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2高三模拟语文试题及*(武汉市5月)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36 KB

页数:8页

ID:635eab82dec11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武汉市2012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酒馔/撰写孤僻/癖好讥诮/峻峭忌妒/殚精竭虑B.搅拌/绊倒祈祷/乞求枝柯/舸舰赢弱/果实累累C.搠倒/溯流掂量/惦记洗漱/咳嗽玷辱/拈轻怕重D.端倪/睥睨挑衅/体恤棕榈/闾阎提防/金榜题名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逸事出洋相韬光养诲唉声叹气B.殒石踩高跷贪赃枉法一张一池C.坐镇耍伎俩大肆渲染皇天厚土D.蛰伏打牙祭咬文嚼字和盘托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彻头彻尾宣告破产。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D.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面言,它只不过是*山一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剂科*剂师厉伟兰告诉记者,有些*既可以制成片剂也可以制成胶囊,所以片剂是无法取代胶囊的。B.记者了解到绿华小学6个年级7个班总共有237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补助的免费营养餐,但食堂空间有限,也没有足够的餐桌餐椅,因此,学生需要各自回到教室吃饭。C.审计署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结果,发现有63个项目、26个施工单位、4个勘察设计单位、8个监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合规、勘察设计不到位。D.从南海黄岩岛对峙,再到东海*争端,罗援强调:当务之急是升级海巡船吨位,建立海上*备队,这样才能保障*海洋权益。5.下刿各项中,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阿Q是*亥*时期的一个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而又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其*格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B.《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一位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者,一位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导师,但也是一个过时、迂腐、保守的人物。C.贾宝玉鄙视功名利禄,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他是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他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在复仇道路上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他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汤嘉琛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因为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图涂鹃后传到微博,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经网友再创作后,杜甫时而手扛机*,时而挥*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俨然无所不能。杜甫是河南巩县籍名人,网友的涂鸦之举遭到了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痛批:“恶搞杜甫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恶搞组图的方式成为舆论热点,恐怕是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始料未及的。从目前报道来看,对微博中风头正劲的恶搞行为,无论是成都杜甫草堂,还是巩义杜甫故里,都持一种不欢迎甚至批评的态度。但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它只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而已。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是年轻网友以讽;翩、幽默、游戏的视角,来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大众的一种网络风尚。在知悉恶搞文化的网友眼中,凡是能够通过再编码、再创作而流行于网络的东西,无论是电影、*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酌对象。几年前红遍网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堪称网络恶搞的经典案例。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最突出的区别,可能是它充分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一方面,如今的微博俨然就是一个集聚了数亿围观者的广场,分享资讯、寻找*是这个广场的主流话语之一,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另一方面,微博时代的高互动*和高参与*,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恶搞参与者实质上推动了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不过应该看到,这波恶搞风潮的核心要素只是一张普通的杜甫*图,其多样*和再创作潜力其实并不高。