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课堂赏析

下载文档

类型:

ID:65d9f20d9627b

发布时间:2024-02-24 21:41:33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著名之一。学习这首诗有多种方式,以下是其中一篇教材设计范文。希望大家多加阅读,深刻领会《题西林壁》的内涵。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全诗如下:

《题西林壁》的课堂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言】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诗作,属于古诗中的写景诗和哲理诗。诗中通过描绘庐山的壮美景*,深刻阐述了观察问题应当客观全面的观点。诗的开头描绘了庐山各个角度的景*,接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为引子,表达了作者深思熟虑后的感悟。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墙壁上,西林寺位于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观察。庐山南北走向,横看即为从东到西观察。

各不同:各个角度都有不同。

不识:无法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和形状。

缘:因为,由于。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多样面貌,表达了观察问题应当客观全面的观点。前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而后两句则深思熟虑,指出观察问题的局限*。这既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又蕴含着哲理思考,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观察事物的方式。

这首诗语言简明,但内涵丰富。苏轼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庐山的美景,同时通过深刻的哲理观点启发人们对事物的全面认识。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是苏轼的语言特*之一。

【结论】 《题西林壁》不仅是一首歌颂庐山的诗歌,更是苏轼以哲学思考的眼光得出的深刻认识。这首诗通过庐山的形象引发人们对观察问题的思考,使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得到了对人生哲理的启示。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