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_化学中考真题_地区卷_四川省_四川泸州化学12-21_201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214 KB

页数:25页

ID:642283d2c8450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  )A.NaClB.KOHC.MgOD.Cu2.(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是溶解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3.(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氮气的化学式为N24.(3分)下列物质的俗称或名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干*CO2B.熟石灰Ca(OH)2C.小苏打Na2CO3D.氦气He5.(3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C.减少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D.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浓绿,还能提高产量B.CO2排放是导致*雨的主要原因C.合金、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7.(3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合理的是(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B.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先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用无**酞试剂检测*氧化*是否变质D.用*化钾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8.(3分)某有机物R与氧气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物质质量质量如表:RO2CO2H2O反应前质量(/g)519600反应后质量(/g)x0885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值为5B.R物质只含有碳、*元素C.R物质中碳、*质量比为4:1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二、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9.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1,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2)B装置中*氧化*溶液的作用是  ;(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  ;(4)除CO外,还有*气等物质可以还原Fe2O3,某同学设计了用金属锌粒与稀硫*反应制取*气的实验装置,如图2:①制取*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用E和F装置制取二氧化碳,F装置与E装置比较,优点是  .11.根据下列数型图象回答:(1)图一是用盐*和*氧化*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中加入的*氧化*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随着盐*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体积的变化关系.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②*同学用*氧化*固体与稀盐*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3)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②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  ga物质.(4)如图五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气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  .1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13.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如图包装说明,这袋化肥中碳**铵的质量为  kg(2)欲将50kg10%的碳**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kg水.14.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3)计算当盐*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5.有一包白*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回答:(1)*作①是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  ;(3)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4)根据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16.(1)铝合金应用广泛,抗腐蚀*强,是因为  ;(2)将铁粉加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物体加入稀盐*,产生气泡,则滤纸上的物质是  ,溶液中的溶质是  .17.同学们利用“硫*、**铵、*氧化*、碳*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实验探究】(1)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写出下列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A中的反应  ;②D中的反应  。【挖掘实质】如下图是A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O【实践运用】(1)完成试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溶液和白*沉淀,用无*溶液滴加紫*石蕊试剂,变为红*。(2)①溶液中的白*沉淀一定是  ,理由是  。(3)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4)为了验*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溶液中可能含有离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可能含有  ②取滤液滴加  现象明显含有该离子 201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  )A.NaClB.KOHC.MgOD.Cu【考点】A9:常见的氧化物、*、碱和盐的判别.【专题】516: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离子全部是*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是由*离子和*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B、K0H是由钾离子和*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C、氧化镁是由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氧化物、*、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是溶解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77:硬水与软水;7A: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7H: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521: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硬水的概念来回答;B、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C、根据*能溶于酒精分析;D、根据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分析.【解答】解: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加入肥皂水会产生浮渣,故A正确;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B正确;C、*能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故C正确;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有关知识和空气的成分,可依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3.(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氮气的化学式为N2【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氮,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无法获得氮气化学式的信息,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4.(3分)下列物质的俗称或名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干*CO2B.熟石灰Ca(OH)2C.小苏打Na2CO3D.氦气He【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化学式为:CO2,故正确;B.*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故正确;C.小苏打是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错误;D.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其化学式为:He,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3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C.减少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D.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考点】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HE: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保护环境范围很广,A选项是净化空气,减少大气污染,B选项是净化空气,减少大气污染,C选项是人体疾病问题,D选项是保护土壤不受污染【解答】解: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属于人体疾病的问题,和保护环境无关,C符合题意,故C正确;D、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可以保护土壤不受污染,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能够提高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浓绿,还能提高产量B.CO2排放是导致*雨的主要原因C.合金、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考点】6S: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8I:金属资源的保护;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524:金属与金属材料;527:常见的盐化学肥料;528:化学与生活.【分析】A、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浓绿、还能提高产量.B、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是形成*雨的重要物质.C、根据主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分析.D、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分析.