这意味着,即便网友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嫁接到恶搞当中(比如将杜甫恶搞为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这张照片仍不具备长期流行的可能。’更何况,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网络文化大观园中,似乎从来没有哪一次网络狂欢能够一直引领风尚。综合各种要素加以研判,这场恶搞杜甫的网络快闪行动,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消云散。网络文化的兴起与衰落,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章可循和超越常规逻辑的,即便是再普通的文化载体,也能突然之间成为某一时段的流行。然而,鉴于今年恰好是杜甫诞1300周年纪念,我们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杜甫很忙”以及杜甫文化突然升温,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无论如何,恶搞也是一种个*解读、另类表达,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摘自《*青年报》20120327)6.关于“网络恶搞”,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网络恶搞是以再编码、再创作为特征,以讽刺、幽默、游戏为视角的一种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大众的网络风尚。B.网络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年轻网友借以释放内心压力,建构网络身价认同,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网络亚文化现象。C.网络恶搞是一种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意义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以寻求快感和参与感为目的的偶然出现的网络狂欢。D.网络恶搞是一种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为推动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所作的个*解读、另类表达。7.下列各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突然爆红网络,是那些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图涂鸦后传到微博上的人们的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行为。B.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审视这次“杜甫很忙”的恶搞狂欢,大可不必对此反应“过敏”,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大可不必这样恶搞。C.“杜甫很忙”的网络恶搞其实并没有奇特的创意,但它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恶搞相比就显示了突出的特*。D.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依然会随时*消云散,因为在网络文化大观园好像从来没有哪一次网络狂欢能够一直引领风尚。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友经过再创作把杜甫涂鸦成似乎无所不能的形象,亵渎了语文教材*图中的杜甫形象,自然引来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是批评,对如此恶搞作者持基本否定态度。B.无论是电影、*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我们或许不必对“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做太多高深分析。C.微博时代的高互动*和高参与*,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D.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关杜甫的恶搞文化超越常规逻辑突然成为舆论热点,恐怕与网络*和文化营销的策略关系密切。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窦建德碑唐·殷侔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于是元黄(即玄黄,指血)之祸成,而霸图之业废矣。隋大业末,主昏时乱,四海之内,兵革威起。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河北山东,皆所奄有,筑官金城,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是时李密在黎阳,世充据东都,萧铣王楚,薛举擅秦,然视其劫(同“创”,开始)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唯夏氏力国,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故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与夫世充、铣、密等甚不同矣。行*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斯盖豪杰所以勃兴而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或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窃谓不然,羽暴而嗜杀,建德宽容御众,得其归附,语不可同日,迹其英分雄分,指盼备显,庶几孙长沙流亚乎!唯天有所勿属,唯命有所独归,故使失计于救邻,致败于临敌,云散雨覆,亡也忽然。嗟夫,此亦莫之为而为者欤!向令运未有统,时仍割分,则太宗龙行乎中原,建德虎视于河北,相持相支,胜负岂须臾辨哉!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圣唐大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激于其文,遂碑。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云雷方屯,龙战伊始屯:聚集,积蓄。B.萧铣王楚,薛举擅秦擅:拥有。C.