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_历史_历史必修_必修一_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卷-2017_综合测试_专题06大题易丢分-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备考黄金30题(解析版)含*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388 KB

页数:31页

ID:640be15dc99d9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1.制度文明是*文明的基本载体,由于圈情不同,各国的*制度各有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左:“皇帝信玺”。右:秦朝主要郡所示意图。材料二钱穆在《*历代*得失》中说:“论**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黄仁宇在《*大历史》中说:“倘使我们说,*传统*是*的,*由一个皇帝来*,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三下表是史学家对*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学者内容徐中约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到*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张岂之他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两项*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各自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明清两代“*由一个皇帝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6分)【*】(1)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影响:皇帝制度:开创了君主*制度(或开创了*主义制度);郡县制: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国家统一;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共5分,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2)秦汉:建立*主义*集权制度(或答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刺史制度,每点1分,答两点给2分)唐朝:完善*主义*集权制度(或:实行三省六部制)。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清朝设*机处。(3)制度:科举制。作用: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治;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或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员文化素质;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每点2分,满分4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展示的是皇帝的玉玺,所以表述的是皇帝制。第二幅图片是秦朝的疆域图,表现出的是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对于它们的影响我们可以结合教材来回答。学优高考网(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对这种选官用官制度人们都是持有积极态度的,能够打破门第,使得*官员来源更加丰富,这一制度就是科举制。对于科举制的作用,我们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考点:*古代的*制度·秦*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与郡县制;*古代的*制度·明清君主*的加强·内*与*机处;*古代的*制度·汉至元*制度的演变·科举制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形式)之所以称为*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大清皇帝康熙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材料三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亥*以*的方式解决了*现代化过程中的*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亥*标志着*的*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材料五中华*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国家。……中华*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和各级*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各级*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集中制。——1954年《中华*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的主要表现。(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制度各有何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传统*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列举*亥*在现代*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取得的显著成就。(4)根据材料五,分析1954年《中华*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它的颁布对我国*法制建设有什么意义?【*】(1)表现:全体*掌握国家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注重为国家献身。(2)材料二特征:皇帝一人掌握国家权力(君主*)。材料三:议会掌握国家权力(3)表现: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成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实行责任内*制);颁布《中华*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制度)。(4)特点:体现了**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意义:是我国*生活进一步*化的标志,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初步基础。【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的信息,雅典的权力“由全体*掌握”,“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从中逐一概括其表现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的信息,“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可见其注重君主*。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的信息,“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见其注重议会掌权。gkstk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制度•雅典**;近代*的**•*亥*•结果;古代*的*制度•秦朝*集权制度的形成•措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点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机大臣。——清•梁章钜《枢垣记略•训谕》材料二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掌握一切外交事务。——臧嵘《历史》材料三*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代议制度只是实现*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了*的行动确实是按照*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的招牌,而行**之实。——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1)据材料一,简析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说明材料一的史料价值。(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国家事务管理中体现的**特征。(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例举近代中外“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的一块幌子”史实两例。【*】(1)目的:通过发布上谕,“敲打”*机处,限制其权力,明确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价值:*了*机处是隶属于皇帝的工具,封建君主*发展到了顶峰。(2)特征:公民大会;抽签选举(代表制);轮番而治;集体领导;议会制。(3)实质:资产阶级通过控制议会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制约君主或总统的行*,防止权力的滥用和*,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例举:①德国是君主立宪制,但皇帝掌握国家大权,议会权力很小,国家权力中心在皇帝,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②在清末“预备立宪”中,建立的内*被讥讽为“皇族内*”,说明清*仍是君主*。