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_历史_历史选修_选修2_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试卷-2017_学业分层测评_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习题:学业分层测评17

下载文档

类型:

大小:20 KB

页数:5页

ID:640bea4cbb58e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陈旭麓说:*过后的社会民众心里“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亥*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解析】 “*过后的社会民众心里‘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稳定政局的人物’”说明袁世凯上台有一定的社会需求;“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体现的是袁世凯上台的合法*。综合以上分析,B项只能体现合法*;C、D两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可以体现两个层面含义的只有A项。【*】 A2.中华*南京临时*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制为总统制。以上反映的实质是(  )A.责任内*制在*行不通B.*与*的斗争激烈C.*完全缺乏*共和的社会基础D.**的传统在*没有受到冲击【解析】 责任内*设置与否体现的是总统的权力是否接受制约和监督。设置责任内*,可以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政体和**的发展;废除内*制,体现的是不受节制的总统权力的产生。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 B3.“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余临道上,不堪回首话前途。”与这副对联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袁世凯破坏《中华*临时约法》,控制内*B.袁世凯就任中华*大总统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袁世凯复辟帝制【解析】 由材料中“拖出老袁还我國”可知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恢复*之意,这里的“國”指中华*,故D项正确。【*】 D4.“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文意豁然。”此段文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二次*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解析】 从题目中的“一人称帝”“滇黔*”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叙述的内容与护国运动有关。【*】 C5.孙中山曾说:“今者由平民*以建国民*,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面对后来“帝制自为”的情况,孙中山的表现是(  )A.成立同盟会,明确*纲领B.颁布《中华*临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C.组织护国运动,捍卫*共和制度D.实行国共合作,顺应时代潮流【解析】 题干中的“帝制自为”指的是袁世凯1915年称帝,为了挽救共和制度,孙中山发起了护国运动,故C项正确;同盟会是1905年成立,《中华*临时约法》是在1912年颁布,国共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故排除A、B、D三项。【*】 C6.下列关于二次*、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维护*亥*成果B.都是*直接领导的C.最终都未取得成功D.都反对北洋*阀的反动统治【解析】 三次斗争只有二次*是*直接领导的,其余两次都在*被解散之后,故B项符合题意。【*】 B[能力提升]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5年,孙中山搞中华*党,越来越重视对权威的尊重或者*的倾向。他的目的还是好的,他想把*完成,建立一个有力的政党,采取*政、训政和*这三个阶段,达到他*共和的期望。孙中山在《中华*党纲领》中明确规定“本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建设完全*为目的”,这个纲领一提出,*内部很多人*他,黄兴也*。这个组织于是变为*内的一个小团体,很孤立,在整个社会也很孤立。——袁伟时《昨天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成立中华*党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造成孙中山成立中华*党之后“很孤立”的主要因素。【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1915年”得出1913年二次*失败;*被袁世凯强行解散,必须重新组织以进行反袁斗争。第(2)问结合材料中的“越来越重视对权威的尊重或者*的倾向”“他想把*完成,建立一个有力的政党,采取*政、训政和*这三个阶段,达到他*共和的期望”可以得出重视夺取*和*倾向,小团体的做法,*共和三阶段比较漫长,另外结合旧三*义的缺点来作答。【*】 (1)1913年二次*失败;*被袁世凯强行解散,必须重新组织以进行反袁斗争。(2)重视夺取*和*倾向,小团体的做法;*共和三阶段比较漫长;旧三*义的缺陷;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建立*共和的社会条件缺乏。(答出三点即可)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中山立下的遗嘱是:“余致力国民*,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而*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却说:“现代*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并且把这个*发展为社会主义*。”材料二 胡*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时说:“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强调‘要内审*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的实际用来改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亥*中“尚未成功”的遗留问题和*认为“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的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内审*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新创”的*思想的内容。【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主要围绕“三*义”寻找解题思路,结合*之初*的混乱、民权的缺乏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新*成立之初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作答(民族主义,民族平等与民族解放;民权主义,新***建设;民生主义,新*经济建设尤其是土地改革)。第(2)问考查孙中山的*思想,只需对所学知识正确再认再现即可作答。【*】 (1)遗留问题:①内*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初年*形同闹剧。②宪法规定*在民,但*后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权没有兑现。③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没有体现,妇女的参*也没有落实。依据:①完成了**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特***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②创立了*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的普选权。③完成了土地改革,改善了*生活。(2)*思想:三*义;新三*义;五权分立。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段祺瑞的支持下……拟定了共和的三策:①运动亲贵,由内廷降旨,自行宣布共和。②由各*队联名要求共和。③用武力胁迫要求共和。——《段祺瑞与皖系*阀》材料二 段祺瑞说:“项城(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显露,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亦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不多发一言。”——《天津文史资料选》材料三 今日民智日开、民气日倡之世,而欲从一姓之威严驯服亿兆,尤为总理所万不能致。……祺瑞罢斥以来,本不敢与闻国事……只是既已久服务于*,不能坐视*之颠覆*而不一援。——《段祺瑞反对张勋复辟通电》(1)材料一中段祺瑞联名要求共和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决不多发一言”又说明了什么?(2)材料三中段祺瑞被“罢斥”的原因是什么?“不能坐视*之颠覆”的目的又是什么?(3)有人说,段祺瑞是“三造共和的功臣”。对此你是否赞同?并阐述理由。【解析】 第(1)问应在充分阅读两则材料的基础上把握段祺瑞也是*阀势力的代表这一实质问题,当时段祺瑞支持袁世凯篡夺*果实,但后来反对袁世凯称帝。第(2)问应联系“府院之争”的有关史实进行分析。第(3)问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只要明确段祺瑞是北洋*阀势力的代表,他在*上主张实行*这一本质问题就好回答了。【*】 (1)目的:逼迫清帝退位,为袁世凯窃取*亥*果实铺平道路。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逆历史潮流,不得人心,导致了众叛亲离。(2)原因:段祺瑞和黎元洪在是否参加一战的问题上矛盾激化,结果被黎元洪免职。目的:伺机东山再起,重新掌握大权。(3)不赞同。理由:段祺瑞绝非真心拥护共和。材料一中的目的是逼迫清帝退位,为袁世凯窃取*亥*果实铺平道路;材料二中对袁世凯复辟“决不多发一言”是因为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材料三中的目的是伺机东山再起,重新掌握大权。他重掌大权后,拒绝恢复《中华*临时约法》和国会,就充分暴露了他以共和之名行*之实的丑恶嘴脸。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 2 页可下载查看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x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