迹其英分雄分,指盼备显分:素质,犹天分。D.吊经营之勿终经营:往来周旋。10.下列各项中,完全属于作者不同意“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理由的一组是(3分)①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②然视其创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③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④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⑤行*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⑥宽容御众,得其归附A.①③⑤B.②⑤⑥C.③⑤⑥D.④⑤⑥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不同凡响,起首八句,说明议论结合,以议为主,如一短序,引入正题。阐述作者“天命归于圣人”的观点,为窦建德国灭身亡的厄运感慨不已。B.作者称颂窦建德彪炳显赫的历史功德,“以耕氓崛起”而起义成功,接着叙述了窦建德忠义仁爱的的人品,这都远胜于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C.文章还从多侧面加以评论。针对当时有人认为建德就好比前世项羽的谬误论点,作者予以驳斥,认为他是孙坚一类的人物。D.最后一段.叙述了夏王庙香火盛况以及作者写碑文的原因,表达了对窦建德的败亡的同情。收笔言简意赅,引入回味。12.请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3分)(2)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3分)(3)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3分)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域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愚深悲贾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苏轼《贾谊论》)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早发竹下(宋)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欢:通“炊”。(1)二联写诗人跨着马儿沿着山道行进,迎面而来的,一是雾,二是山。诗人是怎样写雾写山的?(4分)(2)三联写出了山村黎明的神韵,写得有情有景,情与景会。请对这种情与景的关系作出讨究。(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过秦论》中“(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势不凡;《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2)”,感慨无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3)”,典故传情;《滕王*序》中“阅阎扑地,(4)”,富庶繁荣;《梦游天姥吟留别》中“(5),日月照耀金银台”,想象奇特;《登岳阳楼》中“(_6),乾坤日夜浮”中,意境开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7)”,愁绪笼罩;《咏怀古迹》中“(8),独留青冢向黄昏”,情景交融。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南雪欧阳*云①我守着季节的变换,等待着*南雪舞的曼妙,已经很久很久……犹如守着永恒,任由岁月变换。②秋天,*南棉船小镇的秋天。阡陌纵横的道路无限延伸,像一双双神奇的臂膀拥抱着一望无垠的棉田。我的姐妹,系起了棉布围裙,浩浩荡荡地走进棉田。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在他们的指尖盛开、飞舞。丰收的喜悦和汗水汇成棉田外那奈龙脉,龙湖滋润着*南,也滋润着*南如雪的棉花,充实着*南人的梦想和世界。③洁白的棉花在奶奶纤细、干枯的指尖绽放,在奶奶的怀抱盛开。奶奶坐在地里剥棉花。含苞待放的棉花,包裹在青褐*的棉花桃里,奶奶用纤细的手指一掰,雪白的棉花朵儿就在奶奶干枯的手掌中悄然绽放。奶奶把剥好的棉花装在篾篓里,棉花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增高,不一会工夫就像堆砌的雪堆。雪白的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奶奶是在棉花盛开的深秋离开我们的。那夜,她坐在灯下悠悠地剥棉花,棉花一篓篓摆在奶奶面前,她就坐在洁白的棉花堆中,剥着剥着,再也没有醒来。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她盛开,一朵一朵……④我在那个深秋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南,去追溯自己的梦想。在中原辽阔的土地上,我看见大片大片的麦子和高粱,延伸向无边无际的天空。我穿梭在麦地里,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浅薄。金黄的麦芒刺痛了心里柔软的底线,我躺在麦禾上哭泣,我牵挂*南美丽的雪花,温暖的棉花。粮食滋养着生命,棉花温暖着身体、精神和灵魂。奔波的日子,我夜夜拥抱温暖的棉被,那是爱的锦囊,是母亲千万里的牵挂。⑤*南又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我归来。层层叠叠的雪花覆盖着*南的棉田,寒风张着贪婪的臂膀,要将时间留住。*南棉船小镇,像一首经典的歌谣,在龙湖的码头荡漾。我坐在龙湖的船上,凝视着*南雪中的棉船,我心中歌谣纷飞。此时此刻,我像一个纯情的*南少女,满怀心事地吟唱。雪花深处,该是怎样热闹的丰收场景,该是怎样热烈而丰富的过往。瞬间,沉淀成一片纯净的画面。⑥棉花的枯枝还残留在风雪中。雪花飘落在棉花的枝桠上,远远望去,像是盛开的棉花,雪白雪白,满满一地,让人心生许多惊喜和温暖。奶奶抚摸过的棉花,在雪地里盛开,仿佛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寒凉,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灵魂的蜕变。⑦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南雪,从奶奶的身边一直铺开,铺向遥远的天际。雪夜,我听到雪花在我的窗棂下低低地哭泣,寒风从门窗的缝隙里探着脑袋张望,瞅准了棉被的边缘,从床沿溜进我温暖的被窝。