【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gkstk(3)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一问从材料中“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了*的行动确实是按照*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即代议制的实质是通过制约总统或君*力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一种工具;第二问学生可以结合所学,例如德国君主立*体和清末预备立宪进行阐述即可。考点:古代*的*制度•明清君主*制度的加强•*机处;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制度•雅典**;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质4.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的*与今天西方的*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材料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百度网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克服了*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化历程。材料四一场伟大的*已经发生——这一*的发生并不同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变化,而是由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相比古希腊*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的“具体方式”有哪些?(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推动**化进程的?指出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1)特点:直接*。成因: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公民人数少,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公民权,只有少数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权。(任写一个即可)方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法国的总统共和制;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任写两个即可)(2)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权利。“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政体。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共和政体。【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是强调与西方现代*相比古希腊*的特点是直接*,析其成因时主要从享有*权力的人少的角度进行解释,正是因为人少才可能实行直接*。西方代议制**的“具体方式”包括英国、美国法国以及德国的具体的*方式,英国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是总统共和制,而法国的是总统共和制,德国的是君主立宪制,就是回答出各自的具体的*体制即可。gkstk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制度•雅典**•古希腊*的特点及成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英、美等国的**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发展与变迁。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任建林:《关于古希腊*制度之局限研究》材料二: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的机关来行使国家*的制度,这种代表*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等许多国家效法。材料三:“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你不会在半夜三更,……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材料四:“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英国*家威廉·格莱斯顿(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你是如何理解古希腊*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的?(2)材料二中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请指出法、德两国代议制确立的标志?(3)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4)材料四中格莱斯顿为什么把美国1787年宪法看成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1)局限:就范围而言,仅为成年男*公民的*,广人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质而言,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一种原始的直接*;就形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意义:古希腊*开启了西方**的先河,影响了近代西方*制度的建立。(或答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运作方式也可得分)(2)类型: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事件: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3)理解:英国近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或光荣*),结束封建*统治;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体;逐渐形成责任内*制和两党*;不断进行议会改革,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4)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国(或总统共和制);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原则);体现人*权原则。【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的机关来行使国家*的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的建立类型: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美国家一般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法国是通过制定1875年宪法,德国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3)本题主要考查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是指英国的君主立*体经历了长期和复杂的发展历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即可:英国近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或光荣*,结束封建*统治;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体;18世纪逐渐形成责任内*制和两党*;不断进行议会改革,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gkstk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制度·雅典**·雅典**的局限*;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和完善;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1871年宪法6.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伸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炯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材料二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徐中约费正清英法联*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的两个主要根源。——摘自《*近代史》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企图西化的过程。——摘自《剑桥晚清史》材料三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1945年日本向**投降、中英*《关于*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1)据材料一,从*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2)据材料二,评价关于近代*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据材料三,提取三幅图中代表*签字的*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据此说明哪一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4)据以上分析,指出史料研读、综合评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不同:19世纪,第一次工业*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到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3)信息:清*——妥协投降;南京国民*——由“不抵抗”到国共合作*;中华*共和国***——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收回国家*。场景:中英《南京条约》:“悲愤”、“悲伤”―中华民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愤怒”―清*苟且偷安,丧权辱国。