12时,矩形的面积为36,可求出PQ的长,进而在直角三角形BPQ中得出BP的值,根据AB=AP+BP即可求出AB的长.(2)与(1)类似,可先用AP表示出BP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BPQ中,表示出PQ的长;根据矩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可得出关于y,x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可根据得出的函数的*质求出矩形的最大面积以及此时对应的x的值.【解答】解:(1)当AP=12时,AP•PQ=36,∴PQ=3,又在Rt△BPQ中,tanB=,∴∴PB=4.∴AB=16.(2)若AP=x,则PB=16﹣x,PQ=(16﹣x),∴y=(16﹣x)x,整理得y=﹣(x﹣8)2+48.∴当x=8时,y最大值=48.【点评】本题结合三角形、矩形的相关知识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用数形结合的思路求得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23.(12分)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AC=BC,点A、C在x轴上,点B坐标为(3,m)(m>0),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D.(1)求点A的坐标(用m表示);(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为抛物线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动点,连接PQ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BQ并延长交AC于点F,试*:FC(AC+EC)为定值.【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方法一:(1)AO=AC﹣OC=m﹣3,用线段的长度表示点A的坐标;(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D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D=OA,∴D(0,m﹣3),又P(1,0)为抛物线顶点,可设顶点式,求解析式;(3)设Q(x,x2﹣2x+1),过Q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运用相似比求出FC、EC的长,而AC=m,代入即可.方法二:(1)略.(2)分别求出B、D参数坐标,并代入抛物线,求出参数及抛物线表达式.(3)利用直线方程分别求出E、F的参数坐标,并求出点C、A坐标,代入FC(AC+EC),并求出其为定值.(4)设Q点参数坐标,利用三角函数列出等式,并求出Q点坐标.【解答】方法一:(1)解:由B(3,m)可知OC=3,BC=m,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m,OA=m﹣3,∴点A的坐标是(3﹣m,0).(2)解:∵∠ODA=∠OAD=45°∴OD=OA=m﹣3,则点D的坐标是(0,m﹣3).又抛物线顶点为P(1,0),且过点B、D,所以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3)*:过点Q作QM⊥AC于点M,过点Q作QN⊥BC于点N,设点Q的坐标是(x,x2﹣2x+1),则QM==(x﹣1)2,MC=QN=3﹣x.∵QM∥CE∴△PQM∽△PEC∴即,得EC=2(x﹣1)∵QN∥FC∴△BQN∽△BFC∴即,得又∵AC=4∴FC(AC+EC)=[4+2(x﹣1)]=(2x+2)=×2×(x+1)=8即FC(AC+EC)为定值8.方法二:(1)略.(2)略.(3)设Q(t,t2﹣2t+1),B(3,4),设直线BQ:y=kx+b,∴lBQ:y=(t+1)x+1﹣3t,把y=0代入y=(t+1)x+1﹣3t,∴x=,即F(,0),∵P(1,0),Q(t,t2﹣2t+1),∴lPQ:y=(t﹣1)x+1﹣t,把x=3代入,∴y=2t﹣2,即E(3,2t﹣2),∴FC(AC+EC)=(∁X﹣FX)(∁X﹣AX+EY﹣∁Y)=(3﹣)(4+2t﹣2)=8.【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抛物线解析式的求法,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比求线段的长度,本题也可以先求直线PE、BF的解析式,利用解析式求FC,EC的长.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9/12/2211:00:11;用户:初中数学;邮箱:sx0123@xyh.;学号:3017737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13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