瓦楞的缝隙里,有雪花钻进来的响动,在静寂的寒夜发出隐秘的声音。我蜷缩在温暖的棉被里,里面散发着奶奶酌气息,柔情、亲切、温暖,这种气息一直在夜晚抚摸着我,环绕着我。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奶奶像雪花一样飘过来,在黑夜中落定在床沿上,抚摸棉被和我。我不停地颤抖,雪花在我脸上融化,浸湿了棉布枕头。⑧*天雪地,银装素裹,到处回荡着相对的命运。棉船小镇的人们纷纷背上了棉被衣物,在雪花飞舞中走向他乡。只有漫天雪花在呜咽。雪花的归宿是土地,而棉花却选择了背井离乡。⑨枯枝在雪地里颤抖、呼叫和哭泣。棉船失去了他的孩子,耕种棉船这块土地的孩子。离乡的脚步,踏上了寻梦的远方。枝头的雪花朵朵,犹如棉花盛开的美。此刻,却寂寞、冷清。④无边的雪将天她合一。温暖的棉花将寒冷的身体包裹,故乡或者他乡,棉花都将像亲人一般,呵护着你。⑩*南雪,棉花似雪,雪似棉花。是爱的精魂,是梦的故乡。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A.开头与结尾都写了*南雪,不仅首尾照应,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而且取雪与棉的形似,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依恋。B.“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既写出奶奶临终前劳作时的情景,也写出了那种温馨、那种满足在“我”心中留存的永恒记忆。C.第七自然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雪花与寒风,渲染冬夜客居异乡的寒冷孤独,自然引发作者对奶奶的思念。D.*南棉船小镇的秋季里,姐妹们在棉田里尽享丰收的喜悦,奶奶也在这时候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些抒情的描写,给故乡染上了一层奇丽梦幻的**。E.全文以雪与樟象征灵魂的纯净、爱的温暖,旨在表达作者寻梦之旅中的追求和失落,流露出对家园的渴望与坚守的感情。17.请简要分析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8.*南雪与棉花是文章的写作主体,文章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奶奶?(4分)19.寻梦必将离乡,远方与故乡永远不能重合。请依据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探究你对寻梦与归乡关系的理解。(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某校学习了必修4的《哈姆莱特》后,组织学生就“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开展语文研究*学习活动。为了深入开展本次活动,要求分学习小组确定子课题,并说明选定子课题的理由。(4分)示例:子课题——*格决定命运理由——*格与命运、过去与现在、哈姆莱特与周围的人,在时间的平台上演绎不尽的故事。是应该把握,还是应该放弃,真的取决于命运吗?21.阅读下面一段新闻,请简要概括学者们集体反对《自然遗产保护法》的三大理出,每条理由限6字以内。(4分)易稿多次的《自然遗产保护法》,再次遭到法律、生物保护界学者们的“*轰”。学者们认为,《自然遗产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包括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扣风景名胜区以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其他类型的7000多个保护地将无法可依。专家调查发现,我国的天山、晋冀山地、青海省东部边界地区、云贵高原东南部、黄土高原和广西北部,淮河和黄河下游等地,许多物种都面临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紧密相连,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分割保护不利于自然保护工作,是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素来有多头管理的问题,再加上管理权和监督权没有分开,即“自己监督自己”,很难进行有效保护。22.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条微博,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4分)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甩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六、写作(共60分,共l小题)23.戏剧表演家常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选择并扮演着或壮丽或暗淡、或伟大或平凡、或淡然或尴尬、或波澜壮阔或平淡无奇……的角*。请以“戏剧人生”为题,联系弥韵生活体验与认识,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的文章。武汉市2012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及评分细则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C(A.zhuànpì\pǐqiàodàn\dānB.bànqí\qǐkē\gěléiC.shuò\sùdiān\diànshù\sòudiān\niānD.ní\nìxìn\xùlúdī\tí2.D(A。诲晦B.殒一陨C.厚一后)3.A(B.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不合语境。C.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贫困。弄错对象。D.*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暴露出来的一小部分。不合语境)4.D(A项强加因果,“所以”改成“但”,“有些”前加“虽然”;B项语序不当,“各自”与“回到”对调;C项缺宾语,在句末加“的问题”)5.B(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也有他的局限*,以及他对统治阶级的妥协*。说他“过时、迂腐、保守”则有些偏颇)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6.C(第四段中有“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句,此项以偏概全)7.D(A项,“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评价是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的观点,不是文本的观点。