1945年日本向**投降:备受鼓舞―**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御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中英*《关于*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无比自豪―祖国的强大提高了*地位,*将结束被英国侵占的历史,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开了关键*一步。(4)原则:论从史出,史由*来,*史一致,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辩*地评价问题。【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南京条约》反映了第一次工业*商品输出的要求,《马关条约》反映了第二次工业*资本输出的要求,据此分析回答。(2)首先选择观点,徐中约是民族主义角度(或侵略与反侵略角度或民族危机角度)谴责西方列强对*的侵略,费正清是全球化角度(或近代化角度或文明融合角度)肯定西方列强侵略的进步作用,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gkstk(4)本问实际上是考察史法史观,注意论从史出,史由*来,*史一致,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辩*地评价问题。考点:近代*的**·列强侵略与**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近代*的**·新*主义*·*战争。7.近代*在**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始终存在着进步与反动的较量。从*亥*到新*主义*,许多先进的*人和*力量为创建真正意义的**和争取最广泛的民权不懈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题目。材料一孙中山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民众“排列香案恭迎”,不少人认为孙文博士就是新皇上。连追随孙中山进南京的*者应夔成也对老百姓说:“你们知道吗?总统就是皇帝,我这个总务司长就是内务总管了。”——《吴铁城回忆录》材料二考共和国之原则,全国*,俱有与闻政事之权利,惟国中事业至繁,不能人尽与政,故必选举议员,以组织国会,选举总统,以组织*。议员与总统,既由国民选举,委托以全国之*。——《共和国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12版)(1)根据材料二归纳“共和”的含义,试分析当时发行教科书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材料三*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2)依据材料三分析《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新*主义*胜利的历史意义【*】(1)含义:*在民;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关系:因果关系,因为国人对*共和普遍缺乏认知,所以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对*的认识。(2)主要原因:*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为国民*主席,*受到世界的关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收到世界的关注。(3)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的新*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民族和*的解放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回答3点即可得5分)【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新*主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以结合所学从“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的新*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民族和*的解放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角度回答即可。考点:近代***·新*主义*·*战争;近代***·*亥*·意义;近代***·新*主义*·解放战争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列宁《论我国*》材料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列宁所说的“驱逐”地主和资本家是指什么?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的**是怎样“驱逐”俄国地主和资本家,为走向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条件的?(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的哪些经验?【*】(1)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资本主义制度。措施:①发动二月*,*沙皇*统治。②举行武装起义,即十月*,*资产阶级临时*,夺取国家*,建立苏维埃*。③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农民耕种。(2)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夺取*以求得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必须以农民为*同盟*,建立工农联盟;正确的*理论和伟大的*领袖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解析】9.*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一件是*。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的事情就办不好。——*《新*主义的*》材料二要发展社会主义*,切实保障*当家做主的*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所谓将统治者关进笼子,当然包括民众有权对官员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强有力的监督。请回答:(1)在完成“*”任务后,新*制定了哪些新型的*制度来保障*当家做主的*权利?(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综上分析中美两国*发展的共同趋向。【*】(1)*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目的:维护*的利益。(3)“驯服”:通过1787年宪法,实现三权分立,总统只拥有行*;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作用:使美国在*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了相对*的资产阶级*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4)**化;*制度不断完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解析】试题分析:(1)归纳新*成立后的三大*制度即可。gkstk10.*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生活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是良好的社会制度规范与*环境的保障,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材料二:“……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古罗马《民法大全》“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十二铜表法》材料三:观察下面三幅图(1)古希腊开西方**之先河,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建设对后世的借鉴意义。(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请指出其发展的*和经济根源。(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发展的趋势【*】(1)*在民;任期制;选举制;代表按比例分配(2)特点:注重*据;重视法律程序;可*作**根源——罗马长期的对外扩张;经济根源——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展。(3)图一:*主义*集权制度(君主*);图二:资产阶级**制度(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图三:**制度(社会主义**)趋势:从*走向*【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即可得出“注重*据”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即可得出“重视法律程序,可*作*”的结论;第二小问“根源”,*上可从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经济上可从奴隶制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角度思考作答。(3)本题主要考查古今*的*制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征”,由图一中“三公九卿制”的信息即可得出“*主义*集权制度”的结论,由图二中“《中华*临时约法》”的信息即可得出“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结论,由图三中“《中华*共和国宪法》”的信息即可得出“社会主义**”的结论;第二小问“趋势”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即可得出“从*走向*”的结论。gkstk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新*成立前夕,*就提出,“我们在*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建设起了重大作用。——靳德行《中华*共和国史》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外交向纵深的发展。——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1)背景:*:新*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苏联支持新*。