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反思

下载文档

类型:

ID:65ddf11c48e79

发布时间:2024-02-27 22:26:36

听了张丹君老师执教的《雾凇》一课,我受益匪浅。《雾凇》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详细阐述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雾凇的美。"奇"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其奇特,吉林雾凇的美才显得与众不同。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注重让学生体会雾凇的美感,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课文中所描述的美景。然而,由于学生未曾亲眼见过雾凇,对其缺乏直观感受。因此,课堂开始时,老师展示了雾凇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其奇特静美的景象。此外,在教学中,张老师注重以"阅读"为主线。在教学活动中,贯穿始终地将"阅读"贯穿于整个过程中,通过观察、阅读、思考、讨论等环节,使学生由"通读课文—理解课文—掌握课文",通过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领悟了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雾凇》教学反思

其次,抓关键词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的最后一段中,围绕着"千姿百态"展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想象、感受雾凇的各种形态,从而领略雾凇的美妙之处。雾凇的美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千姿百态", 二是"神奇壮观"。

首先,教师呈现了"千姿百态"这一词语,让学生了解雾凇之所以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原因。这里的"千姿百态"不仅仅是指雾凇本身的形态,更是由于雾凇随着附着在树木枝叶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多样*。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琼枝玉树"之美。接着,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跨越时空,感受雾凇不同姿态的魅力。有了直观的体验基础,学生的想象力得以释放。在学生进行想象表达时,教师注意结合文本进行指导。通过展示句式练习:"洁白的雾凇如何如何",使得学生在描述雾凇形态时,语言更加生动优美。最后,通过展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在感受雾凇形态美的基础上,领悟"忽如"所带来的神奇和壮观。这也正是文本所蕴含的精髓所在。

这节课准备充分,重点突出:雾凇的形成。通过贯穿全课的"奇",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阅读,包括自读、默读、个别读、集体读等,通过阅读领悟,并且教师创设了意境,引导学生领悟,尊重学生主体,构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充分利用了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进行了课外拓展,优化了教学目标。

点击下载本文档

本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文档