B项,从“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来看,是作者的猜测,不是铁定事实。C项,从第五段“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最突出的区别……”来看,说“突出的特*”就与原文矛盾。)8.A(作者认为:不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9.D(经营:规划创业。《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10.C(①天命不归,正是项窦相同处;②④曾有过辉煌的经历和业绩,也是项窦等起义英雄相同处。)11.A(应是叙述议论结合)12.(1)建立国家,颁布国号,像山岳一样雄峙,像老虎一样蹲踞,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雄。(3分。译出全句大意给1分;“岳”“虎”名词活用及判断句式2处,译对1处给1分)(2)懂得大义并崇尚仁爱,看重忠诚并爱护贤才。(3分。译出全句大意给1分;“知”“贵”2处,译对1处给1分)(3)才知道天命不能自己主管(掌握),惋惜(窦建德)图霸的谋略旋即失败。(3分。译出全旬大意给1分;“干”“陨”2处,译对l处给1分)13.(3分)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参考译文】我深切悲叹贾谊的志向不能实现,所以详尽评论了他。这也是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守,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评分参考】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14.(8分)(1)①用“薄薄轻轻”写雾的虚无飘渺,用“重重叠叠”写山的连续不断,写出了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2分)②一个“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纬缦,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一个“放”字,仿佛一座一座的山,千姿百态般从身边奔放而出,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2分)(2)①碧穗般的炊*从树顶上笔直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桥下弯弯流过。山村的炊*、树丛、溪水、小桥,上下映衬,一碧一绿,一弯一直,一静一动,构成错综变化之美;炊*“当树直”暗示无风;使人联想炊*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与平静。“弯”字,勾划出绕山穿桥的溪水的身影,一个“趁”字,写出了小溪汩汩流淌的情态。②诗人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融入到这些景物中,生动的描写使景物情态毕现,透露出了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景物的呈现和赏析2分,景物中诗人的情感表达2分,共4分)15.(5分)(1)履至尊而制六合(2)觉今是而昨非(3)望帝春心托杜鹃(4)钟鸣鼎食之家(5)青冥浩荡不见底(6)吴楚东南坼(7)水随天去秋无际(8)一去紫台连朔漠【评分参考】8个小题,从中任选5小题作答即可。每空1分。填对一空给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多字、少字,该空不给分。如答题超过5空,则按所答的前5空计分。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16.AC(A.只提及但未描写*南雪,“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有误;C.作者已经回到了故乡,“冬夜客居异乡”有误)17.①承上启下。紧呈上文固守家乡的单调,引出离乡寻梦的迷失,为下文的回乡作铺垫;(2分)②对比。这里写到中原大地的麦子与高粱,与*南的雪与棉花形成对比,分别象征物质与精神,一滋养生命,一温暖灵魂,引发作者的深刻思考。(2分)18.写棉花是写奶奶,奶奶的一生与棉花融为一体,“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1分)写雪也是写奶奶,“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那是最本真最纯洁的灵魂。(1分)是奶奶把棉花和雪花勾连起来,把寒冷与温情爱心勾连起来,也把现实和梦想追求勾连起来(2分)19.要点:①爱,在故乡。家乡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魂牵梦萦的往事相精神寄托。②寻梦,有时要背井离乡。③远离产生思念,异乡人的心中弥散着浓厚的皈依情结。④故乡是外出寻梦者的力量源泉,回乡可能使人获得精神滋养。要结合社会现实来阐述。文本分析4分,结合现实阐述4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子课题可以从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戏剧情节的紧张推进、身不由己的行动、对女*的误解、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等方面确定。(1分)理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内容的简要概括,(2分)一是设置的有关问题情境,吸引我们探究。(1分)21.(4分)1.覆盖不全;2.保护孤岛化(分割式保护);3.监管混乱22.(4分)示例一:反对该建议。如果名牌大学不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穷人家的孩子“有分没钱莫进来”,将是更大的不公平。示例二:支持该建议。富家子弟多出的学费可以帮助贫困生上大学,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言之成理即可。)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60分)参照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5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