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10集体备课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38 KB

页数:19页

ID:6362a9d3b2d60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1课次1授课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教学基本内容不懂就问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图,使学生懂得不仅要勤学而且要多问的道理,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看图,逐步养成习惯。教学方法及手段直观,形象教学学法指导反复训练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预习习惯十一教学环节设计一、指导观察课本第四页*图。  1、读题:"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a.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b.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c.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在?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d.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在正干什么?老师呢?  e.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f.最后两幅图表现了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别在做什么?  二、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 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三、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作业预习第一课,学会不懂就问。板书设计不懂就问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1课次2授课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教学基本内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学会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教学方法及手段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学法指导多种途径收集资料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整理自己平时收集的资料教学环节设计一、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2、引导学生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  3、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第一页*图。  (1)三幅图上学生分别在哪儿?在干什么?  (上方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抄录到笔记上。  下方几位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收集资料,有的在查阅,有的在摘抄,他们都很专心。  中间一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  他们都在收集资料。)  2、收集资料有很方法,我们看第二页*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交流:(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访问来收集资料)  你还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式?(讨论后再交流)  3、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三页的图片。  交流并归纳:  (1)做摘抄笔记。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作业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二周后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板书设计  学会搜集资料  方法:做摘抄笔记  制作资料卡片  拍照片  编辑剪报  录像、录音、复印……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1课次3授课课题我们爱你啊,*教学基本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2.初读课文,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都写到了哪些。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生字词语,朗读课文,知道写到了哪些。教学方法及手段借助图画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练习朗读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朗读课文,预习生字词语。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1.VCD播放歌曲《我爱你,*》,把学生带入令人神往的庄严的氛围之中。2.师充满*的导语,*,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今天,又走向崭新的历史新篇章,作文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爱你啊,*。(多媒体出示课题)二.播放本课的录音,让学生静静地听。1.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体会,其他学会听。三.再次播放课文录音,加深学生的感受和印象。四.你想读课文吗?那么现在就开始吧。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画下不理解的词。想办法解决。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的读书,师加入学生读书的行列。3.集体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读书,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师加以引导补充。4.读课文:1选自己喜欢读的读给大家听。2挑战读:向读书好的同学或你自选伙伴。3分小组比赛读   4跟录音读5分小组或同桌自查自己读书情况。五.写字指导。1.快速找出本课生字,多媒体一一出示。2.认真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怎样写才最美。3.集体交流:“渺”不要写太宽。“脊”上面的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之间要宽大、罩住下面的“月”字。师示范书写。4.先描红体会后自己临写。六.录音机部分课文录音,听后说说本课主要写了什么?请学生多说。作业1.继续读诗歌。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3.抄写词语。板书设计生字词语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2课次1授课课题我们爱你啊,*教学基本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指导学法,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2、背诵部分段落。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并通过吟诵诗句,表现爱国之情。教学方法及手段看图片,朗读中感受祖国美学法指导资料交流,朗读背诵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风景资料片、改革开放成就的图片或文字介绍、其他歌颂祖国的现代诗。教学环节设计一、           复习旧知1、听写词语飘渺  恢弘  气魄  银装素裹开拓  博大  巍峨  波澜壮阔二、学习第二节,小结学法1、读了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诗中重点写了哪几个地方?2、你能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地方吗?亲自游览、或从书上、电视上、广播里、网上了解到的都可以。3、播放相关录象,或出示图片。4、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美丽风景?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能不能也模仿诗句的形式也来写一句?5、小结学法:朗读—理解—想象—拓展—读背三、运用学法,自读自悟1、自学3—6小节,讨论交流。§3(1)介绍祖国的名产  (2)以广告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特产。§4(1)介绍诗中描写的景物并补充各民族具有代表*的景物,仿写诗句。§5(1)介绍编钟。  (2)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古老灿烂的文化遗产?  (3)交流改革开放各条战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6(1)画重点词语,举例说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1、谈谈学了全诗后的感想。2、引读最后一段。3、理解“我们爱你啊,*”在全诗中的作用。4、齐读全诗。5、感悟特点:(1)反复(2)句式相似(3)词语对应(4)每段最后一字押韵。四、总结全文,领悟特点1、学到这里,你能用哪些词语描绘自己此刻的心情呢,你在想些什么呢?2、引读。回顾历史,我们——(骄傲、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奋发、开拓)3、这首诗既有现代诗的特点,也有古诗的特点,请大家再认真品味。作业1、朗读并背诵课文。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板书设计1、我们爱你啊,*                     我们爱你——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啊,我们爱你,*!——民俗风物迷人——我们爱你啊,*!                       历史辉煌                       伟大成就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班级3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2课次2授课课题《郑成功》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及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3、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教学方法及手段指导观察,练习等学法指导朗读,联系课文理解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朗诵课文,预习生字词语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新课二、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郑成功2、简介郑成功三、初读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①划出课文里的生字词②联系上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残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许、铁*船、街头巷尾、融洽、酋长、负隅顽抗③给自然段写上序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检查自学情况①出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②学生解释词语,老师确定*③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④齐读课文3、通过昨天的预习,同学们对郑成功已有一些了解。