【解答】解:A、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浓绿、还能提高产量,故A错误;B、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是形成*雨的重要物质,CO2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故B错误;C、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D、常见的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需要同学们注意课本上这些与生产、生活、环保相关联的知识点.7.(3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合理的是(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B.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先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用无**酞试剂检测*氧化*是否变质D.用*化钾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95:碱的化学*质;9H:盐的化学*质;JD: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质.【专题】535: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氧化*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而变质,碳**与*氧化*均显碱*,进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遇淀粉变蓝*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钙,碳*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易溶于水,MnO2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碳**和*氧化*均显碱*,均能使*酞溶液变红*,不能选用无**酞试液判断*氧化*是否变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单质遇淀粉变蓝*,用*化钾不能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较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质和化学*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8.(3分)某有机物R与氧气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物质质量质量如表:RO2CO2H2O反应前质量(/g)519600反应后质量(/g)x0885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值为5B.R物质只含有碳、*元素C.R物质中碳、*质量比为4:1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而得出待测的值,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51g+96g﹣0g﹣88g﹣54g=5g,故A正确;B、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生成水中*元素的质量为54g×=6g,24g+6g<51g﹣5g,则可以知道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元素、氧元素,故B错误;C、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生成水中*元素的质量为54g×=6g,其质量比为:24g:6g=4:1,故C正确;D、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88g、54g和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18,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够根据反应特点来判断反应类型. 二、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9.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C6H12O6+6O2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反应条件不同 。【考点】6H:自然界中的氧循环;6I:自然界中的碳循环;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23: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质与用途.【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2)绿*植物光合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故*为:(1)CO2+H2O=H2CO3;(2)6CO2+6H2OC6H12O6+6O2(3)反应条件不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1,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粉末慢慢变成黑* ;(2)B装置中*氧化*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 ;(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 d→b→e ;(4)除CO外,还有*气等物质可以还原Fe2O3,某同学设计了用金属锌粒与稀硫*反应制取*气的实验装置,如图2:①制取*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②用E和F装置制取二氧化碳,F装置与E装置比较,优点是 节约*品,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考点】4R:气体的净化(除杂);6L: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V:*气的制取和检验;8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534: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氧化铁被还原后出现的现象来分析;(2)*氧化*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3)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来分析;(4)根据实验室制取*气的原理和两套装置的区别,从节约*品和便于控制反应进行两个角度来分析.【解答】解:(1)A中玻璃管内氧化铁被还原成铁,看到红*粉末慢慢变成黑*;故*为:红*粉末慢慢变成黑*;(2)因为*氧化*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氧化*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故*为: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将一氧化碳收集在集气瓶内,排出的水流到烧杯中,所以连接的顺序为a、d、b、e;故*为:d→b→e;(4)①锌与稀硫*反应生成硫*锌和*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②F装置中,将锌粒放在多孔塑料板上,试管容积也较小,这样既能节约*品,又能空气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故*为:①Zn+H2SO4=ZnSO4+H2↑;②节约*品,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反应现象的叙述方法,掌握方程式的书写要点,能够比较实验装置进行评价.11.根据下列数型图象回答:(1)图一是用盐*和*氧化*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中加入的*氧化*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Na+、Cl﹣、H+ (填离子符号)(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随着盐*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体积的变化关系.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②*同学用*氧化*固体与稀盐*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氧化*固体溶于水放热 (3)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升温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②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 30 ga物质.(4)如图五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气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 开始指针逐渐偏向加铁一侧,最后天平指针又回到刻度盘* .【考点】7J: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P: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85:金属的化学*质;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524:金属与金属材料;525:常见的**的通*.【分析】(1)向盐*中加入的*氧化*溶液质量为mg时,溶液为**,盐*过量.(2)*氧化*与盐*反应能放出热量,反应后生成*化*和水,*氧化*固体溶于水放热.(3)①根据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②根据溶解度分析.(4)根据一定质量的镁与铁完全反应放出*气的质量及两金属的活动*,完成对问题的判断,金属镁的活动*比铁强,与*反应放出*气的速率大于铁,进行分析并完成解答.【解答】解:(1)向盐*中加入的*氧化*溶液质量为mg时,溶液为**,盐*过量;溶液中溶质为*化*和*化*;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Cl﹣、H+.(2)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氧化*固体溶于水放热,无法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3)①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c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温、加溶质、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②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50克a,形成150克饱和溶液,则150克饱和溶液中应该有50克a、100克水,将150克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的溶解度是20克,则10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溶质,因此降温之后会析出30克晶体;(4)由图四可知Mg和Fe产生的*气质量相同,金属镁的活动*比铁强,与*反应放出*气的速率大于铁,开始时,Mg那一端轻,指针逐渐偏向加铁一侧,到不再产生气体,天平指针又回到刻度盘*故*为:(1)Na+、Cl﹣、H+;(2)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氧化*固体溶于水放热;(3)①升温;②30;(4)开始指针逐渐偏向加铁一侧,最后天平指针又回到刻度盘*.【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物质间反应的情况,正确分析图示数据,细心解答.1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氧元素和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 ;(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l2O3 。【考点】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决定元素化学*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十字交叉再约简。【解答】解:(1)由于氧元素和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所以化学*质相似;(2)8号是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13号元素是铝,化合价是+3价,所以化学式是Al2O3。故*为:(1)氧元素和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2)Al2O3。【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决定元素化学*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化学式的书写原则。13.