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73 KB

页数:6页

ID:637170412af29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浙*省衢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分)1.“绿*生活”是一种能源、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随着丢弃旧电池B.大量燃放*花爆竹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分析】A、根据随着丢弃旧电池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B、根据燃放*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分析;C、根据实验后的废液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D、根据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故A不符合;B、大量燃放*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不符合;C、将实验室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腐蚀下水道并造成二次污染,故C不符合;D、使用绿*公共交通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故D符合合.故选D.【点评】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重视绿*化学的理念,理解绿*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 2.“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B.C.D.【分析】“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解答】解:“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超临界水”(H2O)就是水的一种状态,还是水分子. 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C.D.【分析】A、根据加热高锰*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分析;B、根据加热高锰*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解答;C、根据高锰*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可以据此解答;D、根据加热高锰*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解答.【解答】解:A、加热高锰*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B、加热高锰*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高锰*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故错误;C、加热高锰*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刚开始,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错误;D、加热高锰*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当高锰*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D【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二、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43分)4.当前,衢州多地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投入使用就是一例,机组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驱动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天然气产生的一部分蒸汽被用于蒸汽发电.(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是最简单的 有机物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电磁感应 .【分析】(1)根据**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进行分析;(2)根据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进行分析.【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故*为:(1)有机物;(2)电磁感应.【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简单分类、发电机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5.正确进行实验*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 正放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2)有两位同学对图*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所示,其中可行的是 *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质来分析;(2)根据两套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故填:正放;(2)乙装置中的导管伸入了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无法导出;而*装置中的导管刚好露出橡皮塞,利用气体的导出;故填:*.【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以及二氧化碳的相关*质,难度不大. 6.物质的结构决定*质,*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1)稀盐*(HCl)和稀硫*(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离子 .(2)稀盐*和稀硫*都是无*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D .【分析】(1)根据*具有相似化学*质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1)稀盐*(HCl)和稀硫*(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离子.(2)A、稀盐*和稀硫*都能与*氧化*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化*和水、硫**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B、稀盐*和稀硫*都能与碳**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相同,不能鉴别.C、稀盐*和稀硫*都能使紫*石蕊溶液变红*,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稀硫*能与*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钡白*沉淀,与稀盐*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为:(1)*离子;(2)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的化学*质、物质的鉴别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作流程如图:(1)请指出图中过滤*作中的一处错误: 未用玻璃棒引流 .(2)为节约*品,可先向呈碱*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无**酞试液,溶液呈 红 *,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3)以下*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AC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作.【分析】(1)根据过滤*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进行分析;(2)根据碳**溶液显碱*,能使*酞溶液变*进行分析;(3)A、根据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会使称量的碳*钙质量偏小,导致碳**质量偏小进行分析;B、根据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会沉淀质量偏大,导致碳**质量偏大进行分析;C、根据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作,碳**没有完全反应,导致碳*钙质量偏小,导致碳**质量偏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过滤*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2)碳**溶液显碱*,能使*酞溶液变*;(3)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会使称量的碳*钙质量偏小,导致碳**质量偏小;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会沉淀质量偏大,导致碳**质量偏大;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作,碳**没有完全反应,导致碳*钙质量偏小,导致碳**质量偏小.故选:AC.故*为:(1)未用玻璃棒引流;(2)红;(3)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的反应过程中的误差分析,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多加训练即可完成. 8.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物质的质量为m3.④把白*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 化学 变化.(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物质的质量m3=421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分析】(1)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增加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解答;(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解答】解:(1)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固体物质,有新物质生成,锡的燃烧是化学变化;(2)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把白*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m4﹣m2,生成白*物质的质量m3=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1)化学;(2)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9.在科学拓展*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分析】根据呼吸作用的产物以及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来分析解答.【解答】解: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同时产生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氧化*溶液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减小.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槽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入烧杯内,使大烧杯内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故*为: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同时产生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氧化*溶液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减小.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槽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入烧杯内,使大烧杯内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点评】本题考查了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呼吸作用的测定,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10.2015年10月,*女*学家屠呦呦因创新型抗疟*﹣青蒿素和双*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家,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青蒿素(化学式CH22O)和双*青蒿素(化学式C25H24O)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表示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是 * .(2)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用青蒿素*剂对疟疾患者进行治疗是属于 控制传染源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新*课标*第*一*网(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解答】解:(1)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双*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5):(1×24):(16×5),可见青蒿素中氧元素含量更高,故则表示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是*;(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用青蒿素*剂对疟疾患者进行治疗是属于控制传染源.故*为:(1)*;(2)控制传染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熟练掌握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11.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市场上供应的食盐除普通*盐外还有无*竹盐、低*盐和健康平衡盐等,现有两种品牌的食盐A和B,主要成分的含量见表:(注:两种食盐仅NaCl中含有*元素:35.1g/100g表示每100g食盐中含*元素质量为35.1g)食盐种类食盐A食盐B主要成分的含量(以*元素质量计)35.1g/100g(以NaCl质量计)93.0g/100g(1)加*盐是通过加入KIO3的方法制成的,KIO3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5 .(2)NaCl中*元素质量分数以39%计,请比较食盐A、B中NaCl含量高低,其中含量较高的是 食盐B (填食盐种类).【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填:+5.(2)100g食盐A中含有*化*的质量为35.1g÷39%=90g,因此食盐A、B中NaCl含量较高的是食盐B,故填:食盐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2.某工厂废液中含有CuSO4(其他成分不含铜元素),现按以下流程回收金属铜.(1)回收过程中,加入适量稀硫*可除去过量铁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Fe+H2SO4═FeSO4+H2↑,这个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2)洗涤后的滤渣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其原因是 加热时,铜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导致会收到的铜不纯 .(3)现有一批废液,其中含4吨CuSO4,理论上可从该废液中回收得到多少吨金属铜?【分析】(1)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分析;(2)根据金属的化学*质分析;(3)硫*铜与铁反应生成硫*亚铁和铜,根据硫*铜的质量计算生成铜的质量.【解答】解:(1)Fe+H2SO4═FeSO4+H2↑,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会收到的HYPERLINK"http://.."..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3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