国内:新*建立初期,面临恢复经济、巩固*、打破西方国家外交孤立的任务。(2)评价:第一种:赞成材料观点,即:“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带来了更强大的对手,*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不被很多*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第三种:材料观点是片面的,“一边倒”外交政策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2)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明确观点,是赞成材料观点,还是不赞成,或者说材料观点是片面的,然后结合所学“一边倒”政策的影响分析归纳,表述要科学严谨,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考点】现代*的对外关系•新*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材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但是经过“光荣*”的“*”,英国用*框架吸纳*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体制的确立》材料二概括地说,美国*发展与*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龙太*《论*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材料三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万隆会议发言稿》(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光荣*”是“*”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体制”是如何实现“*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3)*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妥协的积极作用。gkstkgkstkgkstkgkstk]【*】(1)理由:“光荣*”保留了国王。表现: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2)实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说明:*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国会议员分配照顾大小州利益。(3)愿望:反殖*义(争取民族*、维护和平),发展经济。策略:求同存异。(4)积极作用:有利于造就和平*;有利于解决*争端的重大问题;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发展。【解析】(4)根据三则材料所体现的和平、社会进步等关键信息来作答。gkstk13.人类历史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而跨越海洋的电报就要靠海底电缆传送。1851年英法间的海底电缆成功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在科技和商业精英的推动及英美*的配合下,以巨大代价耗时十年于1866年铺成。它是人类通信史上新的里程碑,从此人类进入了越洋通信的时代。——(美)约翰·S·戈登著《疯狂的投资》材料二1871年4月,在英俄列强的支持下,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违反清*不得登陆的规定,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出并在上海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于1871年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通信简史》材料三晚清以来由外国人在*铺设的多条海底电缆在二战中均遭破坏。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周总理与他定下了中日合作建设海底电缆的项目。1976年,中日合作铺设的两国间的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成功投入使用(*上海到日本熊本县),使我国的*电话及有线通讯业务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梁斌·《*政协报》,2011年12月15日请回答:gkstkgkstkgkstkgkstk](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指出大西洋海底电缆能够铺设成功的原因?指出19世纪下半期大西洋地区的“超级霸权”国家是哪国?它能实现霸权的主要条件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电报通讯技术的引入对*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从*和经济角度回答)(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的直接“历史契机”是什么?这一“历史契机”出现的时代背景有哪些?【*】(1)原因:工业*基本完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通信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为西方列强抢占世界市场创造条件。(每点2分,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国家:英国(1分)。条件:英国率先建立了*代议制(君主立宪制);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最早开展工业*,成为世界工厂;建立强大的海*;科技发达。(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其他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2)影响:*上,利于开启民智,推动***化进程;为列强侵略、控制*提供条件。(任答1点给2分)经济上,为传递市场信息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利于密切*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为列强加紧控制*市场提供条件。(任答1点给2分)(3)契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背景:美苏争霸、越南战争、欧洲和日本的复兴,使美国的霸权相对削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力增强,使*的*地位提高;中苏关系破裂。(答出任意两点给满分4分。只列举史实或只有结论,每点给1分。其他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解析】(2)本题需要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即从*和经济两个方面加以回答,还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积极的意义,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一方面有利于开启民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要看清其为列强侵略*服务的本质。gkstk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整体的世界·电报发明及其影响;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英国霸主地位的确立;现代*的对外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的缓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同是*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与大陆间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材料二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三2011年是*大学招大陆学生的丰收年!*媒体报道,今年共有17名大陆状元选读港大,包括*3名文科女状元;大陆媒体则指出今年大陆考生申请赴港就读人数比去年增加14.8%。今年港大招大陆生成绩傲人,是港大与陆生双方都主动出击的结果。(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两岸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及两岸关系发展特点。(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陆考生申请赴港就读的客观条件。(3)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1)因素:两岸*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存在互补*;美国对*经济的影响力减小。特点: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带动*交往;由民间交往逐步发展到官方交往。(2)“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回归的实现;有利的教育政策的推动;*与内地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交流频繁。(3)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经济联系加强;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感;时代潮流,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等。【解析】(1)“因素”可从*与大陆同根同源、双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美国对*的影响等角度来说明;“特点”需要从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及所学知识总结,从交往的领域和层次的转变、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考点】现代*的*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日战时,内外臣僚与舆论,多欲联俄拒日者。其后干涉还辽,亦颇赖三国之力。光绪二十二年二月(1896年),李鸿章使俄,与订《中俄密约》。