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如图包装说明,这袋化肥中碳**铵的质量为 47.4 kg(2)欲将50kg10%的碳**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450 kg水.【考点】7S: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DB: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DC: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DE: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专题】136:标签图示型.【分析】(1)根据题意,这袋化肥净重50kg,含氮量为16.8%,据此结合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这袋化肥净重50kg,含氮量为16.8%,则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kg×16.8%,则这袋化肥中碳**铵的质量为50kg×16.8%÷(100%)=47.4kg.(2)欲将50kg10%的碳**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kg×10%=(50kg+x)×1%x=450kg.故*为:(1)47.4;(2)45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14.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4.4 g(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3)计算当盐*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考点】7U: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544: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由图示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碳**的质量和生成的*化*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杂质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化*包括原混合物中存在的和反应中生成的,所得溶液的质量为:样品质量+盐*质量﹣二氧化碳质量。【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故*为:4.4;设样品中Na2CO3质量为x,生成*化*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11744xy4.4gx=10.6g,y=11.7g(2)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11.7%;答: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11.7%;(3)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化*的质量:12g﹣10.6g+11.7g=13.1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g+73g﹣4.4g=80.6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3%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5.有一包白*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回答:(1)*作①是 过滤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 CuSO4 ;(3)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MgCl2+2NaOH=Mg(OH)2↓+2NaCl ;(4)根据上述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考点】9H:盐的化学*质;AE:物质的鉴别、推断;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114: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分析】(1)据图可知*作是过滤;(2)根据硫*铜溶于水得到蓝*溶液分析。(3)根据*化镁和*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镁白*沉淀和*化*书写;(4)据于MgCl2存在,已提供了*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分析;【解答】解:(1)具体可知*作①是过滤;(2)固体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溶液,硫*铜溶于水得到蓝*溶液,说明固体粉末中没有硫*铜;(3)无*溶液和*氧化*反应得到白*沉淀,因为*化镁和*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镁白*沉淀和*化*,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Mg(OH)2↓+2NaCl;(4)虽然加入AgNO3产生了白*沉淀B,但由于MgCl2存在,已提供了*离子,因此不能判断*化*是否存在,***不发生任何反应,所以也不能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故*:(1)过滤(2)硫*铜(3)MgCl2+2NaOH=Mg(OH)2↓+2NaCl(4)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碱盐的知识。硫*铜溶于水形成硫*溶液和*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白*沉淀,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就可较快解答该题。16.(1)铝合金应用广泛,抗腐蚀*强,是因为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2)将铁粉加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物体加入稀盐*,产生气泡,则滤纸上的物质是 Fe、Cu ,溶液中的溶质是 硫*亚铁 .【考点】85:金属的化学*质.【专题】524: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2)根据金属与*反应的规律,判断过滤出固体金属的成分,由此进一步分析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完成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组成的判断.【解答】解:(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作用,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2)铁的活动*比铜强,铁粉放入硫*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亚铁;其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物体加入稀盐*,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含铁粉,则可知加入硫*铜溶液中的铁粉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亚铁;故*为:(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作用;(2)Fe、Cu;硫*亚铁.【点评】溶液中的硫*铜是否完全反应是本题分析的关键,而题中关键确定铁粉的量,是否完全反应,因此需要对反应后溶液的成分进行讨论.17.同学们利用“硫*、**铵、*氧化*、碳*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实验探究】(1)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写出下列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A中的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 ;②D中的反应 K2CO3+Ba(NO3)2=BaCO3↓+2KNO3 。【挖掘实质】如下图是A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O【实践运用】(1)完成试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溶液和白*沉淀,用无*溶液滴加紫*石蕊试剂,变为红*。(2)①溶液中的白*沉淀一定是 硫*钡 ,理由是 无*溶液滴加紫*石蕊试剂,变为红*,说明得到无*溶液为**,*过量,亦说明白*沉淀不能溶于* 。(3)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OH﹣和CO32﹣ 。(4)为了验*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溶液中可能含有离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可能含有 Ba2+ ②取滤液滴加 硫**溶液 现象明显含有该离子【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9D:*碱盐的应用;9H:盐的化学*质;9V: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537: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书写方程式。(2)无*溶液滴加紫*石蕊试剂,变为红*,说明得到无*溶液为**,亦说明白*沉淀不能溶于*。(3)*离子与*氧根离子和碳*根离子不能共存;(4)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Ba2+和SO42﹣也不能大量共存;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H+、Na+、K+和NO3﹣【解答】解:(1)①A中的反应*氧化*和硫*反应生成硫**和水,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②D中的反应碳*钾与**钡反应生成碳*钡和**钾,方程式为:K2CO3+Ba(NO3)2=BaCO3↓+2KNO3;(2)无*溶液滴加紫*石蕊试剂,变为红*,说明得到无*溶液为**,*过量,亦说明白*沉淀不能溶于*,由“硫*、**铵、*氧化*、碳*钾”四种物质看,沉淀一定是硫*钡,(3)由于无*溶液滴加紫*石蕊试剂,变为红*,说明得到无*溶液为**,*过量,则溶液中一定不能含有*氧根离子和碳*根离子;(4)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Ba2+和SO42﹣也不能大量共存;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H+、Na+、K+和NO3﹣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设计实验验*(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可能*一:Ba2+(同时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的不得分,下同。)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溶液。若出现白*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Ba2+;若没有出现白*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Ba2+.可能*二:SO42﹣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钡溶液。若出现白*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SO42﹣;若没有出现白*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SO42﹣.故*为:(1)①2NaOH+H2SO4=Na2SO4+2H2O;②K2CO3+Ba(NO3)2=BaCO3↓+2KNO3;(2)硫*钡;无*溶液滴加紫*石蕊试剂,变为红*,说明得到无*溶液为**,*过量,亦说明白*沉淀不能溶于*,(3)OH﹣和CO32﹣;(4)溶液中可能含有离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可能含有Ba2+②取滤液滴加硫**溶液现象明显含有该离子【点评】本题考查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条件。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它的概念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沉淀、气体、水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22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