但我相信同学们把《郑成功》这篇课文再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读一篇,你对他肯定有更深刻的认识。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读。(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教师巡视中听个别学生读书,加意指导)①谁能说说自己的读后收获?②同学们只把课文读了一篇,就有了这什么多收获,值得表扬!其实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读读看,看谁先找到它?③学生齐读最后一节④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⑤教师板书:收复*、建设*⑥再读读,看书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的,哪些地方是写“建设*”的?⑦给课文分段。3、指导生字书写,并用钢笔描红、临写①教师范写,揭示注意点②学生动笔描红、临写,老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③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四、作业1、抄词2、练读课文作业描红板书设计生字词语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2课次3授课课题《郑成功》教学基本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建设*的历史功绩。2、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3、小练笔: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教学方法及手段利用教材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法指导朗读中理解重点语段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了解郑成功收复*、建设*的历史功绩。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 1、幻灯出示郑成功图片和一段历史资料。2、学生阅读资料。3、读了这段资料,你想到了什么?4、你们想想,课文中哪一节概括了你们的想法?(齐读)5、那么郑成功他对此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二、精读课文1、郑成功是怎么说?学生读,出示:“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自古以来就是*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决心之大)3、让我们一起慷慨激昂地读这句话。4、郑成功又是怎么做的呢?5、学生说,出示相应课文内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相机板书:准备充分)6、在郑成功的率领下,这支纪律严明,*容整肃,充满必胜信心的郑*官在这场伟大的战斗中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第五小节,画出描写郑*官兵和敌人的词句,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大获全胜)7、正是由于郑*官兵的一片爱国之心,他们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乱作一团。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8、我们胜利了,**自由了。所以**个个喜出望外――(齐读第6节)9、郑成功率领郑*官兵大获全胜,赶走了荷兰侵略者,在这最开心的时刻,**一定会紧紧围住郑成功大声喊道:您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板书:民族英雄)10、郑成功的伟大功业不仅表现在收复*,还表现在哪些方面?(相机板书:发展生产、开办学校)11、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人们称他为――民族英雄!(齐说)三、总结全文1、出示图片,定格在郑成功。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2、齐读最后一段3、这时你最想对他说点什么?作业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下面词语可供选用:胆战心惊、哭爹喊娘、跪地求饶、东躲*、屁滚尿流、魂飞魄散、鬼哭狼嚎板书设计决心之大收复* 准备充分民族英雄郑成功 大获全胜建设* 发展生产 开办学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2课次4授课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8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教学方法及手段预习,朗读课文。学法指导学会搜集相关资料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朗读课文,预习生字词语教学环节设计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2、读课题,自由谈谈感受。二、自读课文: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三、读后交流:可能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埃斯内尔会以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2、面对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为何会流下激动的泪水?3、肖邦那么爱祖国,可他为何不留下来反抗?……四、再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五、采用多种形式读懂、读好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1、第一自然段,相机理解“瓜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句,注意重点词“满怀悲痛”、“不得不”。2、第二小节(重点指导)(1)指导阅读埃斯内儿的两句话,感受师生情深,爱国情浓。(采用评读、议读的方法)(2)最后一句,在朗读时指导学生从肖邦的动作、神情“郑重地”、“回首”、望了望”,理解肖邦对祖国的牵挂与难舍之情。3、第3、4小节,引导学生认识肖邦用深爱的音乐表达内心的抗争。4、第5、6小节,抓重点句“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与祖国的地下。”激发学生理解肖邦对祖国的赤忱之爱。六、轻声自由再读全文,检查对问题的理解,交流。老师相机评论,总结。七、默读,感悟。八、交流感悟。作业朗读课文板书设计生字词语执行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2课次5授课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基本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及手段直观,形象教学学法指导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  音乐—《*进行曲》教学环节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    ①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口下的情景和波兰*听到《*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     理解“彻夜”。(通宵,整夜)     比较: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自由读、指名读。   (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交流,出示:     肖邦日夜思考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   (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     看*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势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    同桌互背,指名背。    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四、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指句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整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努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4、引读第6自然段。    (1)理解“与世长辞”。    (2)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五、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        波兰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弥留之际的请求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2课次6授课课题古诗两首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收河南河北》。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教学方法及手段朗读背诵学法指导学会联系相关资料,理解古诗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了解诗人的相关背景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二、初读,了解大意  1、正确朗读诗   ①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②生评价。   ③指导读“妻子(zǐ)”生读,师读,比较   ④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2、在诗句中理解词语   ①读中体会   (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②师生讨论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喜欲狂)    板书:喜欲狂  三、细读,品诗   1、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2、学生自由体会  3、学生自由表达  4、出示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  5、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6、指名读  7、背诵(师引背齐背)  四、联系生活,*练笔            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年级六主备人张青备课时间2010年9月1日周次3课次1授课课题古诗两首教学基本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教学方法及手段朗读背诵学法指导学会联系相关资料,理解古诗集体备课个*化修改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内容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抱负,表现*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队向北方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作业各自背诵课文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元知     临终所议    但悲 (生)      示儿 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  告翁 (死)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16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