明年冬,德占胶州,成租借制约。于是威海卫、广州湾相继租借。铁路、矿山之要索,随之而盛,形势益危急矣。——吕思勉《*近代史》材料二缔约国双方保*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面即尽其全力给予*事及其他援助。——摘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三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调整外交战略……使*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俄密约》签订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给*所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质,这反映了新*怎样的外交方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例举一例说明*“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及背景。(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近代以来影响*“调整外交战略”的因素。【*】(1)背景:*午战争时*希望“联俄拒日”;俄国参与三国干涉还辽。影响:*东北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回答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进一步丧失等也可)。义和团运动、**运动等救亡图存斗争进一步发展。(2)*质:*事*同盟;方针:“一边倒”。影响:维护了中苏的国防安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3)例子:联合美国抗衡苏联(中美关系缓和)。背景: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陈兵*北方边境,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4)**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和对形势、地缘*的考虑;*综合实力的变化;*力量对比变化等。【解析】(1)根据材料“中日战时,内外臣僚与舆论,多欲联俄拒日者。其后干涉还辽,亦颇赖三国之力”可提取出两点信息,即*午战争时*希望“联俄拒日”,俄国参与三国干涉还辽;关于影响学生可结合19世纪末的大背景去思考。(2)在中苏关系的*质方面,需要注意他们为*事*同盟关系。它体现了什么方针,学生可结合新*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来作答。gkstk(4)因素可以结合近代以来的相关史实来总结,近代*落后,外交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新*成立后开始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考点】近代*的**•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的反抗斗争•*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现代*的对外关系•*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16.新*建立后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论***》(1949年)材料二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海峡两边的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一个*,*是*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摘自1972年2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三1990年—2006年,*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2年6月6日至7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成功举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新*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外交政策有何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事务中发挥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认识。【*】(1)政策:“一边倒”。成就:新*成立的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西方国家对*的孤立与封锁;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变化: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影响:打破*外交的僵局,出现外交新局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2)作用:积极推动*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认识: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制定外交政策立足于国家利益;积极参与*事务,有利于提高*的*地位、扩大影响力;提高综合国力是外交工作的重要前提等。【解析】(2)材料三涉及到维和行动,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在*事务中发挥的作用首先要突出维护世界和平,材料三还涉及到很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在*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还要突出积极推动*交流与合作。对不同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认识主要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外交以及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我国自身的利益等常见的角度进行回答即可。gkstk考点:现代*的对外关系•新*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等;现代*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对不同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认识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在外交上仍拒绝承认苏联。在美苏关系的正常化中,既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也有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如此,20年代以来开始的官方和民间的联系增强了两国*之间的了解,美国商人更是关注着苏联广大的市场,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这对两国外交关系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l933年11月美苏正式谈判在华盛顿举行。罗斯福总统亲自同苏联代表李维诺夫进行会谈。罗斯福采取求同存异,把立即建交放在第一位,其他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态度,从而打开了僵局。11月6日美苏签订协定,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协定,苏美承担相互尊重在各自按照各自的意志建设自己生活的权力等义务;双方将通过以后的谈判解决债务和债权问题。材料二1950年1月,在杜鲁门授意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图谋统治全世界”。文件声称:苏联为了把自己的强权*强加于其他国家,将采用完全颠覆或用武力破坏非苏维埃世界的*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手段。克里姆林宫把美国看做主要敌人,在拥有足够核力量情况下,苏联可能会对美国发动攻击。文件强调说:本纲要的成功全赖美国*和*以及全体自由国家的*认识到,冷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自由世界存亡的真正的战争。1950年9月30日,白宫安全委员会召开了有关各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过了这一文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与罗斯福对苏政策的异同。gkstkgkstkgkstk]【*】(1)历史背景:美苏两国官方和民间的联系增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需要苏联这个广阔市场;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美国技术和资金支持;德日法西斯*逐渐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成为美苏潜在威胁;罗斯福总统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任答四点,8分)影响:有利于缓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利于遏制法西斯扩张,为世界反法西斯一一同盟建立奠定基础。(4分)(2))同:都力图维护美国国家利益;都是在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提出。(3分)异:罗斯福主张与苏建交;求同存异,超越意识形态。(4分)杜鲁门主张对苏遏制;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卷。(4分)【解析】(2)通过比对两则材料,可知杜鲁门和罗斯福对苏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在维护美国利益的基础上政策的重大调整,但罗斯福对苏较为灵活务实,能够求同存异,而杜鲁门则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从而比较出他们的异同点。考点:*关系•美苏建交•背景、影响18.