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暮春》 苏轼

下载文档

类型:

ID:65e06bd8ed08c

发布时间:2024-02-29 19:34:48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轼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原文: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译文: 花落声簌簌,却非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寂寞的园林里,花木荣枯。落日有情,依然照耀坐者,青山一抹,划破横云。 送别者已走向尽头,舟中人见舵已转。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月*昏暗,孤灯闪烁。我借助飞魂招呼,仿佛召唤楚国之人,我思念你,你亦思念我。

注释: ① 簌簌:花落的声音,堕:悠然落下的样子。 ② 系缆:代指停泊于某地。 ③ 凭仗飞魂招楚些:出自《楚辞·招魂》中的“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此处意为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一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赏析: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原为唐代教坊曲,调名取义于梁简文帝的“翻阶蛱蝶恋花情”。这首词以双调形式,共六十字。 “簌簌无风花自??”描绘了暮春花谢时节,其中的“簌簌”不是被风吹动的声音,而是花自然坠落的声响,表现出一种安闲自在的情境。接下来的“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了园林的寂寞,也暗示着人的寂寞。作者通过借用白居易《别柳枝》的“柳老”一词,表达了柳絮即将凋零的情景。“樱桃过”则表示樱桃花已经开过。正巧此时送别李公择,情景恰如其分。作者还有另一首诗《送笋芍*与公择》,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袅残葩。”芍*、樱桃同时凋落,而老友即将远行。花木的荣枯、朋友的聚散,皆是自然之事,但此刻集中于一时,仍然难以接受。 “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描述了两人在“寂寞园林”中的告别场景,“相对无言”之际,落日有情地照耀着坐者,青山和横云的变化也格外引人注目。此时,彼此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表的情感,但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上半部分主要描绘了暮春的景象,微露对别离的惜别之情,“照坐”的“坐”一词,突出了别离的主题。 “路尽河回千转舵”描述了送别者已经走到了尽头,舟中的人见到舵已经转向。接着,“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描绘了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孤灯独照,只有暗淡的月光相伴。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行人的关切与牵挂。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中,“凭仗飞魂招楚些”出自《楚辞·招魂》中,指的是天帝遣巫阳招唤屈原归来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召他回去的愿望。苏轼和李公择因反对新法而被贬,心情郁闷,已经数年,每每思念回朝,有所作为,但是形势未有改变,望朝廷未见征兆,他们四处流浪,似乎没有尽头,因此有“飞魂”之叹。倒装的“飞魂”和“楚些”使得语言反转而意境奇特。“我思君处君思我”则是采用了回文的形式,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也是对前文“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所表达的深情想象的一种呼应。下半部分主要写了送别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再次得到重用的渴望,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互相怜惜之情。

创作背景: 作者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十分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前揭发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离开京城任职。元丰二年调往湖州任知州,而这首词便是在流放期间所写。该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苏轼的老友,两人因反对新法而被贬,情谊更加深厚。这是一首送别的词。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