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_历史_历史必修_必修三_编号15:历史:必修3人教版同步练习及解析_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时跟踪训练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341 KB

页数:4页

ID:640be9cbe1649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2·南通高二期末)“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智者学派的主张。能力要求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对有效信息的获取。智者学派的基本哲学思想是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认识理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断言各个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对同一个东西,你感觉冷就是冷的,我感觉不冷就是不冷的,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普罗泰格拉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这一思想的典型表述。*:A2.(2011·济南期中)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  )A.城邦*制度的高度发达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D.普罗泰格拉等人的推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古代希腊*制度高度发达,人的地位和价值大大提高,从而产生了关注“人”本身的智者学派。B、C两项是物质基础,D项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A3.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解析: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维方法给主观随意*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这是最使人担心的。*:D4.(2012·焦作期末)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主题是(  )A.自然界B.客观事物的本质C.“神”的本质D.人和人类社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D5.(2011·肇庆高二检测)“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泰勒斯D.苏格拉底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美德和知识的关系,主张“知德合一”“美德即知识”,这是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观点。*:D6.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实质是(  )A.探索自然B.人文主义C.探索社会D.个人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B7.“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A.“有知识,才有智慧”B.“认识你自己”C.“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D.“美德即知识”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可知,有文化就能有礼貌,这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含义相近,故选D项。*:D8.柏拉图把每个人明确分工的依据是(  )A.出身        B.地位C.智慧和品德D.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出身将人分为“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三类,故选C项。*:C二、非选择题(18分)9.材料1:“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材料2:“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材料3: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请回答:(1)根据材料1,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构建*社*具有的借鉴价值。(6分)(2)根据材料2,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中对普罗泰格拉观点的发展之处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1、2,指出材料3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2分)(4)根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两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要从材料1中的孔子言论中归纳概括,“借鉴价值”要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处理方面作答;第(2)问要根据材料2中苏格拉底的言论归纳概括;第(3)问实际上是考查两人主张的相同点,回答时注意要言简意赅;第(4)问要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1)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有利于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人们的*相处。(2)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弥补了普罗泰格拉忽视道德的弊端。(3)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伦理道德。(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1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