世界*格局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力量的对比以及*利益的划分惰况而形成的一种相时稳定的态势和状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主又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公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拢我云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芙的转拆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人月接硬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摘自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竟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社会科学院2011年《*形势黄皮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对战后世界蓝图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的主要措施。(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力量对比与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这一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字左右)【*】(1)设想:战后美国称霸世界(领导世界)。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观点:*力量对比决定、推动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论*:gkstkgkstkgkstk]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欧国家由于战争的破坏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相对衰落,西欧和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振兴,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形成相对的“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俄罗斯、*和广大发展*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形成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并存的局面。【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这是美国外交政芙的转拆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人月接硬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可以归纳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冷战具体表现三个方面回答。gkstk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形成·冷战表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材料一1948年9月8日,*签署中华*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年,*再度执政,*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材料二*德国经济的增长率从1984年的5.5%下降到*年的2%,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紧缺,买汽车必须提前十年预定。统一社会党控制一切,历史上与*党派合作的“联盟政策”形同虚设,自我监督机制失去效力。在200人逃向西德后,东德于1961年开始修筑“柏林墙”,者严重伤害了德意志*的感情。而联邦德国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其国家法律一直称“基本法”而不是宪法,从而为重新统一德国留有余地。*年11月,*德国开放柏林墙,两天内400万东德公民进入西德。1990年,*德国降下自己的国旗,两德统一。——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注: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随着“冷战”加剧,1949年,德国被*,在苏联占领区成立*德国(又称东德),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又称西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0年两德统一的背景。(3)历史上德国曾两次实现统一,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统一的共同之处。【*】(1)因素:**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的共同要求与努力。(4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2)背景:苏联东欧陷入困境,冷战对峙格局动摇;*德国经济、*出现严重问题;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统一德国作努力;柏林墙开放,*德国融入德意志联邦。(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3)共同点:拥有统一的旗帜(经济发展的最强邦国积极推动国家统一,如普鲁士和联邦德国);民族意识(民族情感)为统一奠定了情感基础。(3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两岸关系。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以“两·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为表象,实际考察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政策与措施,长期经济互动往来,两岸*的夙愿等。gkstk(3)本题考查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本题算是开放*试题,难度系数不大,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对两德统一的史实进行记忆并概括归纳。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共同点,如拥旗帜统一,以及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等为统一奠定了情感基础。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德国统一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建议设立一个共同的高级公署来管理法国和德国的煤和钢铁的生产。其它欧洲国家也可以参加这个机构的组织。——法国外长舒曼材料二……法国的安全完全依赖她(美国)的保护o这种说法出自统合的姿态,自动地把服从美国的权势视为当然。这就是所谓超乎国家的欧洲之理念,在这个构想下,法国就消失了。一个没有*实体、没有经济动力、没有防卫能力的欧洲,因而在面对苏联集团时,注定成为那个自身有政策、经济和国防的强大的西方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附庸。——法国总统戴高乐材料三加入*事一体化机构(北约)后,法国将更强大、更有影响力,因为法国必须成为北约的“共同领导人”之一,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法国总统萨科奇材料四萨科齐的野心不仅在于重返北约,还在于利用北约,增大欧盟*防务的力量,让欧盟站在与美国抗衡的地位。他的野心也在于,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在回归北约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要如何把北约变得不一样了。——美国《时代》周刊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法国提出煤钢联营计划的背景。这一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果?(2)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在60年代退出北约的背景。(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法国重返北约的目的。(4)上述材料反映了战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法国的外交政策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背景:两极格局的形成;欧洲的衰落;法德之间长期的矛盾影响法国的安全与发展。成果: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2)背景:法国实力的增强;法德关系的缓和;欧洲各国联系的加强;法国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自身*的经济、*和*事地位。(3)目的:分享北约的领导权;提高欧洲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提高法国的*影响力。(4)变化:战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启示:根据*关系的变化,随时调整外交战略;通过开展*合作,改善本国的发展条件;保持外交的**;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以谋求自身*地位的提高。(2)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可从法国实力的增强、法德关系的改善、西欧逐渐走向联合、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等角度思考作答。(4)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注意设问的时间限制“战后”,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由两极对峙至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渐加强”的结论;第二小问“启示”属于开放*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版权所有:学优高考